《拳經》
清.橫秋.張孔昭 著
在東.曹煥斗 註
蟫隱廬印行本(丙子孟秋印行)
朔雪寒 校
〈拳經序〉
《拳經》、《拳法備要》各一卷,傳鈔本,其法為少林宗派。據其題名,則張孔昭撰、曹煥斗注;按其內容,則孔昭之法,煥斗述之,非孔昭原著也。自來書之注解,概列本文於前,而附注其下,以為區別。此書則本文注解,初無界限。其《拳法備要》,不署張名;圖又為曹所補,似全為曹作。然《拳經》中「雙管秘法」,後附張先生原歌訣,可見《拳經》亦非張氏原文也。凡技術由師傳授,而弟子記錄者,往往有之。曹與張,顧年代不相及,故其〈序〉中言讀張氏之書,揣摩而得。竊疑張氏徒眾至乾隆時,猶有存者,曹實再傳而得其法。不然,僅據原書,固不能為此發明也〔所謂「夢二老人傳授」,當是偽言。〕。康熙時,武術盛行,其後寖衰。此書末有「光緒廿六年,王某手錄」一行。是年為「庚子」,適當拳亂,故有聞風興起,而假舊本重錄者,其實此為真正拳法,與拳匪之邪術不同也。《少林棍法》有明刊本,坊間已印行。拳法流傳頗罕,故為校印。原鈔不免譌字,且排類不整,字句時參俚俗歌訣,平仄不協者多。蓋武術及術數,兩類之書強半,非出通人行文,例多繁冗。今粗加潤色,俾其明順,至關係拳法字面,均仍其舊,固一字不為更動也。
羅振常記。
〈註張孔昭先生《拳經》序〉
拳法者,衛身禦侮之善術也。其原始於少林。吾邑張孔昭先生,曾遇異人傳授,其術獨臻神妙。其時從學者甚眾,而得其真傳者,惟程子景陶、胡子我江、張子仲略三人而已。嗣後支分派衍,漸失其真,間有能者崛起,名震一時。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氣用力,而於先生運用之法,變化從心之妙,概未之聞也。蓋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線,運氣在腰囊一條,發如美人之採花,收如文士之藏筆,諸葛君之綸巾羽扇,羊叔子之緩帶輕裘,差可彷彿。夫豈有圭角之可尋哉?余兄弟四人,余行列第三,伯兄衍春,字佩玉,處淩弱暴寡之鄉,常恐受侮,甚好武技,家嚴不之禁,更為博請高明教之。時余年十三,從塾師讀書,每自館歸,隨之練習。年十八,得孔昭先生從余族高伯祖在壺關縣任中所撰《拳經》,藏之館中,如獲異寶。日夕研求,至練打十則之法,志一神凝,苦心思索,忽夢有二老人為余指授,自後數夢之,覺身益軟、手益活,心悟練氣之妙。及年廿八,因屢應童試不售,遂出門求進取,數次皆病困而歸。此後乃專心習藝,漫遊江淮、兩浙、荊楚間,閱人甚多。所遇勁敵,不能悉數,幸無敗衄。今退隱於家,追思既往,尚覺暴氣未除,深自韜晦。因諸同志,欲廣其傳,不容自秘,爰就平日所得,將《拳經》詳為解釋,併圖各像式,以虛待賓之法,使人一目瞭然,便於練習。然用法之妙,全憑內力,非言語所能盡,必如病僂丈人之承蜩,如養由基之射蝨。「用志不紛,乃凝於神」,始有得心應手之能,更無筋努骨突之獘。於以上追孔昭先生之真傳,其庶幾乎?不揣固陋,謹序其耑。
時乾隆四十九年,歲在甲辰,陽月中浣之吉,曹煥斗在東識。
《拳經》
拳法之由來本於少林寺,自宋太祖學於其中,而名遂傳天下。其後溫家有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有十二短打,呂紅有八下之剛,山東有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張敬伯之打,此皆名傳海內,各得其妙者也。然或有上而無下,或有下而無上,惟能取勝於人,未可概為全美。至於張鳴鴞者,生平極好武藝,於是挾重資,遊海內,遍訪名家。或慕其下盤之善,而效其下焉;羨其上架之美,而學其上焉。兼而習之,久而化焉,遂獨成其一家。真所謂善之善者也。爰編成一帖,以啟後學,百法皆備,有志其業者務以會意,法以神傳,必當竭盡至力,須宜實致其功。粗事細磨,斷不可用努筋突骨之功,而致百身之病。舒筋舒脈之謂何?而猥知鹵莽是彰乎!知此則臨敵應變,無不可以取勝於人,此所謂千金不可換也。寶之慎之,無視以為戲玩也。
〈問答歌訣二十欵悉盡其中之秘〉
問曰:勢雄腳不穩,何也?
答曰:在勢去意來。
勢若去時要猛狠,意旋回時身步穩。
百骸筋骨一齊收,後手便順何須恐。
問曰:弱可以敵強,何也?
答曰:在偏閃騰挪。
偏閃空費拔山力,騰那乘虛任意入。
讓中不讓乃為佳,開去翻來何地立。
問曰:下盤勝上盤,何也?
答曰:在伸縮虛實。
由縮而伸帶靠人,以實擊虛易為力。
下盤兩足管在斯,撐拳托掌誰能敵。
問曰:斜行並閃步,何也?
答曰:在避直逃衝。
避沖(衝)飛斜勢難當,逃直非閃焉能防。
用橫用直急起上,步到身傍跌見傷。
問曰:裡裹與外裹,何也?
答曰:在圈裡圈外。
圈裡自裡裹打開,圈外自外裹入來。
拳掌响(響)處無間歇,骨節摧殘山也頹。
問曰:勝長又勝矮,何也?
答曰:在插上按下。
身長插上正相宜,身矮按下一般齊。
眼鼻心口腎囊上,不遭打損也昏迷。
問曰:短打勝長拳,何也?
答曰:短兵易入。
長來短接易入身,入身跌撥好驚人。
裡裹打開左右角,外裹打入窩裡尋。
問曰:腳步能勝人,何也?
答曰:用堅墮跪。
前腳彎兮後腳箭,前足如矢後足線。
用肩推靠不能搖,墜跪勾撻隨人變。
問曰:身法能壓人,何也?
答曰:排山倒海。
一身筋節在肩頭,帶靠從來山也愁。
翻身用個倒海勢.縱然波浪也平休。
問曰:拳法足以克敵,何也?
答曰:在披竅導竅。
一身筋節有多般,百法收來無空間。
誰能熟透其中妙,恢恢游刃有何難。
問曰:掌起可以百响(響),何也?
答曰:陰陽幻化。
陰變陽兮陽變陰,反拖順托不容情。
手外纏來懷中出,兩手搬開奔身靠。
問曰:勾撓能進身,何也?
答曰:在柔能勝剛。
拳出腿來勢莫擋,勾分併挽柔勝剛。
若人犯著勾挽法,進身撗托不須忙。
問曰:用膝可以敵人,何也?
答曰:在推上擊下。
兩手相加亂擾攘,無心思到下盤傷。
撗直撇膝因穴道,縱是英雄也著忙。
問曰:輕勾可以倒人,何也?
答曰:在手不在足。
承手牽來將次顛,用腳一勾邊自然。
足指妙在勾身用,微微一縮望天掀。
問曰:跌法能顛越人,何也?
答曰:在乘虛用勢。
乘虛而入好用機,見勢因之跌更奇。
一跌不知何處去,體重千斤似蝶飛。
問曰:拿法可以奪人,何也?
答曰:在反筋偏骨。
膂力千斤真個奇,筋節乖舛任施為。
緊拿不許鬆鬆放,神迷牽來莫鈍遲。
問曰:抓法能破體,何也?
答曰:在便捷快利。
進退輕跳稱便捷,伸縮圓活快利間。
體破血流紅點點,指頭到處有痕斑。
問曰:身法當如何操持?
答曰:在收放卷舒。
常收時放是操持,舒少卷多用更奇。
一發難留無變計,不如常守在心頭。
問曰:練法更如何得竅也?
答曰:在會意用力。
筋力人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
心在何處力隨往,上下一線似金梭。
問曰:拳法何由得精也?
答曰:在熟不在多。
拳法千般與萬般,何能精透沒疑難。
須知秘要無差漏,一熟機關用不完。
〈周身秘訣十二項〉
頭第一
頭者身之魁,直堅而若頂千斤,不可抬高,不可俯視。向左則略顧左,向右則略顧右,隨身法以相應。高仰則有仆後之病,低視則有仆前之虞,學者宜凜之。
眼第二
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破敵全憑之,故認腿、認勢皆賴乎眼也。兼視一身,上下相顧,前後左右相防,不可不用眼。
頸第三
頸為頭目之樞,上下相顧,呼吸相通,以靈活為主。要直豎而不可太偏,顧左顧右,隨身法以相轉,學者亦當領會也。
肩第四
肩為一身之前鋒,宜帶靠而陡來,宜下與膝相對,不可過於膝,亦不可不及於膝。至若偏閃,更要靈活為要。
臂第五
臂乃一身之門戶,宜狹不宜開,開則身法渙散,敵人可揭可挑,而我之身難保矣。宜以氣應之,臂上使上,則氣吸上;臂力使下,則氣降下。臂力開,則隨身法以相轉,不可使孤行為要。
手第六
身之圍護者手也,要輕鬆圓活,剛柔相濟,上下前後左右相顧,左上則右下,右上則左下,亦有左則俱左,右則俱右。此以身法速轉,方可如此。更有變陰變陽之妙,長短伸縮之玄。總之,以熟為要。
胸第七
胸乃我身之牆壁,宜開之成其一片,亦不可俯仰,兩手常須護持,毋使敵人攻入。苟使近身,縱有能者,亦難敵矣。
腰第八
身之樞軸者,腰也。腰要靈圓熟,直鞭堅固。況力皆從腰出,氣亦由腰所運,一屈則氣阻力閉,上下不能相通矣。
臀第九
下身之所重者在臀,宜與肩相應而成一片。肩過右則擺右,要陡然相冲而帶壓下,故一身之筋節俱緊貼敵人身上,所謂百法收來無空閒是也。
腿第十
管腳之攙力,腿亦有功焉;宜懸而縮,宜活而硬。要循腰藏陰而帶曲尺樣,此下盤之緊密者也。
膝第十一
下盤之門戶在膝,宜平分內裡,不可外開。若開則足尖亦開,下盤必不密矣。要在略帶壓下跪勢,仗身法坐至將平即住。若過於坐平則腿力不堅,腰曲無力,種種失真矣。此法不必拘,要在能者變用耳。
足第十二
足係一身之根。根不穩,則百體難強,皆為虛器矣。妙在足指釘下,足根堅固,不可虛前虛後,進步宜輕,踹步宜速,探步宜活,其餘百盤步法,俱遵成式運用。根既堅固,周身俱活,隨其所之,無不顛人矣。
〈下盤細密秘訣〉
吾家自張先生相傳至今,百餘歲矣。而百法之妙,總可外此以訪之,所謂遜(避)實擊虛者也。至於下盤之法,非經口授,難以通曉。未能盡悉其奧,且不加辦析,更多差謬。其法須要見境生情,而囤囷曲折,不可不細講究。凡我後輩傳授之法,潛心習練,苟能應心得手,無不倒人。其所取勝於人,全在此處也。但行道之時,不可傳人,非端人血親,亦不可談及。如張先生之名徒,不能悉數,而能曉此法者,亦不過程子景陶、胡子我弘、張子仲略,數人而已。可不藏之,以為防身之秘要哉!
〈雙管秘法第一〉
將左腳偷在他人左腳外邊,或離三五寸,然後右腳縮為一毬,只須要懸空離地,臀與大腿膝尖,從人腿邊軟處,并膝腕邊,盡力一齊壓下,則人之左腳自然離地,而我之右腳,已射過他人右腳外邊矣。此雙管之妙訣也。
又附張先生原歌訣:
雙管之法果希奇,須記腳尖是綫(線)羈。
其力要從軟處得,將人雙腿一縛之。
〈雙管圖式〉
我之臀尖,腿膝尖,熟縮一毬,從敵人腿邊抵進,而帶壓下,將人兩膝縛作一堆。
此法須要記清一片,總是手隨身,身隨臀,臀隨大腿,大腿隨膝尖,膝尖隨腳,一片而抵入,不可視此圖是幾希。
〈中管秘法第二〉
走中盤,必將左腳偷在他人右腳裡邊,或離三五寸,然後將右腳縮起,先以腳尖射入,須是一齊插進,而臀亦必緊貼身為滿盤。此中管之妙,不可不知也。
又附原歌訣:
中管之法果奇焉,膝尖好似箭離弦。
其力須知一片入,將人掀跌自天然。
〈中管圖式〉
我之膝尖、臀尖、腿,從此縫中射入。
〈外管秘法第三〉
走外盤必將左腳跌一步,離彼腳或四五寸,然後將右腳縮起,鉏下腿心、腿腕、臀與大腿,亦須一片用力。又有以臀,從人腰下軟處坐進,亦甚猛狠。
又附歌訣:
外盤管腳實難當,猛虎倚山勢更強。
身臀一片須顛進,將人掀跌獨擅長。
〈外管圖式〉
搶滿則為外盤雙管,此盤必要搶滿為主。不然或有破處,一搶滿,則千斤重體似蝶飛矣。以我之臀、大腿從人腿腕坐下去。
〈邊盤秘法第四〉
走邊盤,必將左腳偷在他人左腳外邊,或離三五寸。後將右腳縮起鑽入,必射過腿心、腿腕,方為滿盤。
又附歌訣:
邊盤偷巧任施為,妙法須知軟處投。
也宜腳去過尺五,方為老到有筭(算)頭。
〈邊盤圖式〉
腳法之妙,雖亦多端,橫直撇膝,總要視穴道而入,自然百法百中。今特擇其尤要者,精切詳言之。初學熟此,則臨敵自然變化無窮矣。寶之記之。
〈少林寺短打身法統宗拳譜〉
百拳之法,以眼為綱。反側前後,求察陰陽。
渾身著力,腳跟乃強。起伏進出,得先者王。
拳無寸隔,沾衣便亡。腰無少主,巧終狽狼。
如釘若矢,緊倚門牆。自頂至足,節轉綸(輪)防。
接應變換,無仇為良。八風不撓,隨顛隨狂。
其一則
百拳者,諸家之拳也。以眼為尊,謂精神巧處全在眼上。如天上有日月,凡來、去、隱、躍、橫、直、斜、正、無不照徹於人。對敵時,或開或閉,或虛或實,或高或下,俱要一眼觀定,然後進破,自無不合。故先賢曰:由諸心,而發諸手,眼為尊焉。
其二則
「反側前後」者,謂人立身、立足之法,不外此四字也。人一身佇立之間,須要配合陰陽,方知陰來陽破,陽來陰破之妙,若不明陰陽,則無變化之妙,而有呆鈍之嫌。先賢曰:「敵未交手,便知勝敗。」,乃明陰陽之理也。又曰:「身法為良」,乃明陰陽相生之妙也。
其三則
能明陰陽,則當察其用力,其言渾身著力也。自頂至足,須要一片,又要在一時,若不在一時,自己先有弊病,當知真實虛敗之理也。
其四則
拳無寸隔者,見肉鋒傷之謂也。沾衣便亡者,必粘著身體,而我則不可稍緩也。
其五則
起伏進出者,乃勢所用之法,申言陰陽之用,不是另立一門路也。訣言「得先者王」。訣言以快為主,不可濡滯也。然不是先去打人道理,是我先有預防攻誘之備。諺曰:「快打慢」者,即此之謂也。
其六則
動靜俱屢乎腰,腰無所主,則病生焉。上下無力、無勢,進退展轉不順,雖有至巧亦無所用,須要得乎「屈伸之妙、剛柔之法」,斯為貴焉!
其七則
顧定對定,內中一切門戶,為貴者,謂緊倚內門也。內中門戶,明如指掌,敵一動移,即緊就促倚之;縱技有掀天揭地之能,亦無所施其巧。若徒外勢,安得稱為上等之法。故學者,內門二字,宜逐一摩究也。
其八則
言「自頂至足」者,「節轉輪防」之謂也。凡人進身,動以立勢,靜以潛形,直為進步,閃為進出,俱要節節轉換如車輪之狀,其皮骨筋脈,皆要一順為妙。
其九則
言必「接應變換」相連,應用之玄機也。彼來入外門,則接之;入內門,則連而應之。其不可攻者,順而變之。其不可變者,則佑而換之,皆機字之玄也。識破機字,方稱上等法字。
其十則
言「八鋒(風)不撓」者,非八面對敵之說,乃配合身法之妙也,我身之鋒有八利焉。手、肘、肩、臀、臂、𦞂(梞,胯) 、腿、腳是也。以我之鋒,攻彼之鈍,則無法而不利矣。故琢磨者,雖顛而實不顛,雖狂而實不狂也。
〈塲中切要〉
一眼、二快、三不善,全在遇空則攻進。
〈守身切要〉
拳要上、下、左、右俱顧。顧者,固之謂也。我身之上下左右,皆能堅固無失,則隨其所往無不利矣。
〈步法〉
邊盤斜拗步最強,單鞭硬步怎提防。
須知玄步從之換,之字患步要緊忙。
梅花步法人稀少,錦繡挪躦上下量。
雀步顛跳連環轉,多少玄機裡面藏。
此是拳家真秘訣,學者授是為賢良。
外有坐馬寒雞步,鯉魚散子亦堪詳。
〈手法〉
五陽三島手、拂塵手、旗鼓手、掤措手、九流手、倒淘手、八犯手、攻鎗手、五雷千斤手、騎虎手、九纏三串手、斜插不迎手、迎風鐵扇手、金標奪鎗手、推鎗三換手、雙挅斜飛手、回龍倒跌手、七聳高迎手、八字分襟手。
〈肘法〉
裡鸞肘、外迎肘、蹲坐肘、下挫肘、後搗肘、占陰肘、挑心肘、擠肘、太山壓肘、團肘、頭肘、羊蹄肘、肩肘。
〈偷步法〉
偷步須要在有意無意之間,點步、站步、抵步,皆從此出。
〈奸步法〉
奸步乃賣(邁)開之意。其力弱者,取勝全在於此,所謂讓中不讓也。
〈梅花步法〉
梅花五步,乃太極之義。循環無端,前後左右,皆可操練。其法每以步步占中心為主。
〈步法跌人勾法〉
勾腳之法,在手不在足,蓋以下勾上必推故也。妙在腳尖帶起,腳跟站地,須以快利為主,倘敵人闖滿,須跌開一步。〔能手,不必用此法。〕
〈撻法〉
撻腳之法,手與身腳俱一要齊著力。敵人管腳之時,即以撻法跌之;跌一步,最能取勝。〔寧可學跌法,不可學撻法。〕
〈提法〉
此乃破勾腳之法。敵人勾時,我腳虛懸,言不必用力,隨其勾去之時,一齊壓下,則人自跌矣。
〈顛法〉
顛腳之法,以腳踹人節縫處,以快為主,以後跟著力。
〈[月穸]法〉〔[月穸]疑是[扌穸]字。〕
此法最難。觀敵人之形勢,而以膝頭一[月穸]跌之,須要攻其空處。
〈踹法〉
此法不是以腳踹至空處,與顛法相似,以腳板用力。
〈剔法〉
剔腳之法,將腳尖懸起,望人腳臁剔去,或望膝尖與節縫邊,當用暗力,亦可跌人。
〈身法操持〉
凡與人對敵之時,身法帶縮,腰法帶彎,偷步宜快、宜活,須以腳指粘地,兩手必換護,兩眼必須射敵人。身手一動,即以身法、步法,擊至空處。此秘法之要訣也。
附原歌訣:
與人對敵要推詳,身體從容不用忙。
破敵全憑一雙眼,躲拳須要側手防。
他拳放過須忙進,腋下輕舒難抵當(擋)。
若要短打敵長手,跟身到腋是良方。〔身法總是一個橫行直撞,即所謂「側進身偏」也。〕
〈審勢〉
與人對敵之時,總要攻其空處。空處何?兩脇、胸、腰與腋,并腿心、腿腕是也。能攻空處,則敵人無所用其力,自能百法百中,則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對敵之時,敵人一動手,須要認手理清,方為妙法。
〈粘身〉
與人對敵之時,須要平心舒氣。敵人一動時,則以腳踏進,更以我之手、肩粘住人之脇邊,轉身一齊著力,則人自難逃閃矣。
〈到身〉
到身之時,手、身、肩、膊、臀與大腿、膝頭,須要一段而進,更要一齊著力;前後手要相應,前後腳亦要相應。前手用四分力,後手用六分力;前腳用四分力,後腳用六分力。後手第一要曳得緊,後腳第一要拴得直,以後腳過身法,以身法送前手。又以後手曳住,須以勒馬狀樣。故知拳家之定舵,須在一隻後手,要領會也。後腳拴得直,所謂勢去也;後腳曳得緊,所謂勢來也。一段而進,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也。煞手之時,用力須在眉尖一線,所謂一身精力在眉尖,「齩牙帶皺山也愁」是也。〔又名眉尖帶蹙,心最狠也。〕
〈一片〉
身法一片,須是以我之肩膊,挾住人脇;以我之手肘,墊住人腰;以我之臀,貼住人臀;以我之腿,夾住人腿;以我之膝頭,擊人之腿腕。俱要一齊直射,一齊著力,不可稍有先後,腳法是顛,此一片之法也。〔又云:拳法要神形一片,左右爛熟,齊進齊退,思過半矣!〕
〈用力〉
周身用力,逐一細推。頭如頂千鈞,頸如搬樹轉,下頦如龍戲珠而挺出;肩膊如鐵,渾堅而陡來;前手如推石柱,後手如扯拗馬,前腳如萬斤之石壓,後腳如門閂之堅抵來,臀如坐剪夾大銀,身如太山無可撼,此周身用力之妙,摹神設想之巧者也。
〈一線〉
一線用力者,見肉鋒傷之言也。此須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譬如與人對敵之時,自己先已慌張,力皆先出,則到身之時,必無力矣。須於未敵時,平心靜氣,若毫不介意;待敵人動手之際,而我方分分清清,一片射進,通身之力用在一時,如舞錐子鑽入,牙齒帶齩,眉尖帶蹙,此所謂「煞手之妙」也。
〈借力〉
敵人進來之時,雄狠難當(擋),而我須兩眼認清。或用躲,或用閃,借其勢以跌之。所謂「見勢因之,跌更奇」也。
〈偷力〉
敵人來時,縱然雄狠,而我須於軟處,或節縫處鬬之,則彼之力無所用,而我得以伸其力矣。故謂之偷力。
〈走場〉
大凡進步,後腳必從前腳跟邊出,腳到務要比前腳過三四寸。去時不可直挺,腳膝漸彎,要循腰藏陰,而腳尖不可過勾向裡,腳指不可離地,兩膝要分陰陽,不可平分,蕨似腿樣,名曰「巽風腿」。到時一齊壓下,身法要直豎帶偏,胸必開,背必合,臀必挾,頭與頸必直豎而帶偏轉。兩目精神,緊望敵人眼。手腕略帶彎,不直挺,打下神至。必望敵人面,直拴至胸前,通身一齊著力,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也、一齊放也。〔又,拳以猛快為主,所謂「迅雷不及掩耳」也。〕。
〈走盤〉
眼要著意分明,認手、認腿、認勢。身要活動,進退要得宜。腿法務要飛騰,手法要輕浮堅固,腳法要健力,顛蹖帶腿,欲其迅也。披撇撗拳,欲其猛也。活捉朝天,欲其柔也。
〈總論入身煞手猛迅精微秘要〉
拳法之精漸,須要功夫到十分。然有十分工(功)夫,而拳法仍不及精微者何也?入身之要處,未造其極也。然則入身之妙,在何處,其法在探步上見之。假如陣中對壘時,必先用個探子,觀其虛實,然後可以進兵。苟不用打探,而妄殺人,未有不受其虧者。又如船家往左往右,其妙不在船頭,而在船舵。船頭往何處,即將船舵一擺,便是。今試之其妙,凡與人對敵之時,或走左盤,或走右盤,或走中盤,或走外盤,須要審定敵人形勢。即如左右盤,其腳便要探在他人腳外邊,以我腳尖對彼腳尖,又不可過遠過近,須離三五寸為規。過近則翻身無勢,而兩相觸矣;過遠則翻身不滿,而人必不倒矣。即如中盤其腳更要探在人腳裡邊,亦以三五寸為程。至若外盤,其探一步,最宜快捷,須要似跌步樣。總之,探步之法,宜快宜活,宜輕宜浮,不可作言,不可露形,此乃入身之妙也。
然則煞手之神,又在何處?其神在眉尖見之。譬如耕種之家,三歲孩童,俱在田內用力,而一家之大小,無不用力可知矣。人之一身,眉尖上面有何力處,而眉尖亦似用力,則一身之用力,不待言矣。試言其神,大凡理手行拳,未煞之先,亳不用力,猶如風吹楊柳,柔軟無力。及至煞手之時,正如天神下界一般,渾身如鐵,而不可犯。雙眉帶蹙,牙根似齩,而眉如山之陡來,一身如石之堅固。而又非若努筋面赤者之妄用其力也。其用力時,在煞手一刻。其神處,在眉尖一線。所謂「一線之力在眉尖」是也。即所謂煞手之神也。
至於迅猛要處,總是未入身之時,須要縮在一毯,既入身之後,一身俱可著力鞭開,雙眉帶蹙,牙根似齩,身法是直撞,腳法是顛蹖。渾身盡是一片射入,此所謂迅猛之要也。
至若合此三者,更能得一段神氣。射進之時,更能刻入幾分,如此起,可論精微矣。
「刻入」二字再要理會,如射進身時,不能滿到十分,便不可言「刻入」。不至射到十分,亦不可言「刻入」。即人射之數丈,而我之精神便止,猶不可言「刻入」。二字之精微也,「刻入」猶如我之一身,盡要射至人心肝膽肺裡,纏為快之,方是「刻入」。
〈論八面肩頭〉
第一直肩
直肩是一閂用法。其肩是陡然相衝,與臀一片,即橫衝直撞之法也。直肩,後手後肩直出,至弊在鬆。
第二壓下肩
壓下肩頭是一披用法。其肩如山壓下,要身法一齊而進,壓下是身法撼進,其弊在觀音崖。
第三倒後肩
倒後肩頭是一揭用法。其肩帶從下脇起,須要身法一片。倒後肩,再宜得力,其弊在腳不能緊跟。
第四倒前肩
倒前肩頭是閉陰用法。其肩帶從上胲,而臀送進,須身手一齊。倒前肩,再宜投虛,其弊在腳不能墊進。
第五射起肩
射法肩頭是從下脇起,展翅戲珠俱用,須要由縮而入。射法後手要曳緊,其弊在腳空虛。
第六陡起肩
陡起肩頭,須要與倒後肩頭相似,而略帶斜裏橫拳用之,須是連身一齊,陡起是柔撞式,其弊亦帶(在)觀音崖。
第七、八凝挺肩
凝挺肩頭,最要摩練。其身法腳法,并八面肩裝,皆從此化出。其有是渾身會意一坐,兩邊一凝一挺,實出通身脉力,須會百骸筋骨,一齊收矣。身要盤,略彎便是弊,凝挺肩頭,坐亦可想,立亦可練,闊狹短長,無不可學。其弊在仰後、仰前,須要條直。
〈張橫秋先生傳授習練手法秘要〉
拳家秘要,總要一個身法。身法者,亦如用兵之有主將也。然身法道理,最難得至妙處,亦且正多獘處。何則?身法貴乎低,然低而腰曲,則腰失其真矣;身法貴乎豎,然豎而頭仰,則頭失其真矣。甚至有手到而身法不到者,有腳到而身法不到者,甚至有鋒芒反逆者,此皆大弊病也。
身法有三訣焉:
一曰伸縮。伸縮者,如龍之靈變,如虎之快利也。
二曰直射。直射者,如箭之快入也。
三曰一片。一片者,手到、腳到、身到之謂也。
能致此三者,則身法備矣。僅將練法、打法,次序開列於後。
第一練力法
兩腳站定,先將左腳並身法略縮一下,縮時須要右腳懸縮在左腳一堆。又須左手放在胸前,右手縮在脇下,通身更要會意;一片縮緊,然後盡力,一片射出。務要「身、手、腳」一齊俱到,到時一齊盡力鞭開,後手比前手更要著力,此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一齊放」也。
第二半步練法
兩腳站定,先將左腳并身法略擺一下,右邊射入,其百法俱要與前身法一樣。
第三出步練法
先將左腳略偷一步,以腳指粘地,速即以腳跟一擺,轉身。其到身之法仍與前無異,此練身法之秘訣,斷不可輕易說破,且是拳家三昧,破敵全在於此也。拳家最難得者,在身力。苟不會意,雖工夫用盡,而其妙處未得,然其訣自有在也。其訣在何處?在後腳上得之。射去之時,後腳不可呆死,必雖要緊跟前腳半步,入地之時,更要往前盡力一抵,則身力自然得矣。此眉尖一線在此悟也。一抵之時,雖是盡力望前,更要會意,腳跟望地一撳,腳指望地一撾,方盡其妙。
〈口傳百法〉
練打之時,要雄狠盡力,從硬打做軟,從有力打做無力,方有精法。開始就以軟打,後來終無精法。故拳要軟中硬者,此也。又練法之時,如設一敵人在面前,手當如何進,肩當如何入,腳當如何管,俱要算定,打時必要認真著力。
人練打之時,肘胯肩先下,是要緊關頭。譬如一動手時,而兩肩一跌下,則身法自然低,隨身轉打,俱是恰對敵人空處,所謂垂肩帶靠者是也。
又練打之時,前手如探子,必要理清。就是敵人一動手時,精神必要為之掀開,令彼自露其空處,然後一轉進身,便處處是空中投石,所謂「乘虛而入,好用機」是也。
又煞手之時,緊記後手一曳,必須要後腳一抵,而其最妙之處,更在坐蹖,望下一踵,則通身皆精其法也,自無仰前、仰後之弊。
〈論一閃之法〉〔即虛步也〕
閃乃身法、腳步之根本,而實拳家之秘法也。與人對敵之時,前後左右,皆可攻入,而周身皆到,更無破綻可窺。此為拳家第一妙訣,但非其人,實不可妄傳耳。
走左右盤開法
與人對敵之時,敵人或以拳打來,而我即將左手望手肘邊推開,要將左腳速偷一步,須離三、五寸,後將身法腳步一片由縮而伸,右手從人腰邊打入,右腳從人腿心腳腕邊抵入,右肩從人臍下鑽入,至於前後左右俱是此打法,此百法得一之妙也。此更不傳之訣也。大凡進步,總以腳搶滿,為第一要著。
走中盤閂法
敵人拳來甚急,未及偷步,而我即將左腳略擺一下,右腳由縮而射入,此為半步打法,其快捷無對。大凡走中盤,須記是腳膝尖射入,正似離弦之箭。
走外盤閂法
敵人拳來之時,而我須用左腳略跌一步,或離三、五寸,後將右邊一齊騰起射入,此閂步打法,最能取勝。大凡走外盤,須記闖滿為主,乃是外盤雙管,其最摻力處,須至臀上。
凡此三盤,須起裡手妙訣,而其中要分「托、交、挽、拉」之異。走左右,須用挽、拉手。走中盤,是用交手。走外盤,是曰(用)托手。故曰拳按陰陽次第掀也。
拳家誠能熟此以上諸法,而未得心內提勁運用之妙,仍不能稱為能手,今再論其法。
〈提勁運用之法〉
大凡運勁之法,在乎氣。而氣之虛實全憑小腹下運之。蓋周身運量氣為之先,若氣不在小腹,而在上胸,此上實下虛,而下步必不能堅固緊密,其何取勝於人耶?夫氣者,力也。拳家之根本,藉手氣之足,則力亦足,不可亂出。苟或亂出,則如大力之人,多有一遇對敵,力轉不能以自伸,所謂氣阻力閉,而無循環相生之妙也。然則勁當何用?力之必從腰轉出,方能得法。如右腳出時,其腳要熟點而出,將身法一低,兩肩一垂,兩手掩胸,左夾提起右夾,腰望前一低,而周身之氣,望下腹一沉,則上虛下實,而下步自能堅固緊密矣。至於前後左右,俱是如此,此出步提緊之運用也。
〈迷拳〉
凡人之立勢,有前有後,有左有右。前後左右,而直攻之,謂之正;前後左右,而此攻之,謂之奇。遇正則力健者矣。至健力雄者,失其雄,皆出於定料揣度之外者也。故人披而我掛,人掛而我搬,人搬而我削,人削而我遁,人遁而我角。拳出拳外,莫之參酌;拳入拳內,莫之審度。變化無數,古今偉撥,因之不可端眸,故名之曰「迷拳」。
〈迷拳盤〉
博奕有一定之盤口,不可或亂,拳家亦然。譬如六節迷拳,前後左右,如有一定之盤。平日未嘗講究,臨敵必致狐疑。雖曰拳要見境生情,而一定之理,斷不可差錯。倘盤口不起,奚能論拳乎?今述盤口於左:
披揭,走邊盤。〔中盤亦可〕
戲珠,走中盤。〔大忌鋼叉式〕
抱蟾,走散盤。
展翅,走邊盤。
閉陰,走中盤。〔邊盤亦可〕
壓頂,走散盤。
散盤是邊盤,中外皆可,所謂審人之形勢,以運用也。
〈迷拳用肩法〉
歌云:「一身筋力在肩頭」。則拳之妙,以肩為重,而手不過補之。其法若不道破,徒以兩手相往來。試思人之一手,其力果有幾何,而能取勝於人耶?然肩亦非一種,有用直肩者焉,有用壓下肩、讓肩者焉,有用倒前、倒後肩者焉,有用射起、陡起、凝提肩者焉。其中各有妙處不同,貴所用之得法耳。今列肩頭法於左:
披,用壓下肩。〔人短,用直肩亦妙。〕
揭,用倒後肩。〔用射起肩亦可。〕
閉陰,用倒前肩。〔用直肩更妙〕
戲珠,用射起肩。〔用讓肩更妙,俱無人識耳。〕
抱蟾,用倒前肩。〔讓肩如車輪之狀。〕
展翅,用射起肩。
壓頂,用壓下肩。
第一節:從上劈下
敵人當面來,我步右腳進。
右腳角反發,左腳縮相就。
步兒跨兒行,左拳輪打去。
拳打纏加時,右披反輪救。
救時顧管跌,望上一搵驟。
搵就怕停留,裏頭斜左溜。
敵見我溜時,誰知閉陰後。
閉陰不空發,翻身雙披計。
第二節:烏龍戲珠
敵人若打來,左抗斜裡去。
斜進終倒身,右拳戲龍珠。
敵人走左邊,右抱左戲去。
披將手打來,抽手脫身計。
人見護己身,誰知閉陰後。
閉陰當收時,在身雙披驟。
要知敵人長,此拳不可廢。
第三節:黃龍抱蟾
左肩出勢立,左右橫打去。
打去纏到腮,右拳旋抱救。
後起竪肘來,照心一坐計。
敵非不後退,管腳居其後。
力雄難跌倒,斜步閉陰透。
彼若趕進來,雙披反身驟。
第四節:鳳凰展翅
左手抱頭顏,右手切將去。
右手抱頭顏,左手亦如是。
倘有敵人披,兩手斜抽去。
左手反披來,右手反披驟。
右手甫及發,左手橫拴湊。
此及敵左旋,敵右無雙計。
筋節要打熟,任我翅飛去。
第五節:閉陰掃陰
我若前行去,趕來左掌就。
須起陰囊上,反身右掌救。
若身敵左行,右閉隨將就。
若敵朝左來,將身右邊溜。
總之要閉陰,橫竪損不去。
若要打得真,撩陰終打透。
第六節:太山壓頂
欲知太山壓,左右雙輪劈。
劈他步旋風,橫步不可歇。
步若可用長,丈餘管腳跌。
於中要求熟,一節壓一節。
壓之未為齊,誰知節破節。
打得專方妙,那管人撥跌。
〈醉八仙歌〉
醉者,醉也,號八仙。頭頸兒,曾觸北周巔,兩肩誰敢與周旋。臀膊兒,鐵樣堅;手肘兒,如雷電。拳似抵柱,拳為風煙。膝兒起,將人掀;腳兒勾,將人損。披削爪掌,肩頭當先。身範兒,如狂如顛;步趨兒,東扯西牽,好教人難留戀。八洞仙踪,打成個錦冠顧天。
第一節
漢鐘離,酒醉仙。胡蘆兒,肩上安。讓來讓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玉山頹樣,也須要,躲影神仙。膝兒起,撇兩邊,起時最忌身手便,牽前踏步,帶飛推肩。
第二節
呂洞賓,酒醉仙。背上兒,雙飛劍。披手披腳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兩手如矢,也須要,直利牽拳。反後步,要身偏,偏時要閉陰囊現。從上劈下,石壓山巔。
第三節
韓湘子,酒醉仙。竹筒兒,手內拈。重敲輕打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裡裹外裹,也須要,插掌填拳。魚鼓兒,鼕鼕填,打時誰知掃陰現。去時躲影,來若翩躚。
第四節
曹國舅,酒醉仙。手兒裡,拂塵翩。直肘橫肘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身步齊進,也須要,臀膊渾堅。頂肘開,頓肘填,坐時誰知身坐連。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節
何仙姑,酒醉仙。鐵爪篱,懷中見。上爪下爪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鸞顛鳳倒,也須要,側進身偏。指上爪,勝鐵鞭,爪時誰知血痕見。長伸短縮,通臂如猿。
第六節
藍綵荷,酒醉仙。兜的是,花藍艷。上勾下挽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蜻蜓點水,也須要,搬開爭先。眼兒緊,望下邊,望時只怕腿尖現。挽拳挽腳,裹進填拳。
第七節
張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鐵栗片。拿來拿去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金絲纏洗,也須要,骨反筋偏。身窈窕,採摘堅,採時離托人前面。拿拳拿掌,後手緊拈。
第八節
鐵拐李,酒醉仙。到戴的,金剛圈。左投右撞隨他便,隨他便。雖則是,黃鶯磕耳,也須要,腳管肩先。腳兒彎,好勾臁,勾時鄭重人後面。翻身進步,身倒腳掀。
〈死手解救〉
敵人起身,或扭我胸,或箍我腰,一時無法可制。我將二中指,望兩眼插進,又將大指,望鼻中勾進,望前一拖,敵人自然鬆放。此法名為「二鷹捉兔」。
敵人拳來正狠,無可躲閃,而我用雙手望下一撥,隨後腿鑽心剔之。此法名為「火焰鑽心」。
敵人當心進來,我亦不用挑、不用打,只望胸窩口一肘頓下。此法名為「釘心肘」。
敵人當面扭我胸,我手拿住他手,隨以身倒退,用反掌,望喉嚨一剮。此法名為「雙刀殺鴨」。
敵人當面箍住我腰,我亦用雙掌望喉嚨一剮,須以手跟著力。此法名為「雙反刀」。
有人背後,將我兩手箍住擒起,我將兩手緊緊帶著敵人袖口,只將右腳一縮,望他人腳膝上一蹖,自能解救。此法名為「猛虎出柙」。
校勘記
本書凡「𢲔(C94)」字皆改作「搬」字。
本書凡「𨀵(涃)」字皆改作「蹖」字。
本書凡「𨁌(૴C)」字皆改作「挪」字。
本書凡「騰那」之「那」字一律改作「挪」字。
朔雪寒 2010.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