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策略的哲學:理論篇


  本篇為《策略的哲學》第二篇,《策略的哲學》在本Blog有完全免費的版本(不再維護),也有電子書版本:《策略的哲學》。基本上不再考慮續寫,而傾向於將全書的概念設計成演算法。主目錄:策略的哲學目錄


理論篇


  運用策略的過程包含著三件事:
  制定策略:牽涉到方法(如何制定策略,受限於什麼條件)。
  選取策略:牽涉到判斷(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
  施行策略:牽涉到時機(形勢、狀態的形成等等)。
  〈理論篇〉除在〈策略的運籌〉對〈分析篇〉所得的六項構成策略的基本元素:「目的、主體、對象、工具、用法、流程」進行闡述,以完成「制定策略」的動作之外,更對「選取策略」與「施行策略」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形勢的轉圜〉則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形體的破立〉與〈勢位的優劣〉。〈形體的破立〉又分為「立」與「破」兩大單元,其中「立」的部分包含「延續、扶植、建立」三項內容,「破」的部分則提出「破於未形、勝於易勝、攻其虛弱處、由內部瓦解、裡應外合、利用形勢、借力使力、釜底抽薪、斬草除根」九種相關性策略。〈勢位的優劣〉也分為兩大單元,分別為「去除策略」與「對抗策略」,其中「去除策略」又由 六種子策略所組成,即:「化解、轉換、癱瘓、替換、削弱、增強」,「對抗策略」則指以我方之優勢對抗敵方之相異的優勢,並無特定指向。
  〈信息的渠道〉則分為三大部分:〈獲取〉、〈傳遞〉、〈釋放〉。講述信息在時空的流轉過程中,站在主體的立場所應注意的地方與所可運用的種種策略。
  除此外,更對於兵家所重視的諸如「道、一、環、因、中和、無形、變化、信息、天地人、內外因、體用關係、生剋關係」等等哲學思想與概念在相應的地方做出一定的闡釋。而被古代聖哲所遺漏的環節,或者在文本的流傳過程中散失了的智慧,無疑的都要用今人的智慧來加以補齊。因此,筆者在整個架構之中融入了系統理論,尤其著重在原本的「體用關係」也即系統論的「結構與功能關係」之上,並對由結構所產生的四種內在關係進行發揮與闡述,這四種內在關係是:
  組元的相互作用關係:相生關係、相剋關係。
  組元在結構中的存在狀態層面上所體現出的相互制約關係:矛盾關係、比例關係。
  這四種關係是屬於存在於同一層次上(結構層次內)的元素們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若是站在不同系統的層次上(結構層次外)來考察,則又有兩種關係:因果關係、體用關係(結構與功能關係)。
  而結構由三種必要元素所組成,即:「元素種類、元素數量、元素關係」這三種要素的狀態產生了變化,整個結構的功能也將隨之變動。而這些觀念都會在〈理論篇〉裡將之與策略的關係做一詳細的解說。


第一章 策略的運籌

  「堯造圍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據說圍棋的發明本就是用來推演戰爭實況,進而制定謀略的。因此古人也常常用「奕、棋」來比喻軍事行動或人事決策之種種,如「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不能勝過對手)。」〔註一〕「太凡用兵,若敵人不誤,則我師安能克哉(則我軍如何能取勝呢?)?譬如奕棋,兩敵均焉(就好像下棋一樣,兩方的實力均等),一著或失,竟莫能救(不小心走錯了一步,竟然就救不回來了)。是古今勝敗,率由一誤而已,況多失者乎(所以古今的勝敗,大都是由一個錯誤所造成的結果,更何況是有著很多失誤的呢!)!」(〈唐李問對.卷下〉)棋賽開局時,兩方棋子相等,何以仍有一勝一敗的情況出現呢?無非是精神力量在其中起作用。那麼這樣的精神力量又可劃分為幾大類別呢?真正高明的棋手在開賽之前一定會先研究對手過往的交戰紀錄,進而從中發覺克敵致勝之道,這類似於軍事上的用間;如果對手過往的記錄太少,又甚或找不到任何記錄,那麼棋手也能直接在比賽的過程中獲得想要的信息,這類似於軍事上的偵察;而藉由用間與偵察及其他辦法所獲取得到的信息,只是策略運籌的基本功夫!而要會下棋,毫無疑問的得先瞭解各類棋子的基本功用;然而若要下的高明,就非得瞭解這些種類各異又或數量不等的棋子,如何在縱橫相交的棋盤之中互相合作與互相克制的方法了!棋盤好比是地形,而棋盤中各棋子在下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互動關係就是地勢了!至於棋子互相合作與互相克制的方法就好像是軍事上的陣法。由此可見,在一場棋賽之中,精神力量主要可分為:「信息的處理」與「工具的運用」,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策略的運籌」。
  在軍事上有所謂的「戰略、戰術、戰鬥」之分,那麼什麼叫做「策略」呢?所謂的「戰略、戰術、戰鬥」彼此之間並不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三種方法係根據作用層次的不同而加以區分的,如〈司馬法.定爵〉:「居國惠以信,在軍廣以武,刃上果以敏;居國和,在軍法,刃上察;居國見好,在軍見方,刃上見信。(在國中要仁惠而誠信,在軍中要包容而勇武,在使用武器的時候要果斷而敏捷;在國中講究上下和睦,在軍中講究法紀嚴明,在使用武器的時候講究仔細觀察;在國中要彰顯良好的德行,在軍中要彰顯公正的判決,在使用武器的時候要彰顯必然的信諾。)」作者司馬穰苴將「國、軍、兵」統一起來加以論述,其實也就是發現了三者的相似性。戰略屬於國的層次,戰術屬於軍的層次,戰鬥屬於武器的層次;然而不管屬於何一層次,無非都是工具的運用方法,因此其間也就存在著共通的法則,以系統觀而言,這就是三者的自相似性。而既然「戰略、戰術、戰鬥」之間有著許多共通的指導法則,那麼以「戰略、戰術、戰鬥」任一術語來稱呼這些指導法則,都將有失偏頗,所以筆者將這種共通性的指導法則稱為「策略」。〈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及〈莊子.德充符〉:「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其喪足猶遺土也。」所謂的「策略」也就是「自其同者而視之」也,而所謂的「戰略、戰術、戰鬥」也就是「自其異者而視之」也。
  那麼所謂的策略,簡言之:也就是一種遵循規律以運用資源以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目的的計畫及方法;繁言之,就是「主體」依據自身的「目的」及「主體」與「對象」的相對狀態(包含資源的狀態等),從而遵循正確的規律制定出運用「工具、用法、流程」以作為解決「主體」在達到「目的」的終點時所會遭遇到的種種問題的一種計畫及方法。
  就實際的層面而言,所有的行動都要使用相應的策略,才能保證目的的達成。因此除非戰鬥上的成功達到了戰術上的目標,而戰術上的目標同時也是戰略上的目的,否則戰鬥上的勝利只具有局部的利益。這個利益可能促使我方的形勢往正面發展,也可能為我方爭取到更多戰術、戰略上的資源,但單一的戰鬥勝利往往只能使我們更接近戰術、戰略勝利的結果,如果因此而不可一世,那最終的勝利終將與我們擦身而過。若以象棋做比喻,敵方大規模棄子,這將使我方獲得了大規模的戰鬥勝利,然而敵方棄子取勢,已藉由棄子戰術達到了取勢的戰術目的,最終將先一步將死我方而達到其戰略目的。由此可見,我方雖然獲得那麼多戰鬥上的勝利,但最終仍將以失敗收場。現在的戰爭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在此也就不再贅舉了。
  所以在個別層次上的勝利之判斷應如下:
  戰略層次之勝利判斷:達到戰略目標。目標一般為:取得敵國、敵地、敵城,捕擄、爭取、消滅或打敗敵軍。因此所謂的戰略,是決定該取得敵方或者非敵方的哪些資源的問題,也即該將工具用在何處的問題。除此外,在戰略的規劃過程中,亦將給定實施戰術的工具、資源、時限。
  戰術層次之勝利判斷:達到戰術目標。目標一般為:佔據敵地、敵城,捕擄、爭取、消滅、引誘或打敗敵軍。因此所謂的戰術,是指該如何運用工具的問題。除此外,在戰術的規劃過程中,亦將給定實施戰鬥的工具、資源、時限。
  戰鬥層次之勝利判斷:獲勝。因此所謂的戰鬥,仍然是指該如何運用工具的問題。因此戰鬥必須在戰術所給定的工具、資源、時限下,在一特定的時空座標下,與敵人短兵相接,並取得勝利。

  若戰略錯誤,那麼即使所有的戰鬥都取得勝利、戰術都達到目標,則邏輯上戰略雖已達到目標,但實際上其結果卻對我方不利。對我方不利的戰略設計,即使達成,其結果仍然判定為失敗。而即使是義戰,也必須講求利益,否則如何打敗敵人。因此除非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利益,而是為了傷害自己,否則得利與否將永遠是判斷一場戰爭是否勝利的唯一因素。所以戰略的設計,是戰爭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
  自古兵家最重視的也就是戰略規劃,孫子認為:「尚未作戰而在廟堂中對敵我雙方的實力進行比較計算的結果是勝過敵方的,得到的籌碼就多;尚未作戰而在廟堂中對敵我雙方的實力進行比較計算的結果沒有勝過敵方的,得到的籌碼就少。籌碼多的取勝的機率大,籌碼少的失敗的機率大,何況是沒有任何籌碼的呢!我用這個方法來觀察戰爭,勝敗就已經顯現了啊!」(〈孫子.計〉)管仲認為:「大凡攻伐敵人的方法,計謀一定要事先規劃完成,然後軍隊才可以離開國境。計謀未規劃完成,而軍隊就離開國境的,這是自己先戰敗自己、自己先攻毀自己啊!」(〈管子.七法〉);「喪失了謀略而失敗,這是國家的危難啊!唯有謹慎的進行謀略才能保全國家。」(〈管子.問〉)而鬼谷子則認為:「計謀者,存亡之樞機。(計謀,是生存與滅亡的關鍵啊!)」(〈鬼谷子.實意法螣蛇〉)尉繚子則提出:「凡是動用軍隊,一定要審查敵我雙方實力的狀況,以此計議出軍隊的去向。譬如軍隊有無備或有備的地方,而糧食有不足或有餘的狀態,除此外並校核軍隊所要出入的道路情況,然後才動用軍隊去討伐叛亂,那麼一定可以攻陷敵軍。」(〈尉繚子.兵教下〉);「思慮必須早點決斷、計謀必須事先制定,如果計謀沒有事先制定,思慮沒有早點決斷,則軍隊的進退行動就沒有辦法確定,疑慮一生必然失敗。」(〈尉繚子.勒卒令〉)商鞅則提出:「如果兵力強弱相當,那麼將帥賢能的會取勝,將帥不如敵人的會失敗。如果他的行動是由廟堂上的計算所規劃出的,那麼將帥賢能的會取勝,將帥不如敵人的也會取勝。」(〈商君書.戰法〉)
  春秋時期,鄭國的宰相子皮想要使尹何當城邑的太守,子產聽說後勸諫子皮說:「尹何還太年輕了,不知道是否能擔當大任呢!」子皮回答說:「我那麼愛他,他是不會背叛我的啊!若使他前去任職而一邊學習,那麼他就會越來越懂得治理了啊!」子產說:「不可以。人們之所以愛人,求的是對那個人有利;今天先生愛一個人卻使他參與政治,這就好像讓一個還不能操控刀子的人去切割東西一樣啊!他受到的傷害也實在太多了。先生愛人,結果反而只是傷害他罷了!……先生有美麗的錦繡,卻不使人一邊學習一邊製作!大的官職、大的城邑,是身體的庇護之所啊!如果讓學習過的人去進行製作,那麼他所得到的美麗錦繡豈不是會很多嗎!僑(子產自稱)只聽說過學習之後才進入政治領域服務,沒有聽說過用政治來學習的啊!如果這麼做的話,一定會有所傷害,這就譬如在田野間狩獵,射手與駕駛都是老手,那麼就能獲得禽獸;如果是使用那些未曾登車射擊與駕駛的人,那麼他們只會對失敗與翻車感到畏懼,又哪有空暇去思考獲取獵物的方法呢!」於是子皮接受子產的意見,最後並將國政託付給子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舉這個故事,無非是想說明,策略的設計與制定如果不事先經過學習,又如何能期望藉此獲得什麼功效呢!同樣的道理,如果士卒不經過訓練,將帥不懂得指揮,而想要讓他們上戰場去學習技能、吸收經驗,那就不只比沒有經過學習而讓他從政更加的危險,而且這簡直就可以說是純粹送死的行為了!如策略制定錯誤,那麼隨著作用層次的提高,其所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大。因此,要想妥善的運用軍隊這個危險的工具以獲得最佳的成效,就必然要先學會策略的運籌了!
  關於策略在運籌的過程中或實際的運用上所產生的總總問題,清朝揭暄在《兵經百言》中有過深刻的闡述,引錄如下:
  謀略在心中運籌這叫做「計算」,力量可以辦到這叫做「能力」。在心中運籌的是「虛的」,見之於作為的是「實的」。有能力的就能計算,即使只有一半的能力,通過計算卻也可以產生有用的策略;無能力的就無從計算了,那麼良好的策略也都成空談,沒有籌碼可以運用就不算是策略了!計算一定要計算自己所能做到的事項,不只是能攻擊、能作戰、能防禦,即便是撤退、投降、死戰也一定要是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所以善於用兵的人,審查國勢與自己的力量,軍隊武力與錢財的狀況,與敵人進行比較之後再建立相應的計謀。即便是那些善於制定策略的英雄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及沒法動用武力的境況,這是因為形勢不足以應用而能力不存在的緣故啊!退縮自保的人,在形勢與能力尚未獲得展露的日子裡,就會先低頭受制於人。沒有策略時的策略,就只有暫且退避敵人;沒有智慧時的智慧,就只有暫且假裝拙笨;沒有能力時的能力,就只好暫時屈服於人。如果像動物般觸角已經銳利了、爪子已經可以抵拒了,那麼就不可以再退縮了!(〈兵經百言.衍部.蹙〉)
  凡是設定策略以完成事情的,如果策略有十條,行動時能運用的僅僅只能得到五條,另外五條取決於敵人與戰機;如果有十次的行動,那麼依照策略進行的就只有其中的五條,另外五條取決於敵人與戰機,所以擅於設計策略的人要多多警惕!我能謀算敵人,就要想到敵人也能謀算我,它的極致就是把天下的人都看成是善於制定策略的人,那麼可以制服天下的策略也就產生了!因此精深的策略與勇敢善戰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敵人的抵抗與應對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地利、天時、戰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一定要仔細的加以審查。敵人的優勢多而我方的優勢少,或我方的優勢多而敵人的優勢少,都要能與前面三個因素相互參照,這樣的形勢才能周全,所以應當以一半的策略當作前進到全勝的階梯啊!(〈兵經百言.衍部.半〉)
  我可以用這種策略制服人,就要想到別人也可以用這種策略來制服我,因而為此設置一種防備的策略;我可以用這種防備的策略防備別人的制服策略,別人也就可以用這種防備的策略來防備我的制服策略,因而為此增設一種破人防備的策略;我能破壞別人的防備,別人也能破壞我的防備,於是又應該增設一種破壞別人破壞策略的策略;別人既然能破,於是又再設置一破壞他所用來破壞「破壞策略」的策略,他的破壞「破壞策略」的策略既然被破,而又能鞏固我所用以破壞的策略,以堵塞他的破壞策略,而伸展我的破壞策略,終究不為他所破壞。一個接一個的策略從而產生,並隨著事物的變化而不斷改進,真是深刻啊!(〈兵經百言.智部.累〉)
  因此,揭暄認為凡事一定要「預留一手」,實際使用的策略是「動的策略」,這「預留一手」的策略是「靜的策略」。(〈兵經百言.衍部.一〉)
  善於制定策略的人,憑藉敵人的狀態而產生,憑藉自己的狀態而產生,憑藉古人的經驗而產生,憑藉兵書的理論而產生,憑藉天時、地利、事物而產生,比較方法而產生,反覆考察而產生。沒有憑藉而突然產生的是沒有的啊,類比情況而產生的則是有的,而這些都是產生策略的方法啊!(〈兵經百言.智部.生〉)

  除此外,先秦時期的兵家們對於策略的主體結構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深刻的認識與論述。除了孫子在〈孫子.實虛〉篇中與孫臏在〈孫臏.奇正〉篇中提到的關於制定形體的說法之外,如鬼谷子所提出的:自己應審查情勢而事先確定出策略,以此來統御眾人。策略必須沒有形體與容貌(敵人就無從得知),使人們看不出制定策略的門道,這就叫做天神的境界。(〈鬼谷子.反應〉)而漢朝劉安則認為:軍隊最重視的是策略的不可測度、形體的隱匿潛藏,這樣就能出於敵人意料之外,敵人也就無法據此施設防備措施了!策略被窺測出來就會使軍隊窮困,形體被窺探出來就會使軍隊受制於人。(〈淮南子.兵略〉)
  又如〈呂氏春秋.察今〉所言:「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嚮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同時而化。若此論則無過務矣。(所以治國沒有法制就會產生混亂,死守舊法而不加改變就會出現謬誤。出現了謬誤與混亂是不可以守住國家的啊!世局改變了,時間轉移了,變法是適宜的了!這就好像高明的醫生,疾病有一萬種變化,藥劑也就有相應的一萬種變化,疾病改變了而藥劑不變,那麼之前可以長壽的人,現在就會成為短命的人了啊!所以凡是做事情的人必須依法而行動,變法的人要隨著時間的轉移而變化。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會做錯事了啊!)」所以在策略的制定上必須靈活反應、隨機應變,而不可執著於使用同一種策略,即使他曾經是對付敵人非常有效的策略;然而這裡所說的改變,並不是指制定策略的原理上的改變,而是指策略本身結構上的改變。所以在整個制定策略的過程中,唯一不變的也就是制定策略的基本原理。
  策略的運籌,由單純的計算敵我雙方所有影響勝敗的資源上(含精神與物質兩者)的勝敗開始,再主動性的依據我方的「意圖」而考量「資源」的相對狀態與「時空座標」的可行性,從而制定出謀取敵國或天下的戰略與戰術;或者被動性的依據敵我雙方的「資源」與「時空座標」的情況來預測或猜測敵方的「意圖」進而籌畫利用我方的資源來制定出應對的戰略與戰術。而這一切可資運算的資料,都來自於可靠的情報;因此,信息的獲取實是所有策略得以產生的根本且必要的條件。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其中蕭何所做的是使「工具」得以「存在與穩固」的工作,而張良所做的則是決定「工具」將「用在何處」的戰略思考,而韓信所做的則是決定「工具」將「如何運用」的戰術與戰鬥思考。因此必須有蕭何所提供的「體」,才能有張良與韓信的「用」〔註二〕。所以就如揭暄所說的能力是策略得以實施的必要條件,而能力(也就是所謂的「用」)產生於結構(也就是所謂的「體」),因此資源是所有策略得以實施的根本且必要的條件。〔註三〕
  而這也就牽涉到了策略的階段性,意思是假設當我方的目的是爭霸天下的時候,在衡量我方的實力後卻發現我方的資格不符;而所謂的資格不符,其實也就是聲望及能力等等資源上的不足,因此我方在加入爭霸天下的行列之前所要實施的策略,也就成了獲取足夠爭霸天下的資源,而這也就是「策略的階段性」。
  任何一種策略的實施,無疑的都需要具有相應的條件。但此處所要探討的倒不是如何由已經具備的條件來抉擇該採用何種策略的問題,而是要探討當條件並不存在時,又將如何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西周時也已被提出,並加以解答!〈六韜.豹韜.少眾〉記載:周武王問姜太公說:「吾欲以少擊眾,以弱擊強,為之奈何?」姜太公回答說:「以少擊眾者,必以日之暮,伏以深草(在長有深草的地方埋伏),要之隘路(在狹隘的地形截擊敵人)。以弱擊強者,必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一定要得到大國的參與與鄰國的援助。)」於是周武王便向姜太公提出了這個問題,即:「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敵人已經到了,卻剛好不是日暮時分);我無大國之與,又無鄰國之助。為之奈何?」姜太公回答說:「妄張詐誘,以熒惑其將(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虛張聲勢,製造假象誘騙敵人,以迷惑其將帥。)。迂其道,令過深草(迂曲我方的行軍路線,使敵人得以經過長有深草的地形);遠其路,令會日暮(繞遠路拖延時間,使敵人正好在日落西山的時候遭遇我方的埋伏)。前行未渡水(當敵人前列的隊伍尚未渡過河流),後行未及舍(後列的隊伍尚未來得及紮營休息),發我伏兵(趁這個時機發動我方的伏兵),疾擊其左右(迅速的攻擊其左右兩翼),車騎擾亂其前後(以車兵與騎兵擾亂其前後方)。敵人雖眾,其將可走(則敵人雖然眾多,也會被我方打敗。)。事大國之君(服事大國的君主),下鄰國之士(對鄰國的士人恭敬謙下);厚其幣,卑其辭(錢財多送點,言辭謙卑點)。如此,則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矣(如此,就可以得到大國的參與與鄰國的援助了啊!)。」
  由此可見,我們在制定策略的時候,最先要考慮的其實是「目的與對象」而不考慮「主體」,這是因為「主體」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事先考慮了「主體」,我們的思維也就容易不知不覺的被侷限在「主體」目前所具有的能力之上,而難以有所突破了!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思維的是要用什麼樣的「主體」才能從與「對象」的互動過程中獲得利益或者以最佳的策略達到「目的」。那麼當我們得知了這樣的可以得勝「對象」的「主體」之後,將之與我方現實之「主體」進行比較,也就能得知我方現實之「主體」所欠缺的條件所在了!而由姜太公的方法獲得的啟示就是:當某種策略的必要條件並不存在之時,我方可以藉由行使其他策略來創造所需的條件。當然,行使其他策略的前提,仍然是要具備相應的條件。由此可見,穩固的基礎是何等重要!而千變萬化又何嘗不在這穩固的基礎中誕生呢!

第一節  層次與定位
  制定策略,首先要明白:「目的、主體(我方)、對象(敵方),工具、用法、流程」。
  目的,指的是我方所要達到的目的。
  主體,指的是我方的狀態。
  對象,指的是敵方的狀態。
  工具,指的是我方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工具。
  用法,指的是工具所具有的運用方法。
  流程,指的是各種用法執行的先後及其排列與組合。
  目的,必然牽涉到「目標」,而本書則將目標分為四種層次,即「國、地、城、軍」,分別相當於商業體系中「企業組織、市場規模、基地據點、員工產品」的概念。這四個目標的創立憑據取自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其例如〈司馬法.定爵〉中相提並論的「國、軍、刃(武器)」、〈孫子.謀攻〉的「軍、城、國」、〈孫子.九變〉的「途、軍、城、地」、〈管子.權修〉的「地、城、兵(軍)、人(民)、粟(糧食)」、〈尉繚子.戰威〉的「地、城、戰(軍、民)」以及〈尉繚子.兵談〉的「地、城、人、粟(糧食)」,撇除「粟(糧食)、刃(武器)、途(道路)」這些主要屬於後勤領域的項目,那麼剩下的就是「國、地、城、軍」了。而後三者顯然都隸屬於「國」;其彼此間的關係是,「國」中有「地、城、軍」,「地」中有「城、軍」,「城」中有「軍」;而「國、地、城、軍」之間的這種關係,就好像「戰略」之中包含有「戰術、戰鬥」,而「戰術」之中包含有「戰鬥」一樣。在軍事行動中,雙方所賴以行動的主體就是「軍」;因此本書的〈兵法篇〉從〈軍之卷〉開始論述。「軍(軍隊)」由「人民」組成,「人民」是「國(國家)」的根本。所以「國、地、城、軍」彼此之間,環環相扣。
  決定了目標,接著就是定位的問題。所謂的「定位」,指的是在同一目標中的敵我相對狀態,譬如在目標之「國」中,我方是小國,敵方是大國,則小國就是我方的定位。定位,主要在「性質與形體」上做劃分,「性質」是我方與外部環境的其他主體藉由互動所形成的關係,或者也可說是我方在外部環境中的相對關係;「形體」是指我方在不同層次上的主體之結構,形體本身包含有許多元素,而元素本身則存在著相對狀態,如「軍(軍隊)」依據「人數」之元素,有「眾(人多)、寡(人少)」之相對狀態;而我方與敵方之主體若不均等,則必在相對狀態中各佔其一。「定位」之後,才能找到相應的策略,或者藉此創造出新的策略,因此平常時期的情報工作是極端重要的!
   而「工具」,就「國」的層次而論,可分為「政治性、經濟性、外交性、軍事性」四種性質的工具。
  「用法」,好比說使用軍事性的軍隊對敵方實施威懾或者進行侵佔,因此同一種工具有許多種使用的方法存在。
  「流程」,好比說先派出奇兵埋伏於某處,再出動軍隊誘敵進入埋伏之地,然後在聯合消滅敵軍之後,再行攻城等,而在此同時也可在外交上行使其他手段,使敵方受到牽制;因此在流程中,可以同一時間使用許多種工具,也可以一個時段只使用一種工具。
  「工具、用法、流程」既是一種力量的運用,也都需要耗用資源,而力量的運用有五種指導法則、三種設計守則及四種使用方式,分別是:「經濟、變通、關鍵、合理、適度」五種指導法則,「用長、組合、協調」三種設計守則,及「集中、分散、增加、減少」四種使用方式。後四種使用方式簡單易懂,不需解釋。至於其指導法則及設計守則,解釋如下:
  「指導法則」:
  「經濟」:如果一萬個人就能必然的達到目的,就不需出動二十萬人,這叫做「經濟」。使用謀略就能達到目的,就不須用到外交手段;使用外交手段就能達到目的,就不須動用到軍隊;使用軍隊就可以達到目的,就不須進行攻城。如果威懾敵人就能折服敵人,那又何必要短兵相接呢!
  「變通」:以少數士卒為誘餌,引誘敵人來攻,或者以一二場敗仗使敵人掉以輕心(〈吳子.論將〉、〈吳子.料敵〉、〈孫臏.威王問〉、〈左傳.文公十二年〉、〈左傳.隱公九年〉)。以小害搏大利,如孫臏賽馬,以田忌之下駟對齊威王之上駟,再以上、中駟分別對齊威王之下、中駟,以一敗換二勝,最終贏得彩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隨著環境形勢的改變而調整自身的狀態,如〈孫臏.十陣〉:「水戰之法:必眾其徒而寡其車。(增加步兵而減少車兵)」及〈吳子.應變〉:「武侯問曰:『若敵眾我寡,為之奈何?』起對曰:『避之於易,邀之於阨。』(在平敞寬廣的地形避開敵人,在險阨狹窄的地形截擊敵人)」,這都叫做「變通」。孫臏認為,大禹作舟與車,以「變通(變)」作為其象徵(〈孫臏.勢備〉);〈莊子.天運〉:「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則終其一世都走不到八尺的距離)。」因此以「變通」來作為「舟與車」的象徵。古今之人但言不可執著於兵法,而要能靈活變通,卻又不知兵法之所以然,則不知他該如何靈活變通?以孫臏之例而言,「以下駟對其上駟、上駟對其中駟、中駟對其下駟」此為兵法,若齊威王今日賽馬之流程不是「上、中、下」而是「中、上、下」,則依據兵法我必對之以「上、下、中」而不是「下、上、中」,這才是所謂的變通。因為「以下對上、上對中、中對下」是在這場比賽裡唯一可以穩勝的對策,又如何能不加以遵循呢!而這其實也就是孫武所說的:「軍隊的形體就好像水一樣:水流運行的時候,避開高處而趨向低處;軍隊取勝的戰術,則是避開實的敵人而攻擊虛的敵人。因此水流憑藉著地勢而制定出流動的方向,軍隊憑藉著敵人而制定出取勝的策略。軍隊沒有固定的勢位,也沒有固定的形體,能隨著敵人的不同而加以變化的,這叫做達到神奇的境界。五行沒有永遠取勝的一方,四季沒有總是停留在某一季;日照的時間有長有短,月亮的形狀有盈有虧。(這一切都是變化著的。)」(〈孫子.實虛〉)
  「關鍵」:主要區分為三種,分別是:時機、結構、形體。敵人涉水而來,待其半渡而擊之,此形勢對敵軍最不利,我方於此時發動攻擊,所花力氣最小而取勝機率最大,似此等之情況的都叫做「時機之關鍵」。雞父之戰,吳公子光先對「胡、沈、陳」三國開刀;繻葛之戰,鄭伯先攻擊陳國之陣;吳公子光與鄭伯所針對的都是其敵人結構中最薄弱的,同時也起著導致結構(連鎖)潰散的一個環節,這正如管仲所說的:「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管子.制分〉),這叫做「結構之關鍵」。〈孫子.軍爭〉:「軍無輜重(裝備)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錢財)則亡。」若敵人遠道而來,則「燒毀敵人糧倉」、「斷絕敵人糧道」、「堅壁清野」,使敵人沒東西可吃,則敵人將不戰自潰,諸如此類有所前提(此例為遠道而來,則敵人運糧困難費時。)而動其根本的,就叫做「形體的關鍵」。〈說苑.談叢〉:「一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而制開闔。豈材足任哉!蓋所居要也。」又〈鶡冠子.天則〉:「夫耳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微小之物若非居於「關鍵」的時空位置,又如何能達到這種功效呢!而微小之物居於「關鍵」位置尚且有如此奇效,何況是實力堅強的軍隊呢!
  「合理」:打著肅清流寇的口號,卻調動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軍隊往敵境移動,絕不合理;攻打敵城,卻只派出少於敵軍一倍的兵力進攻,絕不合理。秦國想要滅亡楚國,秦王嬴政詢問老將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不可;又問少將李信,李信認為只要二十萬就足夠了!結果李信戰敗,秦王不得已請出老將王翦,並給予六十萬大軍,終於滅亡了楚國(〈史記.王翦列傳〉)。在這個例子中,李信的二十萬是不合理的,而王翦的六十萬則是合理的。由此可見,合不合理尚牽涉到判斷的問題,而這就有賴於經驗與智慧了!可見性的不合理行動,容易使敵人對之大做文章,造成不利於我方之形勢,使我方必須為此付出更多的資源;或者不合理的佯攻,也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可見的範圍內,目的與手段之間應合情合理。所以合理必須是名義上的,但卻不一定是實質上的!
  「適度」:〈農書.財力之宜篇〉:「凡從事於務者,皆當量力而為之,不可苟且,貪多務得,以致終無成遂也。《傳》曰:『少則得,多則惑。』況稼穡在艱難之尤者!詎可不先度其財足以贍、力足以給,優游不迫,可以取必效,然後為之?倘或財不贍,力不給,而貪多務得,未免苟簡滅裂之患,十不得一二。幸其成功,已不可必矣!雖多其田畝,是多其患害,未見其利益也。……諺有之曰:『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豈不信然!」想要攻取敵國,卻不度量彼此的力量,則往往敵國尚未被我攻滅,而我方已被自己龐大的軍事支出所拖垮了!又譬如一支軍隊日支十萬石糧食,而我方每日僅能提供八萬石糧食給該軍隊,這樣的軍隊同樣是「不適度」的!因此儘管力量的使用上符合「經濟、合理、變通、關鍵」四項原則,但卻不符合「適度」的原則,則往往會造成得不償失的結果。

  「設計守則」:
  「用長」:孫臏認為,想要增強自己兵器的短處以攻擊敵國兵器的長處,這是在消耗軍隊啊;想要增強國家所寡少的以抵抗敵國所眾多的,這是迅速受到挫折的軍隊啊!(〈孫臏.兵失〉)所謂的「長」,也就是今日所謂的「優勢」;所謂的「短」,也就是今日所謂的「劣勢」。「用長」可區分為三個層次來加以論述,上層為結構與結構的比較層次,如主體與對象的比較,如主體的騎兵優勝於敵人的騎兵;中層為元素與元素的比較層次,如近距武器與遠距武器的比較;下層為元素自身的體現,如車兵的長處在速度快、短處在於靈活性與適應性差。其中上層與下層必須「捨短用長」,但中層則須符合「組合」的規則而「以長為主,以短為輔」,而「長短」只是相對而言,並非「短」的就沒有用處(無用),因此唯有合而用之才能面面俱到。關於用長用短,〈史記.淮陰侯列傳〉有言:「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而〈管子.形勢解〉則言:「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而責必備。」〈鬼谷子.權篇〉有云:「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而蘇洵〈權書.心術〉提到:「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組合」:〈列子.天瑞〉:「子列子曰: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然則天有所短,地有所長,聖有所否,物有所通。」世間沒有萬能的東西,兵種、武器也是。每種武器都有其特殊的功能,而這些武器也正是由於功能有其用處才被發明、製造出來的。因此不同的情況與條件,需要用到不同的武器,而正因沒有任何一種武器具備所有功能,所以我們必須加以組合運用。因此在相異的場合與條件下,「有用與無用」成了兵種或武器是否成為「組元」的判斷依據,如在水戰(含海戰)之中只能用到舟兵、步兵而用不到車兵、騎兵,因此在這種場合與條件下,車兵與騎兵不考慮列入成為陣形結構的「組元」名單之中。〈韓非子.觀行〉:「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之謂明主。」其「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正是之所以將各種力量元素「組合」運用的原因所在。然而在「組合」之中,因應不同的環境,各有相對優勝的兵種或武器,而在該環境中優勝的兵種或武器,就是所有「組元」之中的主角,這些主角的數量既相對較多且配置於主要位置。
  「協調」:運用「組合」規則的緣故在於欲使各種力量元素產生「互補」的效用,然而元素與元素之間固然存在著「互補」(相生)的關係,卻也存在著「制約」(相剋)的關係,若再加上不適當的「比例與配置」,則往往產生不出「互補」的效用,反倒導致「制約」效用的出現。「協調」的功用就在於建立「互補」的關係,而消除「制約」的關係。「比例」牽涉到「數量」與「空間」,「配置」牽涉到「空間」與「流程」,適當的「比例」由空間的大小及自身的資源多寡來決定,正確的配置則必須遵從自然的規律與預定的流程。如弓兵本就是用來在敵人尚在遠處的時候對敵人進行削弱的,但現在卻將它配置在陣形的後方而將車兵配置在其前方,如此不僅使弓兵制約了車兵,同時車兵也制約了弓兵;若反之,則弓兵先行削弱敵人之後,車兵再進行衝擊的行動,則不僅彼此協調互補、各盡其用,同時也使力量獲得最大的發揮。最佳的協調狀況就好像是〈說苑.雜言〉所說的:「君子欲和人,譬猶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間,水火不亂,乃和百味。(君子想要調和別人,這就好像水與火不能混在一起一樣啊,然而將鼎放在他們中間,水與火就不會混亂,而各種味道也就被調和了!)」又如〈淮南子.說林〉所說:「善用人者,若蛢之足,眾而不相害;若脣之與齒,堅柔相摩而不相敗。(善於用人的,就好像馬陸的腳一樣,為數眾多卻不相妨害;就好像嘴唇與牙齒一樣,堅硬的與柔軟的互相摩擦卻不相毀壞!)」

  「目的」的制定,至少必須服從於「獲得利益與消除危害」這兩個原則的其中一項。「目標」的選擇,則必須服從於「有助於達成目的」及「有礙於達成目的」兩原則,除此外的目標都是次要目標,甚至不該成為目標。關於「目標」的選擇,孫子曾在〈孫子.九變〉提出:「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令有所不行。」在君主的命令違反了前四項規則或者更徹底的說是違反了戰爭規律時,將帥即應勇敢的採行「君令有所不行」這一規則!
  除此外,戰國時期,齊威王與田忌賽馬,馬分上中下三等,而因為齊威王的馬在三等之中都佔了優勢,使得田忌輸了很多次。此時正逢孫臏作客於田忌門下,孫臏為答謝田忌收留之恩,於是便向田忌進獻取勝之策。其策略是,以田忌之「下駟、上駟、中駟」分別對抗齊威王之「上駟、中駟、下駟」,於是輸了第一場而贏了後面的兩場,最後贏得了齊威王的千兩金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列禦寇〈列子.說符〉則記載了一個故事:魯國施氏有二個兒子,其中一個喜好學問,另一個喜好軍事。喜好學問的兒子前往齊國,用仁義之道求職於齊侯,齊侯接納了他,並讓他作諸位公子的師傅;喜好軍事的兒子前往楚國,用法制求職於楚王,楚王很高興,便讓他做了掌管軍事的長官。他們的奉祿富有了他們的家族,他們的爵位榮耀了他們的親戚。施氏的鄰居孟氏一樣也有二個兒子,所專攻的項目與施氏的兩個兒子一樣,但卻受窘於貧困。孟氏羨慕施氏所擁有的東西,因而向施氏的兒子們請教進趨的方法,施氏的兒子便據實告訴孟氏。孟氏的一個兒子前往秦國,用統御術求職於秦王,秦王說:「當今諸侯以力量相互競爭,所致力追求的不過軍隊與糧食而已!若用仁義治理我的國家,是自取滅亡啊!」於是將他施以「宮刑」之後才放他回去。孟氏的另一個兒子前往衛國,以法制求職於衛侯,衛侯說:「我國是弱小的國家啊!卻處於大國之間。對於大國我服事他,對於小國我安撫他,這是尋求安穩的方法。如果依賴兵法權謀,那麼滅亡就指日可待了啊!如果讓他完好的回去了,當他到了別的國家,將成為我不輕的禍患啊!」於是將他處以「刖刑」之後才放他回魯國!兩個兒子都返家之後,孟氏父子去找施氏,一見面就拉住了施氏的胸口並將事情怪在他身上,施氏則說:「取得時機的昌盛,失去時機的滅亡。你的方法與我的相同,而功效卻跟我的有異,這是因為失去時機的緣故,不是行為的謬誤所造成的啊!而且天下的道理沒有總是對的,事情也沒有總是錯的!前日所用的,今日或放棄它;今日所放棄的,以後或會使用它。這用與不用,沒有一定的對錯啊!掌握機會切合時機,應付事情沒有固定的方式,這是智慧。智慧如果不足,即使擁有如孔子般的博學,擁有如姜太公般的謀略,去哪裡又有不窮困的呢!」於是孟氏父子便釋懷了!其實這個故事所牽涉到的不只是時機的問題,而顯然主要是目標的問題,如果孟氏的兩個兒子調換一下所前往的目標,則他們的成就或許及不上施氏的兒子們,但至少也會受到任用而不會遭到傷害!由此可見便選擇「目標」的重要性了!既然「目標」如此重要,且一定存在於策略運籌的程式之中,則為何不與「目的」等六項並列呢?那是因為「目標」固然一定存在,卻也一定是「目的、主體、對象」中的其中一項,因此才不加以獨立出來。
  「工具」的選擇,則必須服從於「有助於達成目的與目標」此一原則,而在平時即應調查我方是否欠缺適用於未來可能行使的策略中的工具,若是則應在平時即予以研究開發;否則一到戰時,策略的制定必然遷就於工具,如此的策略既無法獲致最佳的效果,也可能無法適用於當時,更甚者將導致我方的失敗。
  關於「用法」的選擇,孫子在〈孫子.謀攻〉提出:「故上兵伐謀(謀略),其次伐交(外交),其次伐兵(軍隊),其下攻城。」這些用法雖有優劣等級之分,其用意只在提醒我們選擇其中最有利的方式,而並未禁止我方去使用較為劣等的用法。何況在現實層面上,不容許人們有太多選擇的空間。如在「對我方較為有利、我方現有的工具之侷限、為國際所認可而得以施用的工具(如化學武器及核武器即是國際明文禁止使用的工具)」的三項前提之下,我方必須從中選擇出「適當」的用法,而不再只是「優等」的用法!
  關於「流程」的概念,可以用《易經》的八卦結構來做一說明,如同樣由「二陰爻一陽爻」構成的「艮、震、坎」三卦,因為流程上的順序不同,而分別有了「山、雷、水」的象徵,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孫子則在〈孫子.勢〉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無竭如河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還相生,如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孫子的「奇正」好比《易經》的「陰陽」,元素雖然只有兩個,卻能組合出千變萬化的效果,不可窮究的功用!
  又如〈莊子.齊物論〉所記載的故事:養彌猴的老人對彌猴們說:「早上三顆栗子(芧栗)而晚上四顆栗子(朝三而暮四)。」彌猴們聽了之後都很生氣,於是老人說:「那麼就早上四顆栗子而晚上三顆栗子吧(朝四而暮三)。」彌猴們聽了之後就都非常高興了!莊周評論說:「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名與實之間並未有所損傷,然而卻有喜與怒兩種功用,這也是有所憑藉的緣故啊!)。」「三顆、四顆」的組合並未改變,然而彌猴們卻一則以喜、一則以怒;大抵在「結構與功用」之中,「功用」將隨著同一「結構」的「元素、數量、關係」中任一項要素的改變而改變,如果「結構」三要素的改變仍得不到所要的「功用、功能」,那麼就要改變「結構」自身了!在這個例子中,養彌猴老人所改變的只是「結構中的關係」一項,也就是改變了結構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或流程罷了。〈淮南子.說山〉:「春貸秋賦民皆欣,春賦秋貸眾皆怨;得失同,喜怒為別,其時異也。」亦同此理。而〈墨子.經下〉則言:「一少於二,而多於五,說在建位。(數字一少於二,卻多於五,這是因為其所在的位置(序位)不同的緣故。)」同樣是一,只因位置的不同,即一在個位、一在十位,便有小於二與大於五的差別。然而如果將工具擺錯了位置,則除了無所作用或降低功效之外又會如何呢?〈淮南子.說山〉有言:「寇難至,躄者告盲者,盲者負而走,兩人皆活,得其所能也(強盜來了,瘸子告訴瞎子,瞎子背著他逃走,兩人因此都存活下來,這是因為各自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啊。)。故使盲者語,使躄者走,失其所能也。(所以如果使瞎子說話,而使瘸子背著瞎子逃走,這就失去他們各自的長處了!)」瞎子與瘸子失去了各自的長處,而使瞎子指導瘸子逃亡的方向,那麼其後果是不言可喻的!由此可見,適當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節 抉擇與協調
  策略若依執行能力來加以區分,可分為「條件具足型策略」及「條件欠缺型策略」。所謂「條件」之有無正取決於執行策略之主體是否具有執行的能力,若現有能力不足以執行該策略,則此策略即為「條件欠缺型策略」,反之則為「條件具足型策略」。
  要採用「條件欠缺型策略」就必須先將所「欠缺」的條件「補足」,然而不管是因為相對於所要執行的策略而體現出的內部資源的不足,或者是外在環境條件的欠缺,這都是主體之能力的問題,就好比上文舉的〈六韜.豹韜.少眾〉的例子,「日之暮、深草」這些雖然是外部(外在環境)條件,然而若非經過我方主動的努力,這些外部條件仍然不可能獲得,所以若無執行「條件欠缺型策略」的補足欠缺、獲取條件的「前置策略」的能力,我方仍然沒有「條件」去執行「條件欠缺型策略」,所以「能力的有餘與不足」正決定著「條件的有與無」。
  那麼我們究竟是採取「條件具足型策略」或者是「條件欠缺型策略」呢?這仍然取決於總體利益最大化原則。假設軍隊在沙漠中央失火了,而我方有兩種選擇,一種用水滅火、一種用沙滅火,而此時我方沒有水資源,因此若想要用水滅火且我方有能力遠去千里尋來水源滅火,但緩不濟急,因此我方必然只能使用沙來滅火,這是形勢所迫,狹義而言無關能力,然而廣義而言,我方既然「沒有能力」在限制下的時間中從千里之外拿水來滅火,因此這仍然是能力的問題。所以有「能力」才有「選擇」的問題,沒「能力」選了也沒用!這也就是揭暄在〈兵經百言.衍部.蹙〉中所說的:「在心中運籌的是虛的,見之於作為的是實的。有能力的就能計算,即使只有一半的能力,通過計算卻也可以產生有用的策略;無能力的就無從計算了,那麼良好的策略也都成空談,沒有籌碼可以運用就不算是策略了!」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相對於我方的無能,因此該策略對我方是無用的。然而策略畢竟還是策略,判斷與否在於其自身是否符合策略的定義;即便是無用的策略,只要是符合定義的就是策略,至於有用與無用的判斷,則在於該策略是否在客觀條件下具備可執行性。
  策略若依產生方式加以區分,可分為:「自現型策略」及「人制型策略」。所謂「自現型策略」就好像「歧路亡羊」〔註四〕的情況一樣,為了尋找逃走的羊兒,因而派出了許多的人手去加以尋找,然而還是沒有找到的原因就在於「歧路之中又有歧路」,且沒有人選對了羊兒逃走的那條唯一的路線;每當尋找羊兒的人們走到了一條「歧路交叉口」,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該走哪一條路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到達了這樣的「歧路交叉口」,該走哪一條路的策略也就自然顯現了;同時,我們也就面臨了策略的抉擇;然而儘管「自現型策略」是自然顯現的,但當其顯現方式較為微弱時,缺乏智慧的人們也是察覺不出的。而所謂的「人制型策略」,也就是經由人們的智慧所制定出來的策略。基本上,人們所運用的策略大部分都屬於「人制型策略」,然而即使是「人制型策略」也要面臨著在眾多策略之中做出抉擇的問題。〈淮南子.說林〉:「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由此亦可見抉擇之難!

  三國(齊、韓、魏)進攻秦國,攻進了函谷。秦王對樓緩說:「三國的軍隊太深入了啊!寡人想要割河東來作為媾和的條件。」樓緩回答說:「割河東,這是很大的花費啊;免除國家的禍患,這是大利啊!這是父兄的責任啊!君王何不召見公子池來詢問他呢!」於是秦王召來公子池並問他這個問題,公子池回答說:「媾和也後悔,不媾和也後悔。」秦王說:「這怎麼說呢?」公子池回答說:「君王割河東而媾和,三國雖然退兵,君王一定會說:『太可惜了啊!不過三國既然已經退兵了,我還是將三個城邑給他們吧!』這是媾和的後悔啊!如果君王不媾和,三國的軍隊進入函谷,首都咸陽必然危急,於是君王又會說:『太可惜了啊!我愛三個城邑而不媾和。』這又是不媾和的後悔啊!秦王說:「反正我都會後悔!寧願失去三個城邑而後悔,也不要危及咸陽而後悔啊!寡人決定媾和了!」終於派遣公子池以三個城邑作為向三國媾和的條件,於是三國退兵而去(〈戰國策.秦策四.三國攻秦入函谷〉)。由此可見,抉擇固然是困難的,但是只要能著眼於全局,以大利為主,仍然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在這個例子中,割地是小害,危及首都是大害,而小害自然較大害更為有利,所以秦王正確的選擇了割地的策略!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則都面臨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要先援救自己、還是要先毀滅敵人的問題。當時,曹操依據許攸的情報,得知袁紹有輜重一萬餘輛儲存在烏巢,而烏巢的守軍將驕卒惰而且沒有嚴加戒備。據許攸分析,只要能攻破烏巢,燒毀囤積其中的積聚,那麼不出三日,袁紹軍就要不戰自敗了。於是曹操留曹洪、荀攸守營,親自率領步騎兵共五千人夜襲烏巢。袁紹在得知烏巢被襲之後,竟聽從其子袁譚的策略:「即使曹操擊破淳于瓊,但我卻攻下了他的軍營,他也無處可回了啊!」於是便派高覽、張郃等進攻曹營。張郃卻說:「曹公以精兵攻擊淳于瓊,必然將他攻下。如果淳于瓊等被破,則大勢去矣!請先去援救他。」但袁紹謀士郭圖卻堅持要先攻曹營,張郃說:「曹營堅固,一定無法攻下。如果淳于瓊等失敗被擒,那我們也都將成為曹操的俘虜了啊!」於是袁紹只分了一小部分的騎兵讓趙叡率領前去援救烏巢,而用重兵去攻擊曹營,結果果真不能攻下,而烏巢則已被曹操攻破(〈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官渡之戰,袁紹敗於曹操之手,此役是關鍵所在。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當曹操為東郡太守的時候,治理著東武陽,而軍隊則屯駐在頓丘一地;此時黑山賊「于毒」率兵進攻東武陽,於是曹操打算率領軍隊向西進入山區,攻擊于毒的本營;諸位將領都以為應當要回去援救自己(東武陽),曹操則說:「昔日孫臏為援救趙國而去攻擊魏國,耿弇想要退走西安而去攻打臨淄;今日若讓于毒收到我軍向西攻其本營的情報,自然會趕回來自救,如此武陽的危險也就自行解除了啊!且即使于毒不回來自救,但我軍能打敗他的本營,他的軍隊卻不能攻破武陽,這是一定的啊!」便率兵西進,于毒接到消息之後,果然放棄武陽而趕回來自救,曹操在半路截擊于毒軍,大敗之(〈長短經.三國權.魏〉)。
  在這兩個例子中,曹操必須先在「曹操軍對烏巢守軍與張郃軍對曹操本營」及「于毒軍對武陽城與曹操軍對于毒本屯」兩例四組競賽中依據目的判斷出輕重緩急,才能進行抉擇。在官渡之戰中,曹操的目的在於擊敗袁紹,而曹操的兵力是不如袁紹的,因此要想擊敗袁紹軍就必須毀其根本,再加上此時曹軍也已沒有糧食了,所以攻擊烏巢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這是決定官渡之戰勝敗的關鍵所在啊!再加上,「曹操軍對烏巢守軍」是必然可以攻破,而「張郃軍對曹操本營」卻必然攻不破,因此曹操本營既然已立於不敗之地,那麼曹操自然要選擇攻擊烏巢守軍而不回營自救的策略。對于毒的情況也是如此,此役曹操的目的在於擊敗于毒軍,所以攻其本營是斷其根本的作法,再加上武陽城守軍也已立於不敗之地,且曹操軍必然可以攻破于毒本營,所以若于毒不回軍自救,待曹軍攻破其本營之後,再與武陽城守軍內外夾攻于毒軍,于毒必敗;若于毒軍回軍自救,則必然要加緊趕路。於是曹軍既可以逸待勞,又可以從而解除武陽城的危機,所以選擇攻擊于毒本營這一策略乃是最正確的抉擇。由此可見,策略的抉擇必須考量我方之「目的」,及「主體與對象」的力量對比之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而另一個也是發生在官渡之戰中的例子是張繡、賈詡與曹操的故事。張繡是驃騎將軍張濟族子(從子),曾跟隨著張濟南征北討,因軍功而官至建忠將軍,封宣威侯。此前,張濟屯軍弘農,士卒飢餓,於是便南攻穰城,結果被流箭射中而死;張繡便接收了張濟的軍隊,並屯軍於宛。東漢建安二年,春正月。曹操南征荊州,到了宛地後,屯軍淯水,張繡舉眾投降他,曹操甚是高興。但曹操卻因看上了張濟的妻子而將她強娶進門,張繡因此怨恨曹操。曹操聽到張繡不高興的事,便密謀要殺死他。張繡的左右親近之中有一個名叫胡車兒的,勇冠其軍。曹操喜愛胡車兒的勇健,便親手給了他許多的金子,想收買他來刺殺張繡。張繡聽到後便懷疑曹操想用他的左右來刺殺他,於是便想反叛曹操。此時賈詡獻上一計,於是張繡便向曹操請求將自己的軍隊遷到高道,曹操同意了!而要去高道則必須從中穿過曹軍軍營。此時,張繡又向曹操說:「車少而重,希望能讓士兵們都披上甲衣以減輕車子的負重。」曹操以為張繡還被瞞在鼓裡,便不虞有他,都聽從了張繡的請求。於是張繡得以讓全副武裝的士兵進入曹軍軍營之中,襲擊不知究裡、毫無防備又尚未武裝的曹軍。張繡在軍隊已大部分進人曹營時,發動攻勢。曹操大將典韋為了讓曹操有時間乘馬逃脫,而緊守曹操所在營門,在殺了盡百人後,英勇戰死。曹操的座下名馬「絕影」則被流箭射中,傷了臉頰與腳,因此不能跑了,而曹操則被流箭射中了右臂。此時,曹操的長子曹昂因為受傷而不能騎馬便將他自己的馬給了曹操,曹操因此得以逃脫,但曹昂與曹操的從子曹安民卻都遇害了!曹操大敗後,引兵回到舞陰,張繡率領騎兵前來攔截,被曹操擊敗,張繡因此還師穰城。之後曹操曾率兵攻打張繡,但因種種因素沒能攻破。而當曹操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的時候,袁紹派遣使者來招收張繡,並修書一封想與賈詡結好。張繡正想答應使者,但賈詡卻先一步對使者說:「請回去謝謝袁本初(本初是袁紹的字)。但兄弟(指袁紹與袁術)尚不能相容,卻能容天下國士嗎!」張繡聽後,假裝驚懼的對賈詡說:「何至於此!」使者走後,張繡才私下問賈詡說:「既是如此,又該追隨誰呢?」賈詡答說:「不如跟隨曹公。」張繡說:「袁紹強而曹操弱,我又與曹操有深仇大恨,跟隨他是為了什麼?」賈詡說:「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適宜跟隨曹公。這有幾個理由: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這是第一個理由。袁紹強盛,我們以少數的軍隊去投靠他,他一定不會看重我們;而曹公的軍隊既少又弱,他得到我們的軍隊一定非常高興,這是第二個理由。大凡立志要當霸王的人,都會捨棄私人的怨恨,以向天下彰顯他的仁德,這是第三個適宜跟隨他的理由。希望將軍不要懷疑。」張繡素來服膺賈詡,便於建安四年十一月,官渡之戰前,率眾投靠曹操。曹操見到他們來投靠他,大喜之下抓住了兩人的手,與他們歡宴一場。並抓著賈詡的手說:「使我信重於天下的人,是你啊!」遂表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因冀州尚未平定,便留下參與司空軍事。又拜張繡為揚武將軍,之後為了穩定張繡,更為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化仇為親(〈三國志.魏書.張繡〉、〈三國志.魏書.賈詡〉)。
  在此例中,張繡與賈詡之所以要選擇投靠的對象,其目的自然在於為日後打算,而此時曹操與袁紹是當時最有資格取得天下的兩個人,因此兩人便成了投靠對象的主要選擇。而張繡認為不可投靠曹操的原因主要有:袁紹兵力強而曹操兵力弱,因此投靠袁紹較為有利;張繡與曹操有深仇大恨,因此投靠他是太過危險了。然而賈詡則有更深一步的思考,他認為曹操挾天子以號令天下,因此雖然兵力不如袁紹,然而潛力卻是遠勝袁紹;軍隊多的人不會對以少數兵力去投靠他的人報以感激之情,只會視為理所當然,反之,軍隊少的人對於能增強自己力量的少數兵力也會非常的重視,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陣營,這無非是在力量對比下所必然產生的相對關係;最後一點,也正因為曹操有稱霸天下的念頭且當時的力量薄弱,因此曹操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報私仇,因為如此將會在短期內使想要投靠他的人們卻步不前,長期的則會影響其聲譽而成為阻礙他稱霸天下的因素。因此正確的選擇當然是曹操而非袁紹。由此可見,在抉擇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對整個局勢做出正確的判斷,更要對事物的一般性規律有所認識,且對於策略施行的阻礙因素要有正確的理解,如此才能在眾多的策略之中做出最明智的抉擇。
  西漢初期,漢王劉邦殺掉功臣彭越、韓信之後,與此二人有「同功一體(同樣功勞猶如一體)」之稱的黥布懼怕劉邦下一個要殺的人就是自己,於是發兵反叛劉邦。劉邦於是召見薛公詢問對策,薛公回答說:「黥布會謀反是不足奇怪的事啊!假使黥布行使上策,山東就不是漢朝所有了啊;行使中策,勝敗之數尚未可知也;行使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而臥了啊!」劉邦聽後問說:「上策是什麼?」薛公回答:「東取吳國,西取楚國,兼併齊國,攻取魯國,再傳檄(討伐文書)於燕、趙兩國,並穩固的防守他的根據地,那麼山東就是不漢朝所有了啊!」劉邦又問:「中策又是什麼?」薛公回答:「東取吳國,西取楚國,兼併韓國,攻取魏國,佔據敖庾的糧食,堵塞成皋的入口,那麼勝敗之數也就未可知了!」劉邦又問:「下策又是什麼?」薛公回答:「東取吳國,西取下蔡,把重兵駐紮在越國,自身回到長沙,那麼陛下就可安枕而臥,漢朝沒有事情了啊!」劉邦再問:「那黥布會行使哪一條策略呢?」薛公回答說:「出下策。」劉邦問:「為什麼要廢棄上、中兩策而出下策呢?」薛公回答:「黥布之前是麗山的刑徒,自己奮發向上做到了萬乘的國主,這都是為自己著想,而不顧往後及為百姓的未來考慮的啊!所以說出下策。」劉邦說了聲好,於是賜封薛公千戶。乃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於是發兵並自行率領軍隊向東攻擊黥布,最後黥布兵敗身亡(〈史記.黥布列傳〉)。
  又如東漢末期,益州太守劉璋與劉備在涪一地會面,龐統便向劉備獻策說:「今日憑藉這次的會面,便可以抓下他,那麼將軍就可以沒有用兵的勞累,而坐著安定一州了啊!」劉備回答說:「剛剛進入他的國家,恩信尚未顯著,這是不可以的。」劉璋回去成都之後,劉備應當為劉璋北征漢中,此時龐統又再一次獻策說:「暗地裡挑選精兵,晝夜趕路,由小路襲擊成都;劉璋既不懂軍事,平常又沒有預備,大軍突然到來,一次便可以搞定,這是上策啊!楊懷、高沛是劉璋的手下名將,各自倚仗強兵據守在關口之處,聽說屢次勸諫劉璋,希望劉璋打發將軍回荊州。將軍尚未到達,遣使對他們說因為荊州有緊急事件,想要回去解救。並使軍隊裝束妥當,對外做出回去荊州的形態。這兩人既佩服將軍的英名,又喜歡將軍回去,推算他們一定會騎乘輕騎前來相見,將軍藉機抓下他們,便可前去取得他們的軍隊,最後向成都進發,這是中策啊!向白帝退兵,聯合荊州的力量,慢慢的圖謀他,這是下策啊!如果沉吟不決,將使事情更形複雜,這不是長久之道啊!」於是劉備採納了龐統的中策,便斬殺楊懷與高沛,發兵向成都進發,所過之處都被攻下(〈三國志.蜀書.龐統〉)。
  又如魏晉南北朝時期,西魏派遣將軍于謹前往江陵討伐梁元帝,長孫儉問于謹說:「將軍認為蕭繹(梁元帝)將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呢?」于謹回答說:「掃清漢水與沔水沿路的阻礙,然後渡江直接佔據丹陽,這是他的上策;將外城(羅郭)的居民遷入內城(子城)實施防禦措施,修整城牆以等待援軍到來,這是他的中策;如果居民難以移動,因而據守外城實施防禦,這是他的下策。」長孫儉問說:「將軍揣摩蕭繹一定會採用哪一條策略呢?」于謹回答說:「一定採用下策。」長孫儉問說:「他捨棄上策而採用下策,這是什麼緣故呢?」于謹回答說:「蕭氏保有、佔據江南已有數代的歷史了,只是因為中原有太多的變故發生,因此才沒有對外擴張的圖謀。又以為我方有齊氏的禍患,一定認為我方的力量無法分散。且蕭繹這個人懦弱而沒有謀略,多懷疑而少決斷。其人民則難以思慮大業的開端,又都眷戀於固有的居所,既然如此必定厭惡遷移,因此蕭繹必然據守外城實施防禦。所以說他一定採用下策啊!」于謹乃命令中山公護及楊忠等率領精銳騎兵先行佔據江邊渡口,以切斷蕭繹的退路。而另一方面梁國人則於外城周圍豎立木柵,環繞外城的木柵廣達六十里。不久于謹率領軍隊到來,動用全部的士卒將外城包圍了起來。蕭繹屢次派遣兵力從城邑的南邊出戰,但每次都被于謹打敗。十六天後,外城遂被攻陷,梁元帝退保內城。隔日,率領其太子以下人等縛住面部出城投降,不久後就被殺了!(〈通典.兵典.兵三.料敵制勝〉)
  由這三個例子可見,策略的抉擇往往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諸如該人的品德、學識、格局、習慣等等,而這也可從個人的行事風格加以推出,所以在抉擇策略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客觀與理性,以目的與利益為著眼點,而不應以個人的主觀意識及特殊情感為考量,這才是永遠的上策!
  古人依照各種策略所能達到的功用,將之作等級上的區分,如孫子認為:「故上兵伐謀(最高明的是使用謀略),其次伐交(次一等的是使用外交手段),其次伐兵(再次一等的是使用軍事手段),其下攻城(最下等的是動用軍隊去攻擊敵人的城邑)。」(〈孫子.謀攻〉)其他的策略家則都將策略直接區分為「上、中、下」三策,如上文提到的薛公與龐統之例即是。而鬼谷子則認為:為人處事,必然要有謀略在身。謀略的制定則有遵循的法則,這個法則是:一定要得知他人所憑藉的東西,然後才能求出他人的性情(情);審查所得的性情(情),然後乃能建立三種準則(三儀)。這三種準則分別為:上、中、下。三種準則建立之後,便可據此制定出奇謀妙計;奇謀妙計之所以能暢行無阻,其原因在於奇謀妙計的制定順從了古今的自然之道。鄭國人尋取玉石,依靠著指南車的指引,才使得他們在行動中不致感到困惑。而「度材(度量才華)、量能(衡量能力)、揣情(揣摩性情)」這三種方法,也就是探尋事情真相的指南車了(〈鬼谷子.謀篇〉)〔註五〕!又說:「凡是關於合作與競爭的行動,都各有相適應的策略。其間的變化和轉換像圓環一樣連而不斷,但每種情況又都各有其特有的形勢,因此需要對此加以反覆的推敲索求,憑藉著事情本身的特有情況而制定出適應的策略。」(〈鬼谷子.忤合〉)至於鬼谷子的弟子蘇秦則據此加以發揮,成為規劃策略的法則。蘇秦認為:想讓國家避免禍患,一定要窮究天下形勢而制訂出三個層次的策略,並行使其中的上策,上策不可行則行使中策,中策不可行則行使下策,下策不可行則明示他人:即使我方耗盡一切的力量也不與敵國並存,使其有所顧忌。(〈戰國策.魏策二.五國伐秦〉)〔註六〕
  東漢的荀悅則提出了「立策決勝之術」(制定取勝策略的方法),也是制定策略與決策時的重要法則。荀悅認為:所謂的制定取勝策略的方法,有三個要點,分別是:形、勢、情。所謂的「形」,講得是其大體上得失的數值。所謂的「勢」,講得是臨時的位置、進退的時機。所謂的「情」,講得是心志實際上的可否。因此儘管策略相同且事情相等,但這三個要點若不相同,那麼在相等的事情上使用相同的策略,其所產生的結果也會不同。因此策略是否可以取勝,必須對這三個要點詳加考察。(〈長短經.權議.時宜〉)荀悅所謂的「形、勢、情」相當於四種層次中的「國、國與軍、軍」,可以說「形」是從考察天下形勢與民心向背的整個大格局所得出的結果,是戰略考量;「勢」是從考察我國在事情中臨時所處的位置及軍隊進退的時機所得出的結果,既有戰略考量亦有戰術考量;「情」,是從考察軍隊中人員的情緒狀態所得出的結果,是戰術考量。
  至於清朝的揭暄則認為:軍隊沒有策略就不能作戰,策略應當力求完善。每件事情各具有一個良好的時機,每個時間各具備一個良好的局面。隨著事情與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使策略趨於完善才停止。古代的人謀畫三等策略,以上策最為完善。有使用其中策而成功的,有使用其下策而成功的,也有并用兩種策略而成功的〔註七〕,更有轉敗為勝的。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不完備的,所以策略的制定一定要參考諸位謀士的意見。完善是事物的極限,策略依附於完善是策略的極限。深刻的事情要用深刻的謀略,這樣就會簡易而沒有困難了;淺顯的事情要用淺顯的謀略,這樣就會沒有過失了(〈兵經百言.智部.謀〉)!策略有可以制服愚者卻不可以制服智者的,有可以制服智者卻不可以制服愚者的。一是以策略為策略,一是以不是策略的策略為策略啊!只有周全的策略,才能同時制服智者與愚者。好像是智者而實際上是愚者的,就用對付愚者的策略;看似愚者而實際上是智者的,就用對付智者的策略;每每表面上採用敵人所能認識的策略,而暗中卻採用使敵人疑惑的策略,那麼這樣的策略沒有不成功的啊!因此制定策略一定要因人而異(〈兵經百言.智部.計〉)。
  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也就往往是在彼此對立的策略或者在上中下三策中之中選擇其一加以執行,然而誠如揭暄所言也有并用多種策略而成功的。如吳國伐楚時,吳軍追擊楚軍到達清發的時候,楚軍因面臨河流而使動作趨緩,吳王將要下令軍隊進行攻擊,將軍夫概卻對吳王說:「受困的野獸尚且要拼命戰鬥,更何況是人呢!如果他們知道不能免於一死,一定會打敗我們的;如果讓先渡過的人知道可以免於一死,那麼後面的人就會羨慕他們,也就不再有戰鬥的意志了啊!所以要等他們渡過一半的時候才能加以攻擊啊!」吳王聽從了夫概的話,果然打敗楚軍(〈左傳.定公四年〉)。在這一例中,夫概就是將「窮寇勿迫」與「半渡而擊」這兩種策略合併使用的。
  又如戰國時代,楚襄王在做為太子的時候入質於齊國,後來楚懷王駕崩了,於是襄王便向齊王請辭要回去楚國繼承王位,齊王卻刁難他說:「給我東地五百里,才讓你回去。你不給我,就不讓你回去。」楚襄王說:「臣有師傅,請讓我去請教師傅一下。」於是楚襄王的師傅慎子回答楚襄王說:「獻給他土地,這是為了保全自身啊!如果因為愛惜土地而不回去給死去的父親送葬,這是不義啊!」於是楚襄王便去向齊王說:「請讓我恭敬的獻上五百里地。」於是齊王就送楚襄王回去了!楚襄王回國之後,繼承了王位。齊國便派遣五十乘的戰車前來向楚國索取東地五百里。楚襄王問慎子說:「齊國使臣來索求東地了,這該怎麼辦呢?」慎子回答說:「君王明日朝見群臣,讓臣下們都獻出自己的策略吧!」明日,上柱國子良入見楚王,楚王說:「寡人之所以能夠返回楚國、安葬先王、恢復群臣、執掌國政,這是因為許諾給齊國東地五百里的緣故啊!今日齊王已命令使臣前來索求土地了,這該怎麼辦呢?」子良回答說:「君王不能不給啊!君王身體發出如玉般的聲音(意指君無戲言),既已向擁有萬乘兵車的齊國許諾了卻又不給他,這是不講信用,以後就無法與諸侯締約結盟了啊!請先給他,然後再攻擊他。給他是講信用,攻擊他是武力的表現。所以臣才說要給他。」子良出去後,昭常入見,楚王說:「齊國使臣來索求東地五百里了,這該怎麼辦呢?」昭常回答說:「不可以給他啊!萬乘兵車的國家,是因為土地廣大所以才有萬乘的規模啊!今日割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掉國家一半的力量啊!有萬乘的稱號卻沒有千乘的功用,這是不可以的。所以臣才說不要給他。昭常請君王守住它。」昭常出去後,景鯉入見,楚王說:「齊國使臣來索求東地五百里了,這該怎麼辦呢?」景鯉回答說:「不可以給他啊!雖然如此,但是楚國也不能單獨的守住它。君王身體發出如玉般的聲音,既已向擁有萬乘兵車的齊國許諾了卻又不給他,在天下間背負了不義的名聲,楚國也不能單獨的守住它,因此臣請求西去秦國索求救援。」景鯉出去後,慎子進來了,楚王將三位大夫的策略告訴了慎子,楚王說:「子良的策略是:『不可不給他,給他之後再攻擊他。』昭常的策略是:『不可給他啊,臣請守住它。』景鯉的策略是:『不可給他啊!雖然如此,但楚國也不能單獨的守住它,因此臣請求前去秦國求援。』寡人要用採用誰的策略呢?」慎子回答說:「君王都加以採用!」楚王聽後顯出憤怒的臉色說:「這是什麼意思?」慎子回答說:「臣請獻上它的說明,那麼君王就能明白它確實可行了!君王派遣上柱國子良率領五十乘戰車,而去北方向齊國獻上土地五百里。子良出發前去的隔天,派遣昭常當大司馬,命令他前往守住東地。昭常出發的隔日,派遣景鯉率領五十乘戰車,向西去向秦國求救。」楚王說:「好主意。」於是便依照慎子的策略加以實行。子良到了齊國,齊國使臣來舉辦儀式要接收東地,昭常卻回應齊國使臣說:「我奉命掌管東地,且誓與東地共存亡。今日從五尺的孩童到六十歲的老人都已經徵召待命,總共三十餘萬的弊甲鈍兵,願意用來承接齊國的塵土(作戰則有灰塵,不直言對抗以示謙下)。」齊王聽到消息後對子良說:「大夫前來獻上土地,今日昭常卻守住它,這是做什麼?」子良回答說:「臣親自授命於敝邑之王(楚王謙稱),是昭常矯命如此。君王請攻擊他。」齊王於是興起大軍,攻擊東地,討伐昭常。還沒涉過疆界,秦國率領五十萬的軍隊兵臨齊國右方邊境,並對齊國發話說:「阻礙楚太子而不讓他回國,這是不仁;又想要奪取他東地五百里,這是不義。如果退兵就可以,不然的話,則我軍願意等待作戰。」齊王聽後感到恐懼,於是乃請子良向南對楚國解釋,向西出使秦國調和,以解除齊國的憂患。於是士卒都沒動用,東地卻保全了(〈戰國策.楚策二.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似乎只能在「給或不給」之中予以抉擇,因為按常理「給或不給」既然是彼此矛盾的關係,就不可能同時存在,也就不可能同時的予以採用。然而在這個例子中,楚襄王卻同時採用了三個有矛盾關係〔註八〕存在的策略,並且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策略的抉擇並非僅僅只能在眾多策略中選擇其一加以執行而已,而是凡是對事情之解決有用、有利的都可予以採用,這就好像是陣形中對各兵種、武器的部署的原理一樣,雖然各兵種、武器都有其各自的優勢空間,然而即使在同一空間中,對於該空間具有優勢的兵種、武器也只是主角(比例關係)而不是唯一的角色(矛盾關係);武器既各有其長處所在,也就各有其短處所在,所以必須混合使用才能使各自的長處獲得最大的發揮,也就是產生互補的效益,所以各武器的存在也只是「比例關係」而非「矛盾關係」。所以儘管一次只使用一種策略是常態性的作為,然而一次并用多種策略才往往是獲得更高功效的方法。但就這個例子而言,儘管楚襄王同時採用了三種策略,卻是「分時」的加以執行的,因為畢竟「共時」上的矛盾是無法予以消除的,這是自然的定律,無法改變的事實。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才只能在所有的策略中挑選其中之一來加以執行呢!主要不外三種情況:一.策略與策略之間的作用相互抵銷,二.主體共時,及必須同時使用同一主體,三.資源不足。除此外的其他情況,就不是「抉擇」的問題,而是「協調」的問題了!在陣法中,兵種、武器的「和」依靠於「地形、空間」,而在部署策略的過程中各種策略的「和」就是依靠於「時間」了!什麼是「和」呢?以今日的話來說,也就是「調和」的意思,是一種「協調」各種差異使之具有互助(相生)作用而排除相互制約(相剋)作用的作為。部分與部分相加後的功效大於整體,這是因為部分與部分之間產生了相生關係;而部分與部分相加後的功效小於整體,這是因為部分與部分之間產生了相剋關係。因此,「和、協調」是策略運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國古代的軍事家最重視的也就是「和」,因為只有「和」才能「一」〔註九〕,只有達到「一」的境界,能量才能做最有效的發揮。所以這個「一」並不是在消除「差異」後的「同一」,而是在協調「差異」後的「一體」;因此古代的賢哲們將「和」與「同」視作不同的概念〔註十〕。而在系統論中,系統內部物質、能量之分佈若趨於「均勻、同一」,則該系統之有序度降低、無序度增高,系統趨於平衡態,此時其混亂度與組織化最差。無獨有偶,古時兵家既認為「和」是平時與戰時在各個層次上(國、軍、陣)〔註十一〕最重要的狀態,也重視「選卒、揀士、選鋒」的作法〔註十二〕,孫子更認為:「兵無選鋒,曰北(軍隊沒有挑選出精銳的前鋒部隊,這叫做「敗走」的狀態。)」(〈孫子.地形〉),由此可見古兵家既重視整體的「和」,更主動積極的去形成其中的差異化,使整個系統的組織化達到最高的境界。而這樣的思想,自然也表現在古代兵家行使策略的過程之中。如司馬穰苴認為:軍隊如果常常致力於取得過多的威嚴,就會使士卒受到過度的拘束;但是威嚴太少又會使士卒不能取勝敵人(〈司馬法.天子之義〉)。又認為:人若有勝敵之心,那麼他眼中就只有敵人;人若有畏敵之心,那麼他眼中就只有畏懼。兩種心理交相存在,兩種心理所產生的效用相當,對這兩種心理的取捨應該視情況而定(〈司馬法.嚴位〉)。也就是說,真正「適當的」「威嚴」是難以掌握的,或者更準確的說「適當的」「威嚴」不是直接存在的;就好像對於敵人的態度,士卒的心理只有「勝敵、畏敵」兩種對立狀態一樣,其間並不存在「適中」的狀態,也就是「既不畏敵、又不勝敵」的狀態。又如孫臏認為在軍隊的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五恭、五暴」的現象〔註十三〕,兩者各有利弊,那如何避免遭受到「五恭、五暴」的害處呢?孫臏認為並不是避免使用軍隊,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故五共(恭)五暴,必使相錯也(一定要使他們互相交錯)。」揭暄認為:任何事情必定都有兩個方面,它們每每是以相對的面貌出現的。譬如有正兵就有奇兵,有可取的就有可捨的,這就是對立的情況(〈兵經百言.衍部.對〉)。而真正「適中、適當」的狀態常常是不存在的,且即便這種狀態確實存在,兵家卻告訴我們,真正能使目的得以達成的「適中、適當」的狀態其實是體現在對「對立」狀態的「協調、調和」的過程之中的,也就是說:「中」由「和」產生,「適當」由「協調」產生。所以真正「適中、適當」的「威嚴」並不直接存在於現實之中,而是產生在「多威與少威」的協調運用之中,也就是「多與少」的「比例」協調過程之中〔註十四〕。
  〈呂氏春秋.別類〉:「夫草有莘有藟,獨食之則殺人,合而食之則益壽;……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溼之則為乾;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燔之則為淖。或溼而乾,或燔而淖。類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大方之類也;小馬,大馬之類也;小智,非大智之類也。」又好比氫和氧兩種元素,有著易燃、助燃的特性,然而當其合成為水時,水卻可用來滅火。由此可見,兩種性質相近的元素,藉由融合使用,可以產生出與組成元素的原本性質相異甚或相反的功能,這在系統論中就稱為「突現現象」!而這裡的「元素」就好比流程中「工具」的概念,因此藉由不同工具的綜合運用,也可產生出出人意料的功能!而這同樣也適用於策略的運用方法之上!又如劉晝提出:「夫歐冶鑄劍(註:歐冶子是春秋時代的鑄劍大師),太剛則折,太柔則卷。欲劍無折,必加其錫;欲劍無卷,必加其金(銅)。何者?金(銅)性質剛而錫性質柔,剛柔均平,則為善矣。」(〈劉子.和性〉)而這也就是互補、均衡的概念。
  均衡在比例之中體現,比例則隨我們的需要而制定,這也是規劃策略運作流程的重要概念。墨子認為:「安則示以危,危則示以安(人民安全的時候要讓他們看到危險,人民危險的時候要讓他們看到安全)。」(〈墨子.雜守〉)而〈呂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緩,緩者欲急。溼者欲燥,燥者欲溼。上田棄畝,下田棄甽。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今茲美禾,來茲美麥。」也就是說,必須保持其「適中、均衡」的狀態,而不使之趨於極端,因為極端往往會導致結構上的改變,使功能也跟著改變,這就好像是:溫度太冷,水會結冰;溫度太高,水會蒸發一樣;都不適當,而唯有均衡、均勻的溫度才能使水維持其原本的狀態,也就不致於產生「失控」的情形了。這就好比「多威、少威」、「五恭、五暴」的情況一樣,這些都有害處,唯有使其比例適中、均衡,才能避害趨利,進而產生最佳的效用。這也就是〈呂氏春秋.別類〉中所提出的「獨食之則殺人,合而食之則益壽」的概念,至於其他有關互補的概念在本書〈軍之卷.軍的功能.戰鬥〉一節中會有更詳盡的解說!
  〈淮南子.兵略〉:「故鼓不與於五音而為五音主,水不與於五味而為五味調,將軍不與於五官之事而為五官督。故能調五音者,不與五音者也;能調五味者,不與五味者也;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陣法不在「兵種、武器」之內,運用策略的方法也不在「策略」之中,那麼我們是否需要為這個方法取一個專門的術語以便於溝通呢!如果一定要有這麼樣的一個術語,那不如就叫做「策陣」吧!就好像軍隊依據陣法所形成的陣形叫做「兵陣、戰陣」一樣,在策略的運籌過程中所產生的運用策略的方法自然就叫做「策陣」了!

〔註釋〕
〔註一〕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君子之行,思其終也,思其復也。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詩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註二〕所謂的「體、用」,其說可見唐.崔憬《周易探元》:「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

〔註三〕在〈勢位的優劣〉一節中,提到過「無體有用」的策略,如空城計與空營計即是。而事實上,這些策略之所以得以實施且獲得成功,利用的是人心的弱點或者說認識上的盲點,且這一類的策略仍然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無法實施,而這些必須具備的條件仍然是一種資源,也仍然是策略得以實施的根本且必要的條件!

〔註四〕「歧路亡羊」典出〈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返,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身名並全。」彼三術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默然而出。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返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註五〕原文出自戰國.鬼谷子〈鬼谷子.謀篇〉:「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於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註六〕此段翻譯是筆者斷章取義並省略施事與受事之主體所翻譯出的文本,故恭錄原文如下以供檢驗,其原文為:〈戰國策.魏策二.五國伐秦〉:「秦權重魏,魏再明孰,是故又為足下傷秦者,不敢顯也。天下可令伐秦,則陰勸而弗敢圖也。見天下之傷秦也,則先鬻與國而以自解也。天下可令賓秦,則為劫於與國而不得已者。天下不可,則先去,而以秦為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者,鬻王以為資者也,而焉能免國於患?免國於患者,必窮三節,而行其上。上不可,則行其中;中不可,則行其下;下不可,則明不與秦。而生以殘秦,使秦皆無百怨百利,唯已之曾安。令足下鬻之以合於秦,是免國於患者之計也。臣何足以當之?雖然,願足下之論臣之計也。」

〔註七〕并用二策的例子如:〈北史.王雄列傳〉:「六年,授益州總管、十八州諸軍事。及宣帝崩,隋文帝輔政,以梁睿為益州總管。時謙使司錄賀若昂奉表詣闕。昂還,具陳京師事。謙以父子受國恩,將圖匡復,遂舉兵,署置官司。總管長史乙弗虔、益州刺史達奚惎勸謙憑險觀變。隆州刺史高阿那肱為謙畫三策曰:『公親率精銳,直指散關,蜀人知公有勤王之節,必當各思效命,此上策也;出兵梁、漢,以顧望天下,此中策也;坐守劍南,發兵自衛,此下策也。』謙參用其中下之策。」

〔註八〕所謂的「矛盾」,典出〈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堯、舜之不可兩譽,矛楯之說也。」意指在同一時空下之一定範圍或有限之結構內,兩對立事物僅能存在其中之一的狀態。在本書中筆者將事物與事物之間在一定範圍或有限之結構內的相互關係,區分為「矛盾關係」及「比例關係」。

〔註九〕關於兵家及先秦其他思想家對於「一」的思想,內容非常多樣與豐富,如:孫子之〈孫子.實虛〉:「故善將者,形人而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而為一,敵分而為十,是以十擊一也。」及〈孫子.九地〉:「敢問:賊可使若衛然乎?曰:可。夫越人與吳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也,相救若左右手。是故,覆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整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司馬穰苴之〈司馬法.嚴位〉:「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凡勝:三軍一人,勝。」呂不韋之〈呂氏春秋.論威〉:「人情欲生而惡死,欲榮而惡辱。死生榮辱之道一,則三軍之士可使一心矣。凡軍欲其眾也,心欲其一也,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令能無敵者,其兵之於天下也亦無敵矣!」荀子之〈荀子.君道〉:「欲治國馭民,調壹上下,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治則制人,人不能制也;亂則危辱滅亡,可立而待也。」相關論述尚可見於〈荀子.強國〉、〈荀子.王制〉、〈尉繚子.武議〉、〈管子.兵法〉、〈六韜.武韜.兵道〉、〈道德經.三十九章〉:、〈文子.道德〉及〈商君書.賞刑〉,文繁不贅引。在此,筆者主要是指孫子、司馬穰苴、呂不韋及荀子之說。

〔註十〕其說可見〈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齊景公)至自田,晏子(晏嬰)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梁丘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清濁大小,長短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而〈國語.鄭語〉史伯有言:「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剸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及〈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註十一〕如〈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上下同欲,勝。……此五者,勝之道也。」,〈孫臏.選卒〉:「孫子曰:恒勝有五:……左右和,勝。」,〈吳子.圖國〉:「吳子曰: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是以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及〈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及〈逸周書.允文〉之:「上下和協,靡敵不下。」及〈管子.形勢〉:「上失其位,則下逾其節;上下不和,令乃不行。……上下不和,雖安必危。」相關論述尚可見於〈管子.五輔〉、〈管子.霸言〉及〈文子.上仁〉,文繁不贅引。

〔註十二〕「選卒、選鋒」又多稱為「選士、揀士、擇材」,這是因為古時「士」的地位高於「卒」的緣故。實則此處的士專指用於戰鬥的士。選卒所考核的條件多種多樣,主要又分為兩大體系,即「先天與非先天」兩種。先天式的選卒一般又稱為「選鋒」,主要是以其「年齡、形體」為考核揀選的判斷依據;非先天式的選卒則主要是以「心理狀態、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專業技能」等為考核揀選的判斷依據;兵家多混而言之。其例有〈孫子.地形〉:「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及〈孫臏.選卒〉:「兵之勝在於選卒。」及〈孫臏.威王問〉:「威王曰:『地平卒齊,合而北者,何也?』孫子曰:『其陳(陣)無逢(鋒)也。』」及〈孫臏.勢備〉:「〔陣〕之有蜂(鋒)者,選陳(陣)〔者〕也。」〈司馬法.天子之義〉:「故雖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既致教其民,然後謹選而使之。」吳起之〈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取將,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選而別之,愛而貴之,是謂軍命。」相關論述尚可見於〈吳子.圖國〉、〈吳子.治兵〉、〈六韜.犬韜.揀士〉、〈六韜.犬韜.武車士〉、〈六韜.犬韜.武騎士〉、〈尉繚子.守權〉、〈尉繚子.兵教下〉、〈將苑.擇材〉、〈長短經.練士〉及〈太白陰經.選士〉,文繁不贅引。

〔註十三〕「五恭五暴」語出〈孫臏.五名五恭〉:「兵有五共(恭)五暴。何謂五共(恭)?入竟(境)而共(恭),軍失其常。再舉而共(恭),軍無所粱(糧);三舉而共(恭),軍失其事。四舉而共(恭),軍無食;五舉而共(恭),軍不及事。入竟(境)而暴,胃(謂)之客。再舉而暴,胃(謂)之華。三舉而暴,主人懼。四舉而暴,卒士見詐。五舉而暴,兵必大秏(耗)。故五共(恭)五暴,必使相錯也。五共(恭)。」

〔註十四〕〈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又〈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所以「中和」的思想自古為先哲們所重視。此處的「多威」就是「過」,「少威」就是「不及」,兩者各有其優缺點,彼此也有互補性。既然有互補性,我們就可以根據現實狀況取長補短的來加以協調。那麼難道沒有「中威」存在嗎?是否使用「中威」就沒有「過與不及」的缺陷了呢?因為威的多寡呈現的是比例關係,因此「中威」是存在的,然而軍隊是開放系統而不是封閉系統。好比說同時投擲兩枚硬幣,一正一反的機率共佔二分之一,兩正或兩反的機率只各佔四分之一,若將人類以智力或思維取向來加以區分,上智與下愚、左傾與右傾都必然是其中的少數,因為此諸人等皆處於極端的位置,而中庸者必然佔了絕大多數。所以若使用「中威」,則其獲得的效益豈非最大?就封閉系統而言固然如此,然而若就開放系統而言則不然;這是因為在軍隊之中,中庸者固然佔了大多數,然而這只是軍隊內部的組成元素(組元)之常態分佈及基本狀態,軍隊既然是一個開放系統,就要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動作,也就是說不同的環境對軍隊的組元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此時必將使軍隊組元的基本狀態偏向某一端點,此時「中威」的效用也就隨其偏向幅度的大小而成反比的減少。而軍隊所處的戰場是一個瞬息萬變的環境,其間的震盪幅度較之平時為大許多,因此此時的「中威」反倒及不上「多威或少威」的效用了!由此可見,在平時可以採用「中威」,在戰時則應并用「多威與少威」。而若以現實層面看來,「中威」又並非如此容易掌握與實現,且軍隊並非封閉系統,所以實際上反倒是常常在「多威與少威」之間徘徊,所以學習如何協調、控制「多威與少威」才是最佳的策略;而之所以這裡會有「中威」的存在,乃在於「多與少」是一種「比例關係」,因此若是在「矛盾關係」的結構之中,中間態是不存在的,如〈六韜.龍韜.奇兵〉:「尊爵重賞者,所以勸用命也;嚴刑重罰者,所以進罷怠也。一喜一怒,一予一奪,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調和三軍,制一臣下也。」中的「文武、賞罰、予奪」等等作為就是這種情況。
  在生物圈的例子中,若將蚱蜢依能力區分,可分為「會唱歌的蚱蜢與跟班的蚱蜢」,唱歌與否受其基因影響,然而基因的影響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不是有無的區分。蚱蜢求偶時必須使用唱歌的方法招引異性,然而蚱蜢唱歌固然可以招引異性,卻也因此將自己的位置暴露給天敵知道;而跟班的蚱蜢因為唱歌能力不佳甚至不會唱歌,所以必須依靠會唱歌的蚱蜢來幫它吸引異性,以使自己的族群獲得綿延,又因為它沒有或很少出聲所以可以免於天敵的危害,但如此一來,將造成會唱歌的蚱蜢既無利可圖,又將遭致災禍(因異性都被搶光了,只得延長唱歌的時間,因此危險性遞增),因而使其族群的數量銳減。此後,跟班的蚱猛之族群也就少了依靠的對象,再加上自己不會唱歌或很少唱歌,無法吸引異性,以致使自己的數量也因而銳減。此後,唱歌的蚱猛因為少了跟班的蚱猛的競爭與暗算,再加上本身的優勢,因此其種族又多了起來。由此可見,基因之所以使其種族產生消長的形勢,是因為由該基因所構成之主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唱歌的蚱猛與跟班的蚱猛互有優劣勢,唱歌的蚱猛因為會唱歌而能增加繁殖的機率,但同時也因為會唱歌而使其在求偶時容易遭受天敵的發現與攻擊;跟班的蚱猛因為不太會或極少唱歌,因此使其雖可在求偶或平常時較不易受到天敵的發現與攻擊,但也不易於求偶。所以蚱蜢如果要想維持自己族群的生存,必然需要兩種族類同時存在,而且這兩種族類的關係也將一直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互有消長,如此才能確定種類的持續繁衍。所以可以說蚱蜢面對「自然選擇」所採用的生存策略,是由兩種族類來共同完成的。其策略的目的就是使種族得以綿延並永續生存,而目的的實現則體現在「過與不及」的協調過程之中。〈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子莫,魯之賢人也。知楊、墨之失中也,故度於二者之閒而執其中。近,近道也。權,稱錘也,所以稱物之輕重而取中也。執中而無權,則膠於一定之中而不知變,是亦執一而已矣。)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由此可見,若僅僅只使用「中威」的策略,也必然是不足的。「過與不及」固然是相對的,然而「過與不及」與「中」又是相對的,所以唯有三種狀態協調使用才能面面俱到。由此可見,真正能適應萬變的環境而使目的得以實現的「中」必然是由「和」所產生的。

第二章 形勢的轉圜

  老子認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列子則認為:「視之不見(視覺),聽之不聞(聽覺),循之不得(觸覺),故曰:易也。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列子.天瑞〉)〔註一〕而〈周易.繫辭上傳〉則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道」是「無形、無質」的,「道」是一種「信息」;「一」是「有」的開端,「二」代表「陰、陽」,「三」則代表「天、地、人」三材,三材又稱三極,極是棟梁之意。〈淮南子.天文〉:「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影;幽者含氣者也,是故水曰內影。吐氣者施,含氣者化,是故陽施陰化。」「火」相當於「能量」,「水」相當於「物質」。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宇宙〔註二〕由「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所組成,而中國古代的聖哲們則普遍認為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極所維繫的〔註三〕,三流與三極彼此正可互相契合對應,因此人在宇宙中的活動,都必然要受到三極的影響。那麼軍事活動自然也就不能例外了!
  既然生存於天地之間,必定要受到「天、地、人」的影響,因此中國兵家自然而然的推導出「天、地、人」是決定勝敗的關鍵,但在既要求「能知」〔註四〕、「能得」、「能用」〔註五〕的情況下,又要求「不能受制於它們」〔註六〕;也就是能利用其狀態所提供之條件,而又能不使其狀態成為我之問題。
  關於「能知」,如孫子認為:「故兵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孫子.地形〉)而孫臏則認為:「智慧,卻不足以帶領軍隊,這是因為自恃的緣故!勇敢,卻不足以帶領軍隊,這是因為自大的緣故!不知道戰爭的規律,即使參與過數次的戰爭,也不足以帶領軍隊,這是因為他的勝利都是僥倖得來的緣故!因此安定擁有萬輛戰車的國家,擴大擁有萬輛戰車的君王的勢力,保全擁有萬輛戰車的國家其人民的性命的,唯有知道戰爭規律的人才辦得到啊!(夫安萬乘國,廣萬乘王,全萬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戰爭規律的人,上知天的規律,下知地的規律;對內得到民眾的擁護,對外知曉敵人的內情;列陣則知道八陣的方法,看到勝利的機會才會前進作戰,看不到勝利的機會就保持靜默,這就是王者的將帥啊!」(〈孫臏.八陣〉)又云:「如果物資富有就可以取勝的話,那麼就可以稱量糧食而直接戰鬥了!如果武器銳利、盔甲堅固就可以取勝的話,那麼誰會取得勝利就太容易知道了!所以說富有不一定平安,貧窮未必危險;人多不一定會取勝,人少也不一定會失敗!因此用以決定勝敗安危的,是戰爭的規律啊!(以決勝敗安危者,道也。)敵人人多,能使他們分離而不能互相救援,能使他們遭遇敵人卻不能互相通知。因此即使擁有深挖的壕溝、高築的營壘也不得自認為堅固,盔甲堅固、武器銳利也不得自認為強大,士卒有勇力也不得自認為足以保衛將帥的安全,那麼也就掌握了一些戰爭規律了。」(〈孫臏.客主人分〉)又云:「明之吳越,言之於齊。曰:智(知)孫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孫臏.陳忌問壘〉)「知」的對象是一種「信息」,而由以上引文可見孫臏所謂的「道」〔註七〕仍涵蓋了「天、地、人」三極,因此「道」的「信息含量」是「天、地、人」三者所傳達出的一切「信息」之總和,然而這個總和卻不是所有事件的體現,而是由其間的規律所組成的,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知道(知道規律)」;因為人腦是不可能記憶、知曉所有事物的無盡變化的,因此必須藉助規律與推算的力量,才得以以簡御繁;而不知,也就不能加以運用了!又因為「道」本身就有「規律」的意思,且在戰爭領域所體現的「天、地、人」之規律都與戰爭過程息息相關,因此這個「道」可以稱做「戰爭的規律」。由此可見,孫子在〈孫子.計〉所謂的「一曰道」及〈孫子.形〉的「修道而保法」的「道」只是孫臏的「道」中的「內得其民之心」一項而已,至於孫子在〈孫子.計〉所提到的「詭道」之「道」則泛指一切運用軍隊的規律,因此可以說孫子與孫臏的「道」還是一樣的,都是所謂的「孫氏之道」。
  不管是「天、地、人」中的哪一極,都是無時無刻不依循著自身的規律在變化著的,因此主體也必須隨之而變,否則難以克敵致勝。而在這三極之中,「天」的變化是難以預測也不可能改變的,因此主體對他的掌控性幾等於零,只能順勢而為;「地」的變化相對於「天、人」則是相當固定的,但主體卻也無法輕易改變它,然而主體對他的掌控性仍較「天」為佳,通常都是以主體在空間上的位移以取得對地利的運用權力;「人」包含著敵我雙方,如雙方的將帥、士卒之身心狀態等等,主體對自身的掌控性幾達百分之百,掌控性的取得一般依靠於完善的軍法制度及訓練情況;而主體對敵方的掌控性相對較小,主要依靠用間、偵察等等手段分化敵人團結、獲取敵方信息。而記憶是一切知識的起點,因此我們只有在「得知」「天地人」的內容之後,我方始能開啟「信息的渠道」(參見〈信息的渠道〉),那麼「天地人」各包含哪些基本概念(內容)呢?「天」:孫子在〈孫子.計〉中提到:「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也就是包含了季節天候、天氣氣溫以及晝夜變化,「天」泛指一切「時間」上的變化;以上是自然的、無意識的「天」。除此外,有意識的「天」就是指所謂「天官、時日(選擇時辰)、陰陽、向背(面向或背對,選擇方位)」等術數迷信,一般為兵家所利用而不採信。「地」:孫子在〈孫子.計〉中提到:「地者:高下、廣狹、遠近、險易、死生也。」也就是指地形與地勢,「地」泛指一切「空間」上的變化。「人」:則泛指一切人情的變化、人事的制度等等。〔註八〕這是其「實體內容」的指向部分;而也唯有有了「實體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體」之後,始能產生「無形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用」。這之間的關係就像是有了實體的「軍隊」始能產生無形的運用軍隊的「規則」一樣;而這「實體的內容(體)與無形的規則(用)」是組成「信息處理中樞」的主要核心。也只有在得知這「實體的內容」與由此而產生的「無形的規則」之後,主體才能因應環境的變化而對原訂的策略進行調整與修正的工作。
  那麼「天、地、人」這三項影響勝敗的要素,哪一個是最重要而影響最大的呢?孫臏認為:「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孫臏.月戰〉)而姜太公則認為:「天道難見,地利、人事易得。天道在上,地利在下,人事以飢飽、勞逸、文武也。故順天道不必有吉,違之不必有害;失地之利,則士卒迷惑;人事不和,則不可以戰矣。故戰不必任天道,飢飽、勞逸、文武最急,地利為寶。」(〈群書治要六韜.龍韜〉)而尉繚子則更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聖人所貴,人事而已。」(〈尉繚子.戰威〉)〔註九〕由此可見在兵家的價值觀中,「人事」是最重要的、「地利」次之、「天時」最末,而這一點由整個中國兵學的所有著作中三者的信息含量之比例更可明顯的看出。孫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孫子.地形〉),因此孫子為此寫作〈地形〉、〈九地〉以對「地形、地勢」如何成為「兵之助」做深入的剖析。而除了孫子之外,這「地與兵(軍)」既是所有兵家最重視的問題,自然其理論體系也就非常的龐大了!因此,本書已經將之專門開闢兩卷討論:關於「地」可參見〈兵法篇.地之卷〉,關於「軍(兵、人)」可參見〈兵法篇.軍之卷〉,而此處則專論「天」。
  關於自然之「天」。〈孫子.行軍〉:「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也。」由此可見面對著「天」所造成的狀態與問題,人們大部分只能被動的等待其自然的消解。此外「天」的變化即便以今日之科技亦無法全然掌握,欠缺科學儀器與技術的古人自然更難窺天道了。然而儘管「天道」難測,兵家們仍然積極的想去克服這樣的難題,希冀能因此對天時做最有效的利用。譬如軍事行動中常使用到的削弱敵方物質上優勢的策略:火攻;就非常的依賴於天候、天象,〈孫子.火攻〉:「凡是火攻有五種目標:第一種是用火燒人,第二種是用火燒蓄積,第三種是用火燒輜重,第四種是用火燒倉庫,第五種是用火燒草地。行使火攻有所憑藉,憑藉一定要常常具備。發火有適當的時機,起火有適合的日子。時機指得是天氣乾燥的時候;這四個位置,通常是風開始吹起的日子啊。火攻由敵人的內部發起,則軍隊從外面進攻以做為接應。火攻發動了,敵軍卻很安靜,那就先不要攻擊他,等火勢終了了,可以追擊就追擊,不可以追擊就停止。火攻可以從敵人外部發動,就不要等待從敵人內部來發動,用時機來掌控發火的時間。火攻在上風處發動,就不要攻擊在下風處的敵人。白天的風如果吹得久,夜晚的風就往往會停止。凡是軍隊一定要知道五種火攻的變化,用規律來掌控它。」又如〈吳子.治兵〉:「武侯問曰:『三軍進止,有道乎?』起對曰:『無當天灶,無當龍頭。天灶者,大谷之口;龍頭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在下。將戰之際,審候風所從來;風順,致呼而從之;風逆,堅陣以待之。』」因此對於「天」,「人」處於絕對被動的地位,只有當條件形成時,主體才能掌握時機加以利用,因此兵家不得不感嘆「時難得而易失」。而這裡由「天」所「形成」或者說「提供」的「條件」就是「天燥、疾風」〔註十〕。
  關於有意識之「天」。〈群書治要六韜.龍韜〉:「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之極,天道、地利、人事,三者孰先?』太公曰:『天道難見,地利、人事易得。天道在上,地利在下,人事以飢飽、勞逸、文武也。故順天道不必有吉,違之不必有害;失地之利,則士卒迷惑;人事不和,則不可以戰矣。故戰不必任天道,飢飽、勞逸、文武最急,地利為寶。』王曰:『天道鬼神,順之者存,逆之者亡,何以獨不貴天道?』太公曰:『此聖人之所生也。欲以止後世,故作為譎書而寄勝於天道,無益於兵勝,而眾將所拘者九。』王曰:『敢問九者奈何?』太公曰:『法令不行而任侵誅。無德厚而用日月之數。不順敵之強弱,幸於天道。無智慮而候氛氣。少勇力而望天福。不知地形而歸過敵人。怯弗敢擊而待龜筮。士卒不募而法鬼神。設伏不巧而任背向之道。凡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索之不得,不可以治勝敗,不能制死生,故明將不法也。』」而這樣的看法也是自古正統兵家的共識〔註十一〕,然而兵家固然不認為這種有意識的「天」可以決定勝敗,卻也能充分的對他加以「利用」,因此可以說:在兵家的思想中,「天」之有無意識由「人」決定,而其根據則在於「有用與無用」。
  以歷史實例而言,最著名的當屬周武王伐紂一例,當時「師至汜水牛頭山,風甚雷疾,鼓旗毀折,王之驂乘惶震而死。」於是周武王請周公姬旦占卜吉凶,占卜結果為不吉;周武王因此心生退兵之意,幸賴姜太公極力反對,以為「今紂刳比干,囚箕子,以飛廉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於是「乃焚龜折蓍,援枹而鼓,率眾先涉河,武王從之,遂滅紂。」〔註十二〕。又如〈尉繚子.天官〉:「武王之伐紂也,背漳水、向山之阪而陣,以萬二千擊紂之億有八萬,斷紂頭,懸之白旗。紂豈不得天官之陣哉?然而不勝者,何也?人事不得也。楚將公子心與齊人戰,時有彗星出,柄在齊。柄所在勝,不可擊。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鬥者固倒而勝焉。』明日與齊戰,大破之。黃帝曰:『先稽己智者,謂之天子。』以是觀之,人事而已矣。」及〈說苑.權謀〉:「城濮之戰,文公謂咎犯曰:『吾卜戰而龜熸。我迎歲,彼背歲。彗星見,彼操其柄,我操其標。吾又夢與荊王搏,彼在上,我在下,吾欲無戰,子以為何如?』咎犯對曰:『十戰龜熸,是荊人也。我迎歲,彼背歲,彼去我從之也。彗星見,彼操其柄,我操其標,以掃則彼利,以擊則我利。君夢與荊王搏,彼在上,君在下,則君見天而荊王伏其罪也。且吾以宋、衛為主,齊、秦輔我,我合天道,獨以人事固將勝之矣。』文公從之,荊人大敗。」及〈韓非子.飾邪〉:「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趙也。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趙者燕也。劇辛之事,燕無功而社稷危。鄒衍之事,燕無功而國道絕。趙代先得意於燕,後得意於齊,國亂節高,自以為與秦提衡,非趙龜神而燕龜欺也。趙又嘗鑿龜數筴而北伐燕,將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始攻大梁而秦出上黨矣,兵至釐而六城拔矣,至陽城,秦拔鄴矣,龐援揄兵而南則鄣盡矣。臣故曰:趙龜雖無遠見於燕,且宜近見於秦。秦以其大吉,辟地有實,救燕有(又)有名。趙以其大吉,地削兵辱,主不得意而死。又非秦龜神而趙龜欺也。初時者魏數年東鄉攻盡陶、衛,數年西鄉以失其國,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搶、歲星非數年在西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熒惑、奎台非數年在東也。故曰:龜筴鬼神不足舉(取)勝,左右背鄉不足以專戰。然而恃之,愚莫大焉。」
  又如漢宣帝曾以「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等術數迷信之理由,想要趙充國先誅討罕羌,趙充國「以為將任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國家。乃上書謝罪,因陳兵利害。」最終沒有執行漢武帝的命令(〈漢書.趙充國〉)。又如古代有「晦日不戰」的禁忌,因此在這一天士卒們大都放鬆戒備,而這一點也就成了兵家出奇制勝的一項常用「條件」;如雞父之戰,吳王便是故意挑選「晦日」來作為襲擊楚國聯軍的日子,最後大敗楚、胡、沈、陳四國聯軍(〈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兵法著作的記載,則可見〈六韜.豹韜.突戰〉:「令我遠邑別軍,選其銳士,疾擊其後。審其期日,必會於晦。三軍疾戰,敵人雖眾,其將可虜。」因此可以說:兵家對於「有意識的天」採取的是「對我有利,則加以利用;對我不利,則加以駁斥。」李世民即曾就「陰陽術數」是否可以廢除的問題而兩次向李靖詢問,而李靖的回答便充分的顯露出這樣的一種觀點〔註十三〕。因此「利與害、有用與無用」決定著兵家對「有意識的天」所採取的態度。
  「天、地、人」三者無時無刻不依循著規律(道)變化著,而在這變化之中,環境與敵我狀態也都隨之發生了改變,這些變化或有利、或有害。然而不管是有利有害,「天、地、人」在變化之中總是不停的釋放出許多「條件」及形成許多「問題」。好比「天燥、疾風」是「天」的變化所提供的「條件」,「爭地、死地」是「地」的變化所提供的「條件」,「虛實、強弱」是「人」的變化所提供的「條件」。好比「冰天雪地、大雨連綿」影響我方的行動,這是「天」所造成的「問題」;「叢草沼澤、山勢陡峭」影響我方的行動,這是「地」所造成的「問題」;敵強我弱、敵眾我寡,這是「人」所造成的「問題」。「條件」必須掌握,「問題」必須解決;而要解決「問題」,則必須充分利用「條件」;然而「問題」與「條件」之間卻不是簡單的對號入座的關係;除此外,對於「天、地、人」三者,主體一般僅能對「人」所產生的「問題」加以轉換,對於「天、地」所產生的「問題」則只能被動的避免或等待其自然轉換。而既然「天、地、人」都能產生「條件」,我們自然都有加以利用的機會,並且也都該在所需的條件形成時加以充分利用,此即所謂的掌握時機,因此儘管在兵家的價值觀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事。」但是兵家在實際的軍事活動中卻都是參而用之的〔註十四〕。畢竟價值觀中的等級排列,其用意在於指導主體一種用力的方向,而不在於排斥任一種等級。
  而「條件」雖然不停的發生與轉化著,但在一定的時空限制下,「天、地、人」卻並不總是巧合的產生出主體所需的「條件」,何況主體也並不總是能幸運的得到所需的「條件」,且以「條件欠缺型策略」的前提看來,主體想要獲得一種「外部條件」,則本身亦必須具備獲得該「外部條件」的「內部條件」。由此看來,「問題」也就並不總是能順利的加以解決了。因此為了解決這樣的一個「外部問題」,兵家依據固有的思維提出了一種解決之道,那就是將「問題」加以「轉換」。這種思維就好像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所提到的「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至於高山為淵,深谷為陵,此亦大物之變化。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為嫌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註十五〕然而這倒不是說解決「外部問題」不需要相應的「內部條件」,只是有時候在一定的時空限制下主體所具備的「內部條件」不足以獲取「外部條件」但卻足以轉換「外部問題」使之得以為主體所解決或使之更為容易被解決。然而問題的轉換並非本質上的轉換,而是形式上的轉換。以敵我雙方為例,意指主體所改變的是對象所產生的問題而不是其所用以產生問題的「主體」,好比圍魏救趙一例中,孫臏是將龐涓攻擊趙國的問題轉換為龐涓回國救魏攻齊的問題,問題固然改變了,然而龐涓所率領的軍隊排除自然因素中「人」的變化之外(如體力的消耗),並沒有任何改變(如人數、素質)。因此若不解決產生問題的對象,而只是轉換問題的形式,那麼問題始終並未得到解決而仍然存在,且隨時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這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轉換問題的形式,只是為了便於我們得以或者更容易的解決對象罷了!所以,最終的目標不是「問題」而是「對象」。這就好比儘管我們不停的將一加五之類的問題作轉換,或者轉換為一加二加三,或者轉換為二加二加二,或者再轉換回一加五等等,但我們始終未能得出答案:六。而答案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目的所在。
  〈淮南子.說林〉:「環可以喻員(圓),不必以輪。(用玉環可以比喻圓形,就不必執著於用輪子)」同樣的道理,對象所產生的初始問題可以被主體解決,就不一定要轉換問題。因為轉換問題至少牽涉到「內部條件、外部機會、時間、空間」,何況轉換是否可以成功,所考量的不只是主體與對象,如主體的策略、對象的才智等等,還牽涉到大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管子.形勢〉:「〈形勢〉第二。」房玄齡注:「自天地以及萬物,關諸人事,莫不有形勢焉,夫勢必因形而立。故形端者,勢必直;狀危者,勢必傾。觸類莫不然,可以一隅而反。」因此只要主體與對象仍然在由「天、地、人」三極所構成的環境之中運動,那麼形勢就必然對其產生影響。形勢對人的影響甚大,當形勢的能量強大到一定程度時,人們便難以逆轉甚至自主,最後只能順著形勢而動,此時便喪失了主動權。如〈淮南子.說林〉:「使人無度(渡)河,可;中河使無度(渡),不可(到了河中間才想使他不渡河,這是不可能的)。」又如〈孔叢子.論勢〉:「吳、越之人,同舟濟江,中流遇風波。其相救如左右手者,所患同也。(當互相仇視的吳國人與越國人同船渡河,而到了中流時遇到風波,此時他們互相援救的樣子就好像左右手一樣,這是因為他們所憂患的是同一件事情的緣故啊。)」其中的「中河使無渡、相救如左右手」無非都是形勢使然,一點也由不得人啊。
  形勢存在於環境之中,而人也生存於環境之中,然而環境與人並不總是協調互利的。而當環境不利於主體之時,主體為了避免受害,可以有三種選擇:「適應、改變、離開」。所謂的「適應」就是改變主體自身以適應於環境,如此環境原先對主體之結構所產生的不利因素,也將因主體結構的自適應重組而消失無存。所謂的「改變」就是改變環境以適應於主體,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主體原不過是環境中的一份子,因此如果主體想要改變環境,則其能量必須強大到一定的程度才行,就好像必須廓清了各方的割據勢力之後,始能建立起全新的統一王朝一樣,在這個王朝裡主體對環境的改變也就有了更大程度的主動權,然而這樣的改變只是一種比例上的關係,畢竟主體屬於「人」的範疇而「人」也只是構成整個環境的「天、地、人」三個因子中的其中之一罷了!至於「離開」,自然就是離開這個環境了,那麼主體自然也就藉由擺脫了這個環境而將不利因素「取消」掉了。

第一節 形體的破立
  一個「結構」必然由三種因子構成,即元素的「種類」、元素的「數量」、元素的「關係」。而所謂的「關係」也就是「組織形式」,從「結構」的角度看就是「組織形式」,從「元素」與「元素」的角度看就是彼此的相對時空位置,從單一的「元素」的角度看就是「關係」。沒有「元素」,就不會有「數量」,沒有「數量」就不會有「關係」。所以「元素」產生「數量」,「數量」產生「關係」,「關係」產生之後始有「結構」可言。因此這三種因子的任一種起了變化,都會對該結構的「功能」產生影響,而若對這三種因子進行調整之後,仍無法取得所要之功能,那就只能更改結構了。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依靠外交手段來建立,這些手段可能是「利益交換、聯姻、結盟、宗教、同文同種」等等。若以「軍」為元素,則其種類只有「奇與正」,數量則不限;若組成結構的是單一的主體,則其間的關係最穩固,然而若組成結構的是多主體(數量亦不限),則其關係雖較不穩固,但其力量必然較單一主體來的強大;歷史上固然有因多主體而失敗的例子,但那只能說是不能善加利用的結果;然則何以見得多主體的力量必然大於單一主體,一言以蔽之:在同一時空下,是主體的盟友就是對象的敵人,對象的盟友就是主體的敵人;也就是說,是主體的力量就不會是對象的力量。當此力量被主體以外交關係加以締結而納入同一結構之後,若覺得形成這種力量的其他主體與我之主體無法在同時聯合行動時展現協調性(如在一次軍事行動中聯合攻擊),則我之主體尚可將之置於「不用」的位置,或者使其充當其他任務,則此多主體之力量自然無論如何較單一主體之力量為大。然而若締結關係的方式屬於強迫式的,譬如以強大的國力脅迫他人入盟等,則其關係既不強韌,其所由形成的結構自不穩固。而通常這種不穩固的結構,容易為人所破除,而被破除的切入點往往就是結構中最弱的一個環節,而當此環節被破壞或摧毀之後,由多主體所組成的結構也將因此而冰消瓦解,這種情況稱之為「連鎖效應」。因為關係的不穩固在最弱的一環裡有最大的體現,因此其在被破除時所釋放出的信息之力量對該結構中的其他元素(其他主體)所造成的影響也最大。因此這種連鎖效應對結構所造成的破壞,與結構間元素與元素的關係之韌性之強弱成反比。〈淮南子.說林〉:「一家失熛(飛火),百家皆燒。」可以用來說明這種情況,又由〈孔叢子.論勢〉中提過的「同舟而濟江河」的例子看來,則可知結構中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關係可以藉由「外在形勢」來予以強化、甚至轉化,然而當此維繫結構關係的「外在形勢」消失時,因此而形成的結構也必然緊跟著分崩離析。
  〈淮南子.說林〉:「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脣竭而齒寒。……負子而登牆,謂之不祥,為其一人隕(墜落)而兩人傷。」這種互依互存的關係,常常存在於主體與主體之間,如春秋時的虢國與虞國便是,當時晉獻公最初始的意圖是想要滅掉如芒刺在背的虞國,但因虢國與虞國有「唇齒相依」的關係存在,因此若要滅掉虞國便得先滅掉虢國,於是晉獻公便聽從荀息的策略,以「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寶也;屈產之乘,寡人之駿馬也」作為假借虞國的道路以討伐虢國的贈禮,最後晉獻公在滅掉虢國而由虞國的道路返國時,也順手將虞國給滅了(〈韓非子.十過〉)!
  又如春秋末期,六家分晉,智氏首先聯合韓、魏、趙三家滅掉了范、中行兩家,後來智氏貪得無厭,向韓、魏、趙各索要土地,韓、魏兩家雖不情願但怯於智氏的威勢只好將土地奉獻給他,只有趙氏不願聽從,於是智氏聯合韓、魏兩家攻打趙氏,趙氏苦撐數年,最後趙襄子派出說客張孟談以「唇亡齒寒」之理說服了韓、魏兩位君主,終於聯手滅掉了智伯(〈韓非子.十過〉)。如果沒有趙氏與韓氏、魏氏合縱連橫,則韓氏與魏氏無疑會被智氏個個擊破,且即使不是個個擊破,韓氏與魏氏聯合後的力量也仍然不是智氏的對手。而在此例中,韓氏與魏氏使趙氏的形體得以存在的形式屬於「延續」的策略,關於使形體得以存在的策略有三種,分別是:「延續、扶植、建立」,前兩者都是就已有、現存的形體使其得以繼續存在、鞏固基礎、發展壯大,而「建立」則屬於「無中生有」的策略。
  關於「扶植」,最有名的例子當屬春秋時期的晉楚之爭,當時晉國為制衡楚國,扶植了偏處一端的吳國,使楚國叛臣申公巫臣為「行人(外交官)」,前去吳國進行軍事訓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子靈(申公巫臣)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後來伍子胥逃奔吳國之後,為報楚國殺害父兄之仇,處心積慮十數年;先向公子光推薦刺客專諸以刺殺吳王僚,幫公子光奪得王位;又推薦刺客要離刺殺逃亡在外的公子慶忌,使公子光無後顧之憂;再推薦兵法家孫武操練吳軍,改車戰為步戰;最後實施憑藉「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的情況實施「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的戰略,「闔廬從之,楚於是乎始病。」(〈左傳.昭公三十年〉)最後終於「與荊(楚國)戰,五戰五勝,遂有郢。(郢為楚國首都)」(〈呂氏春秋.簡選〉)然而楚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也扶植被伍子胥稱為「夫吳越接地鄰境,道易通,仇讎敵戰之國也。非吳有越,越必有吳矣!」(〈說苑.權謀〉)的越國來克制吳國,吳王夫差因不聽伍子胥之諫言,最終在吳國稱霸不久之後,被越國所滅。然而如同吳國茁壯之後,便與晉國爭霸起來一樣;越國茁壯之後,也成了楚國的大患。
  關於「建立」,好比外族入侵中原之後,會先建立一些偽政權以作為其真正入主中原前的緩衝一樣;一個形體的建立與否既要衡量到整個形勢,也會在其建立之後對整個形勢產生影響。如朱升即曾建議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明史.朱升列傳〉),因稱王之舉乃是將自己奪天下之意圖明朗化,因此在自己基礎尚不穩固、天下民心尚懷念舊朝之時稱王,徒然使自己成為天下其他勢力的共同標靶而已。張儀即曾與司馬錯在秦惠王前就「伐韓或伐蜀」一事進行辯論,張儀認為應該伐韓,其目的在於想要因此「據九鼎,桉(按、案)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使「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而司馬錯則認為「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秦惠王最終採納司馬錯的策略,而為秦國日後統一天下紮下了穩固的根基(〈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挾天子以令諸侯」往往是建立自己王朝(形體)的前奏,其目的在於藉此控制各割據勢力的力量,更甚者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以為即將建立的新王朝鋪路。曹操即曾挾漢獻帝以號令諸侯,並有效的吸收許多守舊勢力,成為其官渡之戰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當「三分鼎立」的天下大勢形成之後,三大勢力彼此之間也從而產生了新的關係,因此舊天子也便從此喪失號令天下的「作用」,最終走向滅亡的命運。然而也有不願「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直接選擇建立新朝的,「梁武帝蕭衍起義,杜思沖勸帝迎南康王,都襄陽,正尊號,帝不從。張弘策曰:『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下(代指蕭衍)前去,為人所使。此豈歲寒之計耶(這豈是身處亂世的計策)?』帝曰:『若前途大事不捷,故自蘭艾同焚;若功業克建,誰敢不從?豈是碌碌受人處分於江南,立新野郡以集新附哉?』不從。遂進兵,克建業而有江左。」(〈長短經.權議.時宜〉)《長短經》的作者唐朝人趙蕤也在文後對曹操及蕭衍兩人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取捨問題提出了客觀的見解,趙蕤認為曹操之時漢朝雖然衰敗,然而人心尚未能拋棄對舊朝的懷念,因此挾天子以令諸侯行之有效;而蕭衍之時天下大亂,民心沒有歸向,因此挾天子以令諸侯無法取得同等的功效,甚至會成為自行建立形體的絆腳石(〈長短經.權議.時宜〉)。也就是說當舊朝天子喪失了對現有各股勢力的操控力與影響力之時,天子就已形同廢物了;同理,當主體選擇是否復立舊有勢力或形體,以圖聯合對抗競爭對象龐大的力量之時,其所要考量的必要因素就是自己是否對這些復立後的勢力或形體具有絕對的操控力與影響力。因為若不具備絕對的操控力與影響力,則當這些形體得到復立之後,在競爭對象龐大力量的壓迫之下,不以怨報德、倒戈相向的恐怕很少吧!既然如此,這豈不是養虎遺患嗎!
  如楚漢相爭之時,項羽急圍劉邦於滎陽,劉邦因此感到悲傷與憂慮,因而與酈食其圖謀削弱楚國的力量,酈食其即對劉邦提出復立六國(齊、楚、燕、趙、韓、魏,為秦國所滅)的建議。酈食其認為這麼做會使六國的君臣百姓感恩戴德,因而願意歸順於劉邦,因此聯合這些勢力之後,項羽必然也要臣服於劉邦了。然而張良對此大不以為然,並提出了八個原因反駁酈食其,其中一個為:「且夫天下游士,捐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皆日夜望尺寸之地,今復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其王皆復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誰與取天下乎?」因此復立了舊有的勢力或形體也就等於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張良最後指出:「且夫楚惟無強,六國復撓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乎?誠用客之計,陛下之事去矣。」劉邦聽後大罵酈食其差點敗壞了他的大事,最終採用張良的計策攻滅楚國、統一天下。(〈新序.善謀下〉)
  而「建立」的對象固然有「他人與自己」之分,「延續、扶植」同樣如此。關於扶植自己的例子,最著名的當屬越王句踐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句踐也就是在這二十年中不停的茁壯自己,以及不停的削弱敵國,最終滅亡了吳國。關於延續自己的問題,則顯然較為複雜,因為既然言及「延續」自己的國祚,同時也就意味著國家已危在旦夕。要延續自己,除了須具備基本的「內部條件」之外,更要善於利用「外部形勢」,而這樣的過程通常可以簡單的表述為:以某種策略去改變「外部形勢」中形體與形體的關係。至於可資利用的「關係」主要可區分為三種,分別是:「大國或小國」、「鄰國或非鄰國」、「盟國或敵國」。除了這三種關係之外,尚須配合形體各自的「形態」,始能將不利的局勢予以消除甚至扭轉。而這些「形態」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四戰之國、負海之國、王國、敵國、中國、僻國、弱小之國」〔註十六〕,製表如下:
形體之形態(國之層次)
形態之內容與作為
四戰之國(四鄰皆有國家者)
貴守戰(國家貴在採取守禦的戰略)
負海之國(背靠海洋的國家)
貴攻戰(國家貴在採取攻擊的戰略)
王國
服近而強遠(折服鄰近國家,威震遠處國家)
敵國
脩備以待戰、合小以攻大(修整軍備以等待作戰,聯合小國以攻打大國)
中國
以負海攻負海、以蠻夷攻蠻夷
僻國(偏僻之國)
循山川之險而固之(依循著山川的險要而穩固的防守)
弱小之國、無形態之國(實力太弱)
卑辭重幣以服之、卑身以事彊(言辭謙卑、贈送厚重的錢財以表示順服他,謙卑自身以服事強國。)
 (國之形體之形態表)

  戰國時期的策士、縱橫家們之所以能「縱橫天下、名震宇內」,其所依恃者,也不過就是這看似簡單的「關係與形態」之綜合運用。而形體的存在,是「關係與形態」產生的前提。「關係與形態」屬於「實體的內容」,因此尚有指導運用此內容的「無形的規則」之存在。這些規則筆者日後將一併將之設計在專家系統「司馬」之「信息處理中樞」之中,因此在此也就不再多談了!
  多形體的存在,固然使主體有了利用的對象與可能,然而這只是其利益的一面,而其患害的一面則顯然與利益的一面等價,尤其在主體並不具備運用規則的「內部條件」或者喪失主動權的時候更是能深刻的體驗到其害處!「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主體將目的放在「統一天下」的時候,形體的存在只是為了能在短期之內使主體能藉著形勢的運用,而獲得壯大自己、削弱別人的機會與時間,因此當主體已經壯大及其他形體已經削弱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形體的破除就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了!
  魯國人送給了宋元王兩個「結」,宋元王號令其國人:「有巧思的人都來解這個結。」結果無人能解。兒說的弟子請求兒說讓他去試試看,於是前往宋國解結,然而只解開了其中的一個,另一個卻無論如何解不開,於是兒說的弟子向宋元王說道:「不是這個結可以解而我解不開,實在是它本來就是個不可解開的結啊!」於是宋元王便就此事詢問那個送結給他的魯國人,魯國人回答道:「是的!這個結確實是本來就不可解開的啊!我設計它而知道它不可解,如今不是設計它的人卻能知道它不可解,是比我還要巧妙啊!」所以說兒說的弟子是以「不解」解開了這個結啊(〈呂氏春秋.君守〉)!在現實的世界中,問題多由對象加諸於主體之上,這些對象所製造或加以利用的問題都像是個「結」,而主體要想解開這些結就必須充分利用內部與外部條件。然而在特定時空的限制之下,對象所加諸於主體的「結」有可能成為「不解之結」,而當這種可能發生時,主體又該如何應對呢!秦始皇曾經派使者送給君王后一個「玉連環」,並說道:「聽說齊國人多智慧,不知是否能解開此環呢?」君王后將這個「玉連環」展示在群臣面前尋求解法,群臣都不知道如何解開它。君王后於是用鐵椎將之擊破,然後向秦國使者謝道:「僅以此解開它啊!」(〈戰國策.齊策六.齊閔王之遇殺〉)君王后的方法也就是破除形體的方法,形體破除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形體的破除主要有九種相關性策略,分別是「破於未形、勝於易勝、攻其虛弱處、由內部瓦解、裡應外合、利用形勢、借力使力、釜底抽薪、斬草除根」,分述如下:

  一.「破於未形」:
  所謂的「破於未形」就是指在對象的形體尚未成形、尚在凝聚的階段就將其破除的意思。如姜太公所說:「不要挖掘深谷來填高山丘,不要捨棄根本而治理末稍。日正當中,一定要把握時機曝曬東西;手拿刀子,一定要把握時機切割肉類;手持斧頭,一定要把握時機砍伐樹木。日正當中而不曝曬,這叫做錯失時機;手拿刀子而不切割,喪失了有利的機會;手持斧頭而不砍伐,盜賊將來偷偷砍伐。小細流不加以阻塞,終將匯聚為大江河!小火苗不加以撲滅,等到演變成大火災,就對它無可奈何了?繁盛的花朵不去除,等到長成大樹,就要動用斧頭來砍伐了啊。」(〈六韜.文韜.守土〉)又說:「所以善於作戰的人,不用等待動用軍隊;善於去除患害的人,在患害尚未產生之前便已將它去除;善於取勝敵人的人,取勝於敵人尚未凝聚成形的時候。最高明的作戰是不要與人作戰,所以在兩軍白刃相接時才去爭取勝利的,不能算是良將啊!在已經造成失誤之後才來設置防備措施的,不能算是上聖啊!智慧僅與眾人相同,不能算是國師啊;技能只與眾人相同,不能算是國工啊!」(〈六韜.龍韜.軍勢〉)而老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道德經.六十四章〉)
  又如戰國時期,魏文侯問扁鵲說:「先生兄弟三人,誰最善於行醫呢?」扁鵲回答說:「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說:「可以說說看原因嗎?」扁鵲回答說:「長兄對於疾病,觀察其神色在其疾病尚未成形之前就將之去除了,所以他的名氣不出於家門;中兄治病,在病象才發展到毫毛的時候就加以去除了,所以他的名氣不出於鄉里;像扁鵲這樣,針灸血脈、內服濃藥、藥敷肌膚,偶然之間出了名,所以名聲才傳於諸侯啊!」(〈鶡冠子.世賢〉)而〈淮南子.說山〉也提出:「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夫至巧不用劍,善閉者不用關楗。」而老子則說:「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謫,善數者不用籌策。善閉者無關籥而不可啟,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道德經.二十七章〉)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價值觀,因此孫子提出:「軍隊形體變化的極致,就是沒有形體。」(〈孫子.實虛〉)而孫臏則認為:「主體的狀態或有餘、或不足,這是形勢使然啊!所以有形的敵人,莫不可以命名;有名的敵人,莫不可以取勝。因此聖人運用萬物相互克制的特點來戰勝萬物,所以他的取勝之道是不會窮盡的。」(〈孫臏.奇正〉)正是因為主體在尚未成形時容易被對象輕易加以去除、瓦解,因此孫子與孫臏主張主體的最高境界就是保持「無形」的狀態。
  孫子提到:「彼王霸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討伐大國,則其軍隊沒辦法匯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威加於敵人,則其邦交不得與之會合)。」(〈孫子.九地〉)其中的「其眾不得聚、其交不得合」也就是使其無法成形的方法,因此在此期間對對象施以打擊,也就是「勝於未形」了!如春秋時期,楚國的莫敖(官名,執掌軍事)將要與貳、軫二國結盟,鄖國人卻將軍隊駐紮於蒲騷一地,將與隨、絞、州、蓼四國的軍隊會合共同討伐楚軍,莫敖對此感到憂患。其下屬鬥廉對他說:「鄖國人駐紮於他的郊外,必定沒有戒備,而且擔心著四國軍隊何時到來。如果先生將軍隊駐紮於郢城的郊外以抵禦、牽制四國的軍隊,我率領精銳的軍隊在夜晚攻擊鄖國軍隊,鄖國人因為心中不踏實而且仗恃著還有城池可保護,一定沒有鬥志。如果打敗了鄖國軍隊,那麼四國的軍隊就必定要離散了!」莫敖聽從了鬥廉的策略,遂在蒲騷一地打敗了鄖國軍隊。
  又如漢宣帝時,先零羌與罕開羌解除仇隙,聯合起來作亂。漢宣帝命令趙充國先討伐罕開羌,趙充國卻認為這不是個好計策,因此便不聽從,並上書漢宣帝說:「先零羌想要背叛我國,所以才跟罕開羌解除仇隙,然而其私底下卻不能忘懷與罕開羌的怨仇,並恐懼漢朝的軍隊一到,罕開羌便要背叛他了啊!因此微臣愚昧的認為,他的計策常常是想要趕赴前去解救罕開羌的急難,以此來堅定他們的盟約。所以如果先攻擊罕開羌,先零羌一定會援助他。現在羌人的馬匹正肥、糧食才剛豐收,如果在這時攻擊他,恐怕不僅不能對他造成傷害,反而使先零羌有機會施恩於罕開羌啊!果真如此,將導致其盟約更加堅固、合作更加緊密,那麼討伐他們就要多用上好幾倍的力量了!微臣恐怕國家從此十數年都將要憂患疲累,而不只是一兩年而已了啊!如果先解決掉先零羌,那麼對付罕開羌之輩,也就不需要動用到軍隊了啊!」漢宣帝聽從了趙充國的策略,其後果如所言。(〈長短經.兵權.伐交〉)
  又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後秦的姚萇與苻登互相對立,姚萇的將軍荀曜佔據逆萬堡,秘密勾結苻登。姚萇與苻登作戰,結果敗於馬頭原一地。姚萇於是收拾眾人,想要再戰一次。屬下姚碩德對諸位將領說:「主上對戰鬥一事向來非常謹慎,每每都想要用計取勝。今日戰鬥既然失利,卻更形逼近賊軍,這一定是有緣故的啊!」姚萇聽到後對姚碩德說:「苻登用兵遲緩,不瞭解敵人狀態的虛實;今日卻輕兵直進,逕自佔據我軍東邊,一定是荀曜這豎子與他勾結了啊!事情一久變化就要形成,此後的禍害就很難預測了!之所以要速戰速決,正是想要使豎子的謀畫尚未完成,勾結尚未深入的時候,破壞這件陰謀啊!」後來果然大敗苻登。(〈通典.兵典.兵七.兵機務速〉)

  二.「勝於易勝」:
  在對象的形體處於劣勢時,或者在對象與主體的實力相差懸殊時,或者在對象露出敗象時,主體掌握時機發動攻勢,將可輕易取勝,這就叫做「勝於易勝」。孫子在〈孫子.謀攻〉提到:「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取得勝利而國家保持完整的是高明的,取得勝利而國家遭受破損的是次一等的。)。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因此,百戰百勝,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戰而能取勝,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所以孫子自然就產生了「勝於易勝」的想法,孫子說:「預見勝利,不過是一般人所知道的,這不是高明的人;作戰取勝,而天下人都說他高明的,這不是真正高明的人啊!所以舉得起毫毛不會被認為力氣很大,看得見太陽、月亮不會被認為視力極佳,聽得到雷聲不會被認為耳朵靈敏。所以所謂的高明的人,是取勝於容易被我方所取勝的敵人的人啊!所以高明的人他作戰的方式,不會讓他得到奇特的勝利,不會讓他得到智慧的名聲,不會讓他得到勇敢的功績。所以他取勝時沒有危險,之所以沒有危險是因為他所措置的勝利之策,是取勝早已失敗的敵人的啊!……所以勝利的軍隊它與敵人作戰的情況就好像是用鎰來跟銖比稱輕重一樣(一鎰等於五百七十六銖),失敗的軍隊它與敵人作戰的情況就好像是用銖來跟鎰比稱輕重一樣。稱出的重量較重的,他使用士卒去作戰的情況,就好像是在高度達千仞而積滿水量的堤防上決開它的裂縫一樣,這是『形體』的差距所造成的啊!」(〈孫子.形〉)而劉基則提出:「凡攻戰之法,從易者勝敵。敵若屯備數處,必有強弱眾寡(敵人若同時防備數個地方,各個地方的兵力一定會形成強弱眾寡的狀態。)。我可遠其強而攻其弱,避其眾而擊其寡,則無不勝(我可以遠離其強大的地方而攻擊其弱小的地方,避開其人多的地方而攻擊其人少的地方,這樣就沒有不能取勝的敵人了。)。法曰:『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百戰奇略.易戰〉)
  其實這樣的時機,也就是前文提到過的由「天、地、人」構成的環境所形成的「條件與問題」。對我方是條件,則對敵方就是問題;如果這樣的條件或問題尚未確定落於哪一方,那麼誰掌握了主動權,誰就擁有了該條件,而於此同時也就對其敵人形成了問題。魏武侯問吳起「必可擊之道(一定可以攻擊敵人的規律)」而吳起回答說:「用兵必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用兵一定要審察敵人虛實的狀態而在其產生危險時儘速去攻擊他)。」並在其下列出了十三種「必可擊(一定可以攻擊的敵人)」的狀態(〈吳子.料敵〉),而相同的內容又出現在周武王與姜太公的對話之中,周武王問姜太公說:「見可則擊之。如何而可擊?(看見可以進攻了就攻擊敵人,那怎樣才算是可以攻擊的敵人呢?)」姜太公回答說:「夫欲擊者,當審察敵人十四變(想要攻擊的人,應當審察敵人發生十四種變化的時候)。變見則擊之,敵人必敗(變化顯現了就攻擊他,敵人必定失敗)。」姜太公所謂的十四變與吳起的十三變大同小異,都是指敵人「由實轉變為虛」後的狀態,因此也可以說這種變化造成了敵我雙方某一狀態的落差,而這種落差形成了雙方該狀態「勢位」的差異化,於是我方也就具有了局部的優勢,若能掌握時機利用這一短暫的局部優勢,往往能對敵人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而又因這樣子的變化往往稍縱即逝,因此也就造成了「時機」的問題;當時機一過,敵人的狀態就又由虛轉實了!關於這種會影響到雙方勝敗的由狀態的變化所產生出的條件,先秦兵家們曾總結出許多項目〔註十七〕,大抵不出幾種狀態,製表如下:

條件歸屬
狀態內容
人事
事件
指揮
將離士卒、未設備、師老、暴下卒,眾之心惡、兵無選鋒、失時不從、主疑、換將、將驕、將少以疑、分兵、令雜
秩序
旌旗亂動、陣數移動、敵人遠來新至,行列未定
行為
奔走、涉長路、遠行而暮舍、疾行不舍、倦而未食,解甲而息、移營
人體
心理
三軍猝驚、三軍數驚、士眾勞懼、百姓怨怒、下不服,眾不為用、民苦其師、師懷、多疑,眾疑、暴露傷志、期戰心分、戰而有憂
生理
行驅飢渴、人馬疾疫、人馬未食、糧少卒飢、疲勞、眾苦、眾有至氣
地形
未得地利、路經阻難狹路
天時
大風大雨、大寒大熱(寒暑)、天多陰雨、大霧瀰漫、瘟疫、水災、火災
 (可擊時機表)


  三.「攻其虛弱處」:
  所謂的「攻其虛弱處」似乎與「勝於易勝」所差無幾,然而「勝於易勝」的「易勝」主要是指對象一時形成的狀態,是就對象之整體而言;而「攻其虛弱處」的「虛弱處」則是指對象的形體本身所體現的虛弱處,是其形體所固有的缺陷,可以是一時形成的,也可以是本身體現的,但必然是部分的。因此「虛弱處」與「易勝」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整體與部分之別!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要分解互相扭打的人們,不用彎曲拳頭;要解救互鬥的人們,不須拿起武器,只要擊打他們的脖子、搥擊其虛弱之處,就自動分開了啊!)。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獘於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及〈淮南子.說林〉所言:「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故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分解互相揪住的人們,不在於用抵觸的方法分離他們,而在於擊打他們的腰部)。」及〈新序.善謀下〉婁敬所言:「夫與人鬥而不搤其亢,拊其背,未全勝也。(跟人戰鬥而不扼住對方的脖子,拍打他背部的人,不算取得完全的勝利啊!)」這些例子都很能說明所謂的「虛弱處」與「易勝」的差異所在。
  春秋末期,吳人進攻楚國州來,楚平王立即遣使徵召胡、沈、陳、頓、許、蔡六國與楚國令尹子瑕會師,前去解救州來。吳人因為兵力不敵楚國聯軍,所以率領軍隊撤往鍾離以抵禦楚軍。此時,楚國令尹子瑕病逝,楚國軍隊因此士氣不振,而指揮權則交到楚將薳越手上。吳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就整個形勢對吳王僚分析說:「諸侯跟隨楚國的雖然很多,但都是小國罷了!他們之所以會跟隨楚國前來,只是因為畏懼楚國的威勢。我聽說,做事情,威嚴勝過溺愛,即使力量薄弱也會成功。而胡、沈兩國的君主年幼輕狂,陳國大夫夏齧年輕氣盛而頑固,頓國、許國以及蔡國則憎恨楚國歷來對他們的壓迫。現在,楚國的令尹死了,楚軍因此士氣不振,而新的統帥薳越又德薄資淺,不能服人。七國同役而不同心,統帥又沒有能力威服諸軍,所以僅管楚軍兵力眾多,仍然是可以被打敗的。如果先分兵進攻胡、沈、陳三國,則三國軍隊一定會先逃跑。三國敗了,其他諸侯軍隊的軍心也就跟著動搖了。諸侯的軍隊一亂,楚軍也就跟著亂了!所以請讓先軍去掉裝備並減少威勢,後軍則謹慎列陣並整齊不亂,則楚軍可敗。」吳王僚聽從了公子光的意見。七月二十九日,雙方在雞父交戰。這一日是「晦日」,「晦日」自古是用兵的禁忌之日。所以楚國聯軍在這一天都沒有做準備,因為他們認為吳國軍隊不可能在這一天進攻。所以當他們看到吳軍時,都十分吃驚。倉促之下,楚國統帥薳越下令讓六國軍隊作為前陣抵擋吳軍,此時,吳王依照公子光的策略,用罪犯三千人,先去攻擊胡、沈、陳三國軍隊。三國軍隊看到吳軍沒有裝備,便爭著去捕擄他們。而吳軍則分為三軍緊吊在三千名罪犯的後面,中軍由吳王僚指揮,右軍由公子光指揮,左軍則由掩餘指揮。開戰後,吳國的罪犯有的逃跑、有的不動,三國軍隊因此亂了陣形。於是吳軍緊接著發動攻勢,三國軍隊因而大敗,吳軍則捕獲了胡、沈兩國的國君與陳國的大夫。接著又釋放了剛抓到的胡、沈兩國的俘虜,讓他們逃奔到許、蔡、頓三國軍隊處大聲放話說:「我們的國君被殺了啊!」。吳軍緊接著擂鼓吶喊,向三國軍隊發動攻勢,三國軍隊見狀,驚駭而逃。楚國軍隊受到他們的影響,也都拼命逃奔而去。楚國因此大敗。(〈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而在這個事例中,胡、沈、陳三國就是整個楚國聯軍的虛弱之處。
  春秋初期,周桓王解除了鄭莊公的政權,於是鄭莊公便不再朝拜周桓王。秋天時,周王聯合諸侯討伐鄭國,鄭莊公則進行抵禦。周王指揮中軍,虢公林父統帥右軍,蔡國人及衛國人隸屬於右軍;周公黑肩統帥左軍,陳國人隸屬於左軍。鄭公子突請求設立左拒(左邊方陣)以抵擋蔡國人及衛國人,設立右拒(右邊方陣)以抵擋陳國人,並對鄭莊公說:「陳國內亂,其士卒都沒有鬥志,如果先攻擊他,陳國人一定奔逃潰散;周王的軍隊看到之後,一定發生混亂。那麼蔡、衛兩國的軍隊也就支持不住了,必然也將爭先逃跑。然後我軍再集中兵力進攻,就可以完成這次戰事了!」鄭莊公聽從了公子突的策略,讓大夫曼伯擔當右拒的統帥,大夫祭仲擔任左拒的統帥,大夫原繁、高渠彌率領中軍跟隨鄭莊公,擺設成魚麗之陣,在繻葛一地與周桓王展開戰鬥。結果蔡、衛、陳三國軍隊都逃跑了,周桓王的軍隊也混亂了!鄭國軍隊集中兵力攻打王軍,周王軍隊大敗。(〈左傳.桓公五年〉)在這個事例中,陳、蔡、衛三國就是整個周王聯軍的虛弱之處。
  又如春秋時期,楚國討伐隨國,將軍隊駐紮在漢水及淮水之間。隨國將帥季梁說:「楚國人崇尚左邊,其君王一定在左翼,因此我軍不要與楚王正面交鋒,而要攻擊其右翼。右翼沒有精銳的士卒,必敗。一邊失敗(偏敗)了,整個軍隊就會崩解潰散了。」隨國將帥少師回答說:「不與楚王正面交鋒,這不是對敵的作為啊!」於是遂不聽從,最後與楚軍戰於速杞一地,被楚軍打敗了!(〈左傳.桓公八年〉、〈通典.兵典.兵十一.必攻其易〉)在這個事例之中,右翼就是楚軍的虛弱之處。
  又如後漢時期,耿弇與張步互相對抗,張步使其弟張藍統帥精兵二萬防守西安,諸郡太守聯合萬餘人防守臨淄,兩地相去四十餘里。耿弇將軍隊開進畫中一地,此地位在西安與臨淄二城之間。耿弇分析西安城雖小而堅固,而且張藍的軍隊又是精銳;而臨淄城雖大卻容易攻下。於是便飭令諸位將軍約定五日後一起進攻西安。張藍聽到之後,日夜防備耿弇軍的到來。到了約定日期的夜半時分,耿弇飭令諸將都讓部下先行進食,等到天明之後,到臨淄會合。護軍荀梁等則爭取攻打西安,以為適宜儘速攻打西安。耿弇回答說:「不然。西安聽到我想要進攻他,日夜防備守衛;而若進攻臨淄則正出其不意,到達臨淄之後,臨淄的軍隊一定受到驚嚇,若趁機進攻他,則一日就可以攻下它了!攻下臨淄之後,西安就被孤立了,張藍與張步之間的通道被阻絕了,一定要自行敗亡逃去,這就是所謂的『擊一而得二者也(一箭雙雕)』。如果先攻打西安,沒有辦法迅速攻下,結果囤兵於堅城之下,死傷必多。即使最後能攻下它,張藍帶領餘兵奔還臨淄,兩軍會合之後,必然觀察敵人的虛實狀態再採取行動。而我軍則深入敵境,後方又沒有補充物資的通道,十日之間,不用戰鬥也將受困。因此諸君的說法,實在看不出適宜的地方啊!」遂進攻臨淄,半日就將它攻下,並佔據了臨淄城。張藍聽到消息之後,果然率領軍隊逃亡去了。(〈百戰奇略.聲戰〉)在這個事例之中,臨淄就是其虛弱之處。
  由以上諸例可知,當對象的虛弱之處被我方攻破之後,往往會產生「連鎖效應」,使其整體因此效應而分崩離析、冰消瓦解。而這也就是管子所說的:「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管子.制分〉)

四.「由內部瓦解」:
  不管是「破於未形、勝於易勝」還是「攻其虛弱處」,這些都是由外部對對象進行的破壞行動。一個形體本身就體現出「內外」之別,因此主體對對象所進行的攻擊行動也就有了「外部與內部」的方向之分。內與外既然不是截然劃分的,決策時自然也就不須偏執於單獨的使用其中一種。然而外部的攻擊必然讓人產生警戒之心,從而加強防備;而從敵人的內部進行瓦解,則敵人通常都對此無知無覺,直到被滅亡為止。這種情況就好像當人體被刀子割傷的時候,馬上會產生連串的反應及行為一樣,由感到痛楚(刺激)到止血敷藥(反應),從而使刀傷所造成的損害減少到最小;然而當人體得到癌症時,初期卻是無知無覺的,通常要到了末期,當其損害開始產生出可感知的疼痛時,人們才懂得去尋求治癒之道,然而此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其基礎已經穩固,而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已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對於癌細胞已經難以動搖、消滅了!而這同時也就意味著,死期不遠矣!因此古代兵家欲圖謀敵人之國家,往往先採取「文伐」的策略,並在弱敵的同時壯大自己,最後當敵國已經衰敗到可以被主體輕易打敗之時,主體便施之以「武攻」。「武攻」就是採取軍事行動,而「文伐」就是由內部瓦解、削弱敵人的策略。如〈鶡冠子.武靈王〉:「離君之際,用忠臣之路,所謂戰克者,其國已素破,兵從而攻之。因句踐用此,而吳國亡;楚用此,而陳、蔡舉;三家用此,而智氏亡;韓用此,而東分。今世之言兵也,皆強大者必勝,小弱者必滅。是則小國之君無霸王者,而萬乘之主無破亡也。」老子也說:「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道德經.六十一章〉)謙下是使敵人沒有戒備的策略,在此情況下,主體施行由對象之內部進行瓦解的策略,才能順利的進行,這就好像癌細胞在剛剛進入人體內部繁殖時,也不會製造出能讓人體察覺到的傷害一樣。韓非子說:「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某個國家有了滅亡的徵象,不是說一定就會滅亡,只是說有了被滅亡的可能。)。夫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機,必其治亂、其強弱相踦者也(因此之所以有一方會被滅亡或稱王,一定是因為兩國的治亂、強弱不平衡才有可能。)。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然木雖蠹,無疾風不折;牆雖隙,無大雨不壞。萬乘之主,有能服術行法以為亡徵之君風雨者,其兼天下不難矣。」(〈韓非子.亡徵〉)當對象內部已被瓦解分化或者已經到了癌症末期,則主體對對象的攻擊情況就真的像是「摧枯拉朽」一樣了!
  然而在某些時空狀態下,單純的由內部瓦解敵人,也能解決對象所施加於主體之上的「問題」。而既然對於對象「外部」的攻擊目標有整體與部分之分,對於對象「內部」的瓦解目標自然也有整體與部分之分。整體性的內部瓦解,指對其整體力量進行不斷的削弱或對其組織的秩序進行不斷的破壞;而部分性的內部瓦解則是指主體使用離間、扶植的策略造成對象內各股勢力互相疑忌排斥甚至互相攻打對方,從而達到瓦解對象的目的。
  整體性的內部瓦解如前文所言之「文伐」策略即是,而在實施此等策略時其作用的地方則宜深且廣,正所謂:「蠹眾則木折,隙大則牆壞。」(〈淮南子.說林〉)則風不須疾、雨不須大,我方出力甚少,而木已斷、牆已壞矣。
  又如魏晉時期,曹操率兵包圍壺關之時,下令說:「城池攻下後就將人們都活埋(坑殺)了。」結果已經接連幾個月了還是沒辦法攻下,於是曹仁就對曹操建議說:「圍城一定要對敵人顯示出可以逃走的門路,這是用來打開他們的逃生意念的。今日主公許諾要他們必死,那麼人們都將拼命防守,而且他們的城池堅固而糧食夠多,我們若發動攻勢就會損傷士卒,若採取守勢則又耗費時日,今日在堅固的城池之下消耗兵力,以攻擊死志守衛的人民,這不是良好的策略啊!」於是曹操聽從了曹仁的建議,敵人便投降了(〈長短經.兵權.圍師〉)。
  又如楚漢相爭之時,劉邦雖然在垓下擊破項羽,然而項羽軍隊的士卒還有很多,於是劉邦採納韓信的策略,將楚軍包圍之後,使軍隊晝夜皆唱楚國歌曲,楚軍老早就厭惡征戰,再加上聽到熟悉的楚歌,更是思鄉情切、無心戰鬥,於是楚軍潰散,項羽最後自刎於烏江。又如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諸葛亮率領軍隊平定南夷,對其統帥孟獲實施「七擒七縱」的策略,最後孟獲終於折服於諸葛亮,並對他說:「主公,您具有上天的威嚴啊!南人以後不會再反叛了!」又如魏晉時期,晉國大將劉琨防守太原時,成群的胡人圍攻太原,許久都不能攻下;然而劉琨實在也想不出什麼退敵的策略,於是便吹起胡笳,其聲悲哀嘹亮,胡人在夜晚時分聽到了笳聲,便無法抑制憂愁的思慮,於是便潰散退兵了。這些都是以「攻心」策略來瓦解敵人的意志從而使其結構潰散的例子,孫臏曾對齊威王解釋說:「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服其心。今秦之所恃為心者,燕、趙之權。今說燕、趙之君,勿虛言空辭,必將以實利以回其心,所謂攻其心也。」(皆見〈通典.兵典.兵十四.先攻其心〉、〈長短經.兵權.攻心〉)軍隊由人組成,身體由心指揮,而慾望產生於心中,因此若能瓦解敵人的意志,其身體也就無從作用,而這也與直接瓦解了敵人的形體有相當的功效。又如孫臏對齊威王分析的秦、燕、趙之例,燕、趙兩國是因為利益而與秦國締結關係,形成同盟結構;由利益而成的關係,也將由利益而敗,而此例中賴以維持其同盟關係的利益就好像是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的功用就在於開啟對象結構潰散的大門。又因為每一種結構都必然由「元素種類、元素數量、元素關係」所組成,因此破壞、消除了其中的任一項,該結構也將不復存在;因此若能明瞭形體間的關係是藉由何種事物所維繫的,主體也就能藉由其他策略取消這種關係而事半功倍的瓦解對象的形體了。
  至於部分性的瓦解則如:春秋末戰國初期,張孟談自從為趙襄子聯合韓、魏兩氏共同攻滅智氏(知氏)、延續了趙氏的生存之後,便向趙襄子請求退隱。趙襄子不肯,張孟談則以「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君若弗圖,則臣力不足。」為由堅決請求退隱,趙襄子無可奈何只好答應。過了三年之後,韓、魏、齊、燕四國共同圖謀趙國,於是趙襄子又前去拜訪張孟談,並告訴他說:「昔者知氏之地,趙氏分則多十城,復來,而今諸侯謀我,為之奈何?」於是張孟談獻策說:「君其負劍而御臣以之國,舍臣於廟,授吏大夫,臣試計之。」趙襄子採納了張孟談的計策,於是張孟談便前往趙國,而派他的妻子前往楚國,派他的長子前往韓國,派他的次子前往魏國,派他的少子前往齊國。結果四國互相猜疑,圖謀終告失敗(〈戰國策.趙策一.張孟談既固趙宗〉)。
  又如唐朝武德年間,突厥突利、頡利二可汗率兵到達原州,唐太宗率兵前來抗拒他們。兩軍陣勢將要交鋒之時,唐太宗只率領幾名騎兵前來敵陣之前,對他們說:「不惦念昔日香火的誓言,卻來互相侵擾。」原來李世民知道突利、頡利兩位可汗外同內異、貌合神離,因此用這句話來使他們互相懷疑對方。頡利看到唐太宗只帶了幾名騎兵就出陣前來,又聽到香火的誓言這樣的話,便暗自猜測他與突利之間可能暗自勾結,於是便派遣使者對他說:「王不須多慮,我沒有惡意。」於是便退兵回國(〈通典.兵典.兵十四.多方誤之〉)。〈百戰奇略.離戰〉:「凡與敵戰,可密候鄰國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諜者以間之。彼若猜貳,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由此可見就局部性的瓦解策略而言,若要從內部對對象進行瓦解,對象內部本身必須提供了這樣的條件或具備形成這種條件的可能才行。

  五.「裡應外合」:
  有別於前面提到的四種策略,「裡應外合」屬於內外夾攻型的策略,只是其由敵人的內部發動的攻擊與我方由敵人外部進行的攻擊之目標與方式往往有異,而同時採用相異的方式進行攻擊則往往起著互相推動、促進也即相生的作用。如〈孫子.火攻〉提到:「火攻由敵人的內部發起,則軍隊從外面進攻以做為接應。火攻發動了,敵軍卻很安靜,那就先不要攻擊他,等火勢終了了,可以追擊就追擊,不可以追擊就停止。火攻可以從敵人外部發動,就不要等待從敵人內部來發動,用時機來掌控發火的時間。」
  又如東晉時期,前秦苻堅率兵來討伐晉國,晉國將領謝石與謝玄奉命率軍抵禦苻堅。苻堅派遣他的將領朱序前來遊說謝石等人,想要用其人多勢眾的強大優勢來威脅謝石等人投降。朱序原為晉國將領,在代理襄陽刺使的時候,為苻堅的兒子苻丕所攻陷,迫於形勢只好投降。因此便藉機對謝石說:「如果秦國百萬的軍隊都到來了,那就不可以敵擋了啊!趁現在他的軍隊尚未集結完畢的時候,應當速戰速決,如果挫折其前鋒,便可以取勝了!」謝石一聽到苻堅正在壽春,心生畏懼,圖謀要用不應戰的方式來疲弊他。謝琰則勸謝石聽從朱序的建議,於是請求派遣使節前往邀戰,謝石便答應了他。又因苻堅軍隊列陣緊逼於淝水,導致晉國軍隊沒有辦法渡過,於是晉國將領派遣使節前去對苻堅軍的主將苻融說:「君等率軍深入我國境內,設置陣形緊逼河水,這是打算持久的策略,豈是想要作戰的人呢?如果使軍隊小小的退個幾步,令我軍將士有個周旋的地方,僕(謙稱)與明公(苻堅尊稱)悠閒的觀賞他們,這不是很美嗎?」苻堅的將領們則都對苻堅說:「應當阻擋在淝水邊,不要令他們渡過,我軍人多、彼軍人少,形勢一定萬全穩勝。」苻堅則說:「且讓軍隊撤退幾步,令他們得以渡過,我軍再以鐵騎面向水邊逼而殺之。不然的話,也可以憑藉其渡水的時候打敗他們。」於是便指揮軍陣後退,結果軍隊卻奔跑撤退,無法制止。謝玄以八千精銳渡過淝水逼迫苻堅百萬大軍,苻融奔馳著指揮軍陣,結果馬匹被絆倒,因此被晉軍殺了,於是秦軍便以大敗收場。晉軍趁勝追擊,秦軍死傷無數。苻堅則為流箭所傷,單騎逃走。(〈晉書.載記.苻堅下〉、〈通典.兵典.兵十五.大陣動則亂,因乘之而敗〉)事實上,前秦的軍隊之所以一退而不可制止,乃是因做為晉軍內應的朱序在秦軍剛剛撤退的時候散播謠言說秦軍已敗,並帶頭奔逃的緣故。而此計之所以得以成功,是因為秦軍總人數高達一百萬,因此使其前後方的信息難以迅速傳達的緣故,再加上秦軍的百萬大軍是由諸族聯軍所組成,諸族本就是被迫加入,而且各懷鬼胎,再加上朱序這麼一造謠,眾人在不明究裡之際,為了保命只得跟著逃亡了。結果使得謝玄僅以八千精銳便擊敗了苻堅百萬大軍。那麼「裡應外合」在其間的效益如何,也就不言可喻了!

  六.「利用形勢」:
  有別於前面五種都是屬於主體直接將力量用在對象的策略,「利用形勢」往往並不需要損傷到自身的軍隊,而通常是「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的那個既得利益者。「坐山觀虎鬥」出自:「兩虎相爭,駑犬制其餘。(兩虎互相爭鬥而有所死傷,則劣犬也能制服那剩下的傷虎。)」(〈黃帝四經.稱〉);「兩虎相鬥而駑犬受其弊(兩虎互相爭鬥,劣犬也能制服那剩下的傷虎。)」(〈戰國策.秦策四.頃襄王二十年〉)而「漁翁得利」則出自所謂的「鷸蚌相爭」之喻,其例即〈戰國策.燕策二.趙且伐燕〉:趙國即將討伐燕國,蘇代為燕國對趙惠王說:「今日臣下前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到蚌才出來曝曬一下,便被鷸啄咬它的肉,於是蚌將殼閉合起來以箝制鷸的嘴。於是鷸對蚌說:「今日不下雨,明日不下雨,那麼便有死蚌了。」而蚌也對鷸說:「今日嘴出不去,明日嘴出不去,那麼就有死鷸了。」兩者都不肯捨棄對方,漁翁便把他們一起抓回去了。今日趙國即將討伐燕國,燕國與趙國持久對抗,以疲弊龐大的軍隊,臣下恐怕強大的秦國將成為漁翁了啊!所以希望大王能仔細衡量一下啊!」趙惠王聽後說了聲好,便停止行動了。
  春秋時期,晉國人征伐邢國,齊桓公將要去援救邢國,鮑叔牙對他說:「太早了。邢國不滅亡,則晉國不疲敝;晉國不疲敝,則齊國的權勢就不重。況且維持面臨危險的國家之功勞,不如存續已經滅亡的國家之恩德大。因此君主不如晚點再去援救他,以使晉國疲敝,這對齊國實在是有利的。等待邢國滅亡之後再使他復國,這樣的名聲實在是美好的啊。」齊桓公聽後便延緩了援救邢國的行動。(〈韓非子.說林上〉)戰國時期,魏王將攻邯鄲,使將軍龐涓帶領八萬名的士兵到達茬丘,以為進攻邯鄲預作準備。趙王在得知消息後,馬上派遣使者去向齊國求救。於是齊威王召集大臣一起商議此事,齊威王開口問說:「是救趙,還是不救好呢?」鄒忌說:「不如不要救。」段干綸則說:「不救則對我方不利。」齊威王問說:「為什麼?」段干綸回答說:「若讓魏氏兼併了邯鄲,這於齊國有何利處呢!」齊威王聽後說了聲好,便想使孫臏為將軍率領軍隊去援救趙國,孫臏聽後辭謝道:「我是受過刑的人,不可以。」於是齊威王便以孫臏為軍師,並使田忌為將軍帶領八萬名的士兵前去救援趙國。十三年後。魏國進攻韓國南梁,韓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此事,說:「早救韓國與晚救韓國,哪一個適當?」張丏回答說:「若晚救他,韓國恐怕要臣服於魏國了,不如早救他。」田忌則說:「不可。夫韓、魏兩國的軍隊尚未疲弊而我們去援救韓國,是我們代替韓國去承受魏國的攻擊,回過頭來反倒要聽命於韓國了。況且魏國有破滅韓國的心志,韓國見到自己快要滅亡了,必定要向東告知齊國。我們因此可以暗地裡與韓國結親,而晚些時還可趁魏軍疲弊,對魏軍施以攻勢。如此則國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齊威王聽後說:「好極了。」乃暗地裡答應韓國使者的請求並遣送他回國。韓國自以為有齊國當作靠山,於是在五戰五不勝後,便馬上派使者東向齊國求救。齊國因而發兵攻擊魏軍,並再次以田忌為將,以孫臏為軍師。此次孫臏為解韓國之圍,仍然使用「攻其所必救」的策略,領兵直趨魏國首都大梁城,以使龐涓率兵回國;而為了要再次讓龐涓驕傲輕敵,則使用了減灶之計。最終擒殺龐涓於馬陵狹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又如魏國攻擊趙國首都邯鄲,趙國情勢告急,便派人向楚國討救兵,楚臣昭奚恤則對楚王說:「君王不如不要救援趙國,而以此來強大魏國。魏國強大了,他割取趙國的領土必定深入啊!趙國不能聽從,就一定會堅決防守,因此這是使兩個國家衰弊的策略啊!」楚臣景舍聽後則對楚王說:「不然。昭奚恤實在不瞭解情勢啊!魏國攻擊趙國的時候,事實上在害怕楚國攻擊其背後。今日不救援趙國,則趙國有滅亡的形勢,而魏國沒有楚國的憂患;這是楚國與魏國共同攻擊趙國啊!它的害處一定會很深的啊!這又如何能造成這兩國家的衰弊呢!況且魏國用兵深入割取趙國的領土,趙國若出現滅亡的形勢,而清楚楚國不會援救自己,那麼一定與魏國聯合而共同來圖謀楚國。所以君王不如派出少量的軍隊,以作為趙國的援軍。趙國依恃楚國的強勁,一定會與魏國作戰。魏國將因此憤怒趙國的強橫,而又看到楚國的援軍不足畏懼,如此一定不會放過趙國。趙國與魏國互相削弱對方,而齊國與秦國照應楚國,那麼魏國就可以破滅了啊!」楚王聽後便派遣景舍起兵救援趙國。結果邯鄲被魏國攻下之後,楚國從而取得睢、濊之間的土地。(〈戰國策.楚策一.邯鄲之難〉)
  又如同時期的另一個例子為:韓國與魏國互相攻打,滿一年了還不分解。秦惠王想要解救他們,便向左右詢問。左右或說救的便利,或說不要救的便利,秦惠王未能為此做出決斷。此時陳軫剛好到達秦國,秦惠王便問他:「先生離去寡人而到楚國,是否也思念寡人呢?」陳軫回答說:「君王聽說過越國人莊舄嗎?」秦惠王說:「沒聽過。」陳軫說:「越國人莊舄在楚國做官執掌禮儀的事項,不久之後卻生病了,楚王聽到消息後說:『舄是舊時越國的小人物啊,今日在楚國做到了執掌禮儀的官位,已經富貴了啊,不知是否也在思念越國呢?』臣子中謝回答楚王說:『凡是人們思念故舊,都是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啊!他思念越國就會口出越國的聲音,不思念越國就會口出楚國的聲音。』於是楚王便派人前往調查,仍然還是越國的聲音啊!今日微臣雖遭放逐而前往楚國,又豈能不出秦國的聲音呢!」秦惠王說:「好。今日韓國與魏國相互攻擊,已有一年還沒結束。或說救的好,或說不救的好,寡人不能決定,希望先生再為先生的主子算計之餘,也為寡人算計一下吧!」陳軫說:「曾經有人對君王提過卞莊子刺虎的故事嗎?昔日卞莊子將要刺虎,管豎子阻止他說:『這兩隻老虎才剛要吃牛,若牛肉甘美則必相爭,相爭必互鬥,互鬥則大者傷、小者死。等到牠們受傷後再去刺殺牠們,一舉必有殺掉兩隻老虎的名譽。』今日韓、魏兩國相攻,已有一年而還沒有結束,其結果必定是大國傷、小國亡。等待他們受傷了再去攻擊他們,一舉必獲二利。這就好像卞莊子刺虎一樣啊!」秦惠王聽後說:「好極了。」最終沒有解救他們。結果大國果然受傷,而小國滅亡,秦國於是興兵討伐,取得大勝。(〈史記.張儀列傳〉、〈長短經.權議.時宜〉)
  又如齊國攻打宋國,宋國派遣臧孫子往南求救於楚國,楚王感到非常高興,答應要援救他,並表現出甚是歡樂的樣子。臧孫子憂慮的返回宋國,他的御者問他說:「索求救援而得到承諾,今日先生反而有憂慮之色,這是為什麼啊?」臧孫子回答說:「宋國是小國而齊國是大國,若因救小宋而得罪於大齊,這是人們所以感到憂慮的啊!而楚王大喜,一定是要用來堅定我們的意志啊!我軍意志堅定了而齊國因此而疲弊,這是楚國的利益啊!」臧孫子回去宋國之後,果如所料,齊軍已經攻下了宋國的五座城池而楚國的援軍仍然沒有到來。(〈韓非子.說林上〉)
  其中鮑叔牙、鄒忌、田忌、景舍、陳軫及楚王的策略,就是打算憑藉這種形勢而獲取漁人之利。由此又可見,若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上,就難免要受制於人、受人宰割了啊!

  七.「借力使力」:
  所謂「借力使力」,就是借用他人的力量以成為我方得以使用的力量,而通常這些被我方所借用的力量又會被用來反制力量的原始提供者。譬如敵人以右手打過來,我便借用他的右手以阻擋、制約他的左手;或者以軍事的競爭態勢來說,以敵人機動力低的部隊阻擋、制約其機動力高的部隊,以其近距離攻擊部隊阻擋、制約其遠距離攻擊部隊,如以車兵制約其弓兵等。又譬如孫子所說的:「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軍隊不再徵召第二次,糧食不再運送第二次;武器裝備從國內取得,糧食則從敵人那裡獲得補充(取用於國,因糧於敵),因此軍隊的糧食就可以充足了!」(〈孫子.作戰〉)其中的「因糧於敵」就是「借力」,我方因其糧食而得以維持軍隊的存續,並對敵人加以攻擊,這就是「使力」。若以借用敵人的計謀策略以對付敵人來說,則「將計就計」就是屬於這樣子的一個反制策略。
  戰國時期,江尹想要讓楚王厭惡昭奚恤,但力有不能,因此便為魏國山陽君請求封於楚國。楚王答應了,但昭奚恤卻對楚王說:「山陽君對楚國沒有功勞,不應當封他。」江尹因此而得以與山陽君一起詆毀昭奚恤。(〈戰國策.楚策一.江尹欲惡昭奚恤於楚王〉)其中,江尹因為知道山陽君沒有功勞,所以昭奚恤一定會勸諫楚王,那麼昭奚恤也就會因此而得罪山陽君了,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如此江尹自然因此多了一份力量!這是借敵人之力以增加自己之力的例子。在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對付敵人時,想要借用他人之力一起對敵,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也變成敵人。
  〈呂氏春秋.為欲〉有言:「成群的狗兒一起相處,都靜靜的不會發生爭鬥,但如果把烤雞丟給牠們,就會互相爭鬥起來了啊!或者咬折了彼此的骨骼,或者咬斷了彼此的筋脈,這是因為存在著爭鬥的方法啊!爭鬥的方法存在就會因此爭鬥,不爭鬥的方法存在就會因此不爭鬥了。採取不爭鬥的方法卻相互爭鬥的,一萬個國家裡也找不到一個啊!」這隻烤雞,也就是我方得以借甲敵之力以攻其乙敵的介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可資利用的形勢就是由我方所促成與營造而不是自然發生的了!
  春秋時期,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侍奉齊景公,因憑恃勇力捕抓老虎而聞名於齊國。晏子經過三人面前總是快步走過,但三人卻仍然依然固我的坐著不起身致意。晏子入朝覲見齊景公並說:「臣聽說:明君蓄養的勇力之士,對上遵行君臣的大義,對下遵行長幼的倫常;在國內可以禁止暴亂,在國外可以威懾敵人;在上位者喜好他們的功績,在下位者佩服他們的勇力,所以讓他們處尊位、得重祿。今日君王所蓄養的勇力之士,對上不遵行君臣的大義,對下不遵行長幼的倫常;在國內不能禁止暴亂,在國外不能威懾敵人,這是危害國家的人才,不如除掉他們啊。」齊景公也早已為這三人的所作所為感到不滿,一聽晏子的提議正中下懷,便說:「但是這三個人太厲害了!捕抓他們恐怕不能抓到,刺殺他們恐怕不能刺中啊!」晏子說:「這三個人只能力攻勁敵,並沒有長幼的禮儀。」接著便向齊景公獻上一計,讓齊景公派使者送給那三個人二顆桃子,並讓使者對他們說:「三位先生何不計算功勞大小來分食這兩顆桃子呢?」使者一到,依計行事。三人則跪下接旨,使者將話說完後,公孫接仰天而嘆說:「晏子,是個有智慧的人啊!使主公來計算我們的功勞,如果不能得到桃子,就是沒有勇力的人啊!如今,士多而桃少,就讓我們計算功勞的大小來決定誰吃桃子吧!我公孫接一次就捕抓到三歲大的野諸,二次就捕抓到哺乳的老虎。像我公孫接這樣的功勞,可以吃桃而不須跟他人同享了!」接著便拿起桃子,站了起來。田開疆則說:「我拿著兵器而擊退敵軍二次,像我田開彊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吃桃而不須跟他人同享了。」也拿起桃子,站了起來。古冶子則說:「我曾經追隨君王一起渡過黃河,左驂(按:古時四馬拉一車,左邊的馬叫驂)被大黿銜著潛入深流之中,當時我少小不能游泳,便潛入河底逆流而行百步,又順流而下走了九里,終於找到那隻大黿,並將牠殺了。我左手執著驂的尾,右手拿著黿的頭,像鶴一樣躍水而出。渡口邊的人都說:『是河伯啊!』在我看來,像這般的功勞,也可以吃桃而不須跟人同享了啊!二位為何還不將桃子放回去呢!」便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的勇力不如你,功勞也趕不上你。取走桃子而不讓給你,這是貪心使然;如果這樣而不死,就是無勇啊!」於是兩人便都將桃子還回去,自刎而死。古冶子說:「兩人都死了,我卻獨自活著,這是不仁;用言語羞辱人,並誇耀自己的名聲,這是不義;怨恨所做的行為而不死,這是無勇。」於是也把桃子還回去,自刎而死。(〈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十四〉)這二顆桃子就好像那隻烤雞的功效一樣,兩者都是借敵之力以使力的轉化介面。
  又如〈分析篇.思維的元素.反正〉提到甯越對孔青獻上的「內攻之」的策略就是借敵人之力以使敵人消耗其自身力量的高超策略。管仲曾說過:土地依靠城邑來防護,城邑依靠軍隊來守衛,軍隊依靠人民來供給,人民依靠糧食來存活。所以如果不對土地進行開闢,那麼城邑就無法固守(〈管子.權修〉)。而若城邑廣大而田野狹小,那麼這些田野將無法提供充足的糧食以供養民眾;而若是城邑大而民眾少,那麼這些民眾將不足以守禦這個城邑(〈管子.八觀〉)。尉繚子也說:土地的功用在於為人民提供生存的條件,如糧食與物資,城邑的功用在於防護土地,軍隊的功用在於守衛城邑;而軍隊來自人民,人民則須靠糧食才能生存(〈尉繚子.戰威〉)。而基於這些彼此糾纏的關係,所以在興建一座城邑的時候必須先行度量土地是肥沃或貧瘠,城邑的大小必須與地力相稱,人民的多寡必須與城邑的大小相稱,積存糧食的數量必須與人民的多寡相稱。這三點相稱了,那麼軍隊在內就可以固守,對外就可以戰勝了(〈尉繚子.兵談〉)。所以〈逸周書.文傳解〉提出:「土地寬廣卻沒有防守,可以使用奇襲的方式;土地狹窄卻沒有糧食,可以使用包圍的方式使其耗盡糧食(土狹無食可圍竭)。」而〈管子.事語〉則稱:「城牆脆弱將招致敵人衝撞城牆,沒有物資儲備則使敵人採取包圍戰術。(城脆致衝,無委致圍。)」管子的這種包圍戰術其目的也就在於斷絕敵人獲取其他糧食的管道,使敵人人數越多消耗越快,最終不得不投降。猶如葛洪所說的:「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務所以煞(殺)生。夫有盡之物,不能給無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無底之器也。凡人利入少而費用多者,猶不供也,況無錙銖之來,而有千百之往乎?人無少長,莫不有疾,但輕重言之耳。而受氣各有多少,多者其盡遲,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補而救之,必先復故,然後方求量表之益。」(〈抱朴子.內篇.極言〉)
  關於借力使力的方法,揭暄在〈兵經百言.衍部.借〉中做了較全面的論述,即:「我方力量匱乏的時候就借用敵人的力量,難於直接誅殺別人就借用敵人的刀劍,錢財貧乏就借用敵人的錢財,物資欠缺就借用敵人的物資,軍隊與將領都稀少就借用敵人的軍隊與將領,智謀不可行就借用敵人的智謀。這怎麼說呢?我想要做的事情引誘敵人替我做完,那麼敵人的力量就借到了;我想要消滅別人就設計敵人幫我殲滅,那麼敵人的刀劍就借到了;佔據敵人所擁有的地方,那麼就借到敵人的錢財了;劫掠敵人的儲備,那麼就借到敵人的物資了;讓敵人自相爭鬥,那麼就借到敵人的軍隊與將領了;將敵人的招數轉變為我的招數,憑藉著敵人的策略而成為我的策略(將計就計),那麼就借到了敵人的智謀了。自己所難以辦到的事情,可以假借敵手來完成,不必親自去做,而能坐著享受它所帶來的利益。甚至可以以敵人借用敵人,借用敵人所借用的東西,使敵人因為不知而終於為我所借用,使敵人即使知道也不得不為我所借用,那麼借用的方法就算很巧妙了啊!」
  此外,為了避免敵人採用「因糧於敵」的策略,因此墨子在論述守城之術時提出:「距離外郭百步以內的牆垣、樹木,無論大小都要將它們全部砍伐去除掉,外面的空井全部將它們填滿阻塞,不要讓敵人得以從中取水。城外的空房室全都拆除掉,樹木全都砍光,各種可以利用來做攻城之用的東西全都搬進城內,讓每個人對自己的東西進行標記,等戰事結束之後,各自憑著標記領取回去。官吏要為此製作證明文件,上面則記載著有多少數目的東西。當路的木材不能全部搬進城中的,就將它們燒掉,不要讓敵人得到而加以利用。」(〈墨子.號令〉)

  八.「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計六大計中的混戰計之一計。枚乘說:「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想要讓熱湯變得寒冷,卻讓一個人用火燒煮它,那麼即使有一百個人一起用杓子舀湯止沸,也是沒有益處的啊!不如斷絕其薪柴、去除其火源,那麼湯也就會自然冷卻了啊!)。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不斷絕它的根源,卻去援救它的末流,這就好像是抱著薪柴去救火一樣啊!)」(〈漢書.賈鄒枚路傳〉)〈淮南子.精神〉也曾說過:「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所以用注入熱水的方式來停止沸騰,沸騰是不會停止的;果真知道它的根本,那麼去除其火源就會使它停止沸騰了啊!)」又如韓非子所說:「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淵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而〈淮南子.繆稱〉亦云:「用百人之所能,則得百人之力;舉千人之所愛,則得千人之心;辟若伐樹而引其本,千枝萬葉則莫得弗從也。」而杜甫則說:「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出塞曲.前出塞〉)因此古人有所謂「禁止暴亂,罪過只在一個人身上」的說法,意指戰爭的最終目的只是要將「始作俑者與罪魁禍首」除去,對於其協從、追隨者則應採取寬容的態度(〈尚書.胤征〉、〈尉繚子.武議〉),否則戰爭將永遠無止無盡。
  西周時期,周武王問姜太公說:「率領軍隊深入諸侯的國土,遇到遍佈茂密長草的地形,這些長草圍繞著我軍的前後左右。三軍已經行走了數百里的路程,人馬都已疲倦必須休息了!敵人卻憑藉著天氣乾燥、風速快速的條件,在我軍上風處放火燒草,並派遣精銳的車兵與騎兵頑強的埋伏在我軍後方。三軍因此感到恐怖畏懼,散亂逃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呢?」姜太公回答說:「像這種情況,就用雲梯、飛樓來瞭望左右,謹慎的觀察前後的動靜。發現火起了,就放火焚燒我軍前面的草地而使之燒出一條寬廣而延長的防火帶,接著又放火焚燒我軍後方。敵人如果前來,就率領軍隊後退到已經被我放火燒黑的土地上(黑地)採取堅守姿態。如果前來的敵人是從我軍後方而來(因此處於下風處),那麼他們看見火起了,一定要遠走避開。我軍據守燒黑的土地,以強弩與精銳的勇士護衛我軍左右,又焚燒我軍前後的草地。在這種情況下,那麼敵人的火攻就不能傷害到我軍了!」周武王又問:「敵人放火焚燒我軍左右,又焚燒我軍前後,濃煙覆蓋著我軍,敵人的大軍則先行佔據燒黑的土地(黑地)而對我軍發動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又應該怎麼辦呢?」姜太公回答說:「像這種情況,我軍必須組成四武衝陣,強弩護衛我軍左右,這個方法雖然不能取勝,但也不至於失敗。」(〈六韜.虎韜.火戰〉)其中的「黑地」就是指地上的叢草都已燒得焦黑的地形面貌,因此這些「黑地」也就不再提供火攻所需要的根本條件,也即「可燃物」了。所以姜太公的策略就是同樣利用與敵相等的天候條件,也即乾燥的天氣與迅速的風力,先敵一步燒掉軍隊前面的草地,如此一來敵人的火攻也就無法燒到我軍了!而因為敵人的用意在使我軍因為前方的大火而後退,並因此進入其埋伏之處,卻不知我軍固然在敵人大軍的下風處,但敵軍的伏兵卻也在我軍的下風處,因此敵人可用火攻攻我,我軍自然也可用火攻攻敵之伏兵。
  而關於這種先敵一步去除其所憑藉著攻擊我方的根本條件的實際例子,則可見於西漢時期。當時李陵遠征匈奴,因戰鬥不利,而班師回國,卻在大沼澤中被匈奴軍追上,大澤之中甚多葭草蘆葦,匈奴軍便於上風處縱火。李陵見狀便先一步放火燒斷軍隊前面的葭草蘆葦,以斷絕火勢。(〈漢書.李廣蘇建傳〉)而蕭世誠在為〈孫子.火攻〉篇作註解時,則說:「敵人用火勢焚燒我軍城門,想要用火燒掉城門以攻進城內,我軍便應當在城門內堆積薪柴以助長火勢,使火勢更加旺盛,那麼敵人也無法進來了,這也是抵拒火攻的方法啊!」(〈通典.兵典.兵十三.火攻〉)敵人焚燒城門本就是為了要破除城門的阻擋功用,不想火勢本身便又可起著一種阻擋作用,因此這種策略可說是在我方無法阻擋敵人焚燒城門的時候(不得已的情況下),將城門的功用進行轉換的一個妙法,係將城門的「固能阻擋」(實質的阻擋,城門必須存在)順勢轉化為「熱能阻擋」(虛質的阻擋,藉由犧牲、焚燒城門而得),讓「阻擋」敵人進入這個建立城門的原始目的繼續獲得延續。因此凡事若能思慮周密,明白各事物的體用因果關係,往往能藉由不停的策略轉化而使敵人無可奈何。
  若以系統觀的角度來看待戰爭,那麼在整體的層次上(含糧食、物資、武器、人員等),糧食便是軍隊中之人員得以存在的最根本條件;而若以軍隊的層次看來(含人、武器等),則人便是軍隊得以行動的根本條件;而若以人的層次看來(含心與肢體),則心便是軍隊得以決定行動的根本條件;而若以人的層次之概念套用到軍隊的層次,那麼將軍就是心,士卒就是肢體。因此孫子有云:「三軍可奪氣,軍將可奪心。」(〈孫子.軍爭〉)而孫臏則提出:「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長短經.兵權.攻心〉、〈通典.兵典.兵十四.先攻其心〉)。除此外,古人也往往從這種去除根本條件的角度去制定並施行策略,如春秋末期,吳國進攻楚國,伍子胥派人對楚國放話說:「如果用子期當統帥,就要攻擊楚國;如果用子常當統帥,就會離開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便任用子常而摒退子期。吳國於是進攻楚國,終於取勝。(〈韓非子.內儲說下〉)又如春秋初期,晉國討伐秦國;秦國人在涇水上流施放毒藥,導致晉軍死傷慘重(〈通典.兵典.兵十四.因機設權〉);或者如官渡之戰中曹操火燒袁紹的烏巢糧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或者如曹操圍攻審配於鄴城時所採用的切斷鄴城所有糧食補充管道的策略(〈通典.兵典.兵六.示怯〉),或者如軍師荀彧對曹操提出的採用「堅壁清野」之策以杜絕敵人「因糧於敵」的可能(〈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或者如韓信使用的四面楚歌及諸葛亮使用的七擒七縱孟獲等等策略(〈長短經.兵權.攻心〉),也都無非是釜底抽薪的思維體現。

  九.「斬草除根」:
  以上是破除對象形體的八種方法,然而對象的形體雖然被主體破除了,但若破除的不夠徹底,對象仍有捲土重來的一日。因此為免因縱虎歸山而後患無窮,在實施破除策略的時候,若對象的力量無法被主體所吸納,且對象有能力東山再起,則主體在破除對象的形體之時,便務必要一併斬草除根了。正如周任所說:「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治理國家的人,遇見惡事就應該如農夫務必剷除田中野草一樣除掉它)!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農夫割除野草而積聚起來,滅絕野草的根部,不讓它復生繁殖,那麼善事就能得到伸展了)!」(〈左傳.隱公六年〉)而對於這一點伍子胥倒是奉行不違的,如〈韓非子.說林下〉:「闔廬攻郢,戰三勝,問子胥曰:『可以退乎?』子胥對曰:『溺人者一飲而止則無遂者(想要溺死人卻只讓他喝了一口水就停止了,那是不會成功的),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沈之。(想要成功必須依靠不停的讓他喝水啊!因此不如就趁此時機讓楚國沉沒吧!)』」又如〈史記.伍子胥列傳〉:「後五年,伐越。越王句踐迎擊,敗吳於姑蘇,傷闔廬指,軍卻。闔廬病創,將死,謂太子夫差曰:『爾忘句踐殺爾父乎?』夫差對曰:『不敢忘。』是夕,闔廬死。夫差既立為王,以伯嚭為太宰,習戰射。二年後伐越,敗越於夫湫。越王句踐乃以餘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之上,使大夫種厚幣遣吳太宰嚭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後必悔之。』吳王不聽,用太宰嚭計,與越平。」往後的歷史證明了伍子胥的主張是對的,同時當夫差向越王請求能僻處一隅繼續苟且生存時,越王句踐記取自己復國的教訓,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夫差的請求,斬草除根,徹底滅了吳國!
  基於對此策略的反向思考,因此戰國時期有很多策士們都為他們所服務的主公提出了必須樹立多個生存的據點以規避風險的主意,如馮諼為孟嘗君營造的「狡兔三窟」即是(〈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而這個道理又可見於孔子所說的:「依賢固不困,依富固不窮,馬蛢(百足蟲馬陸)斬而復行者何,以輔足眾也。」(〈說苑.雜言〉)而趙蕤則言:「周有天下八百餘年,後代衰微,而諸侯縱橫矣。至末孫王赧降為庶人,猶能枝葉相持,名為天下共主。當是時也,楚人問鼎,晉侯請隧,雖欲闞周室,而見厄諸姬。夫豈無奸雄,賴諸侯以維持之也。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僵臥、倒下)。持之者眾。』(擁有百隻腳的昆蟲,到死了也不會傾側倒下,這是因為維持它站立的腳有很多的緣故啊!)此之謂乎!」(〈長短經.霸紀中.七雄略〉)然而正如孫臏所言:「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對象或其聯盟之存在必然有一根本性之原因,能去除此一根本性原因則對象亦將不復存在矣。如有名的「海大魚」之諫,即是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來規勸靖郭君放棄在薛地築城的念頭的,其人云:「先生聽過海中大魚的故事嗎?漁網罩不住牠,連在箭上的絲繩牽不住牠,然而當牠蕩離水中時,螻蛄與螞蟻也能在牠身上為所欲為了啊!今日的齊國就好像是先生的大海啊!先生如果能長期掌握齊國的政權,還要薛來做什麼呢?而先生如果失去了齊國的政權,即使把薛城築到跟天一樣高,仍然無所助益啊!」靖郭君聽後說了聲好,便終止了計畫,不在薛地築城了!(〈韓非子.說林下〉)〈淮南子.說林〉有言:「食其食者不毀其器,食其實者不折其枝(吃食物的人不毀壞他的器具,吃果實的人不折斷果樹的枝幹)。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堵塞河流的源頭,下流就會枯乾;背離樹木的根本,枝幹就會枯竭。)」因此若能徹底杜絕、阻塞對象賴以維生的源頭,則其效用亦等同於斬草除根也!


第二節  勢位的優劣

  何謂「勢」?〈孫子.勢〉言:「任勢者,其戰民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者戰民也,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勢也。」而〈孫臏.勢備〉言:「黃帝作劍,以陳(陣)象之。笄(羿)作弓弩,以埶(勢)象之。禹作舟車,以變象之。湯、武作長兵,以權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何以知弓奴(弩)之為勢也?發於肩應(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不識其所道至。故曰:弓弩,埶(勢)也。」而〈淮南子.說林〉則有許多關於「勢」的直觀描述即:「矢之於十步貫兕甲,及其極,不能入魯縞。(其勢已盡)……躄者(雙腳殘廢的人)見虎而不走,非勇,勢不便也。(其勢不可)……王子慶忌足躡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龜鱉,勢不便也。……今有六尺之席,臥而越之,下材弗難;植而踰之,上材弗易;勢施異也。……孟賁探鼠穴,鼠無時死,必噬其指,失其勢也。……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畜粟者欲歲之荒饑也。(其所處的形勢使然)」而〈韓非子.備內〉有言:「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賣,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亦其所處之形勢使然)」而房玄齡說過:「自天地以及萬物,關諸人事,莫不有形勢焉,夫勢必因形而立。故形端者,勢必直;狀危者,勢必傾。觸類莫不然,可以一隅而反。」因此形體的存在是勢位產生的根本條件,而「形體」則與「性質、功能」共同包含於主體之中。
  性質可由目的與形勢加以區分,形體(體)指其外形及其所體現的各種狀態,功能(用)則為其形體所提供之能力。不管是哪一種,隨著時空的推移,其主體的「精神能量與物質能量」的狀態必然發生變化。變化產生了差異,差異也就從形體的各種狀態之中自然顯現,正所謂:「同,不足以相勝也,故以異為奇。」(〈孫臏.奇正〉)因此任何一種差異的形成都可能成為影響敵我雙方勝敗的原因,因此凡是可能產生差異的狀態都將成為敵我雙方藉以比較優劣的對象。而這些比較後的結果,可以作為我方決策之參考。至於這些可供參考的結果,依其相對能量之大小,又可分為優勢與劣勢,而統一優勢與劣勢這個對立範疇的概念則稱為「勢位」,不同的「勢位」有不同的「勢能」,然而同一種類的「勢位」其「勢能」只有量的比例,而無質的不同。勢位,本身又分先天與後天。先天的勢位,指其自身自有而不需任何外在條件所產生的優劣勢;後天的勢位,指至少需要兩種勢位的結合或者某種條件的成立,才能產生的優劣勢。在「形體、性質、功能」這三種因素中,只有「性質」本身的「勢位」是不區分優劣的,而「性質」的定位則是在某一形勢下主體與對象的相互關係,因此除非性質的定位對象包含三個以上,否則不具備優劣之判斷,如我軍、敵軍、盟軍,如果盟軍是我之盟軍,則我優於敵,反之則敵優於我。
  所有程度上的變化或者相對的狀態都具有「勢位」,可判別出優劣,因此軍隊所體現出的各種狀態都有優劣勢之存在。那麼邏輯上,既然所有程度上的變化都具有「勢位」,則就我方的同一「勢位」而言,其前後的變化所產生的結果也就具有了優劣的分別,只是這樣的自我比較並無多大意義,因為即使在同一勢位中今天較昨天劣勢,我方總不可能去去除昨日的優勢以消除今日的劣勢,因此這樣的比較只有當我方想從由時間所造成的差異上找出影響我方勢位變化的原因時才具有意義;而既然已找出原因所在,如果是使勢位往負面發展的原因,則我方自然不能再重蹈覆轍,而須找出對策並加以防範。而在實際上,勢位的優劣判斷自然是由比較敵我雙方的能力大小之後的結果所產生,也就是說優勢與劣勢敵我各佔其一。而古代兵家最重視的勢位主要又可區分為戰前與戰中,戰前的比較,其信息由「用間」而得,其內容多是一些相對穩定的信息;戰中的比較,其信息由「偵察」而得,其內容多是一些相對變動的信息,諸如:敵人之「動靜、位置、策略、實虛」(〈孫子.實虛〉)等,而戰前的比較項目則製為表一〔註十八〕:

主體層次
領域類別
比較的項目
政治
君主的素質、能力與心理
君主所疏遠及親近的官吏的能力及其效忠的情形
人民的心理(安危、愛憎)以及其認同君主的程度
人民的資產的情況(貧富、有餘不足)
政治的情況(治理、混亂,清明、黑暗)
經濟
糧食的存量
財貨的存量
物資的存量 (運輸工具\武器\能源)
外交
諸侯結交的情況(關係之親疏、愛憎、強弱,數量之多少)
鄰國的態度
大國的態度
軍事
將帥的素質、能力與心理
幕僚的智慧、辯才與謀略
執行賞罰的情況
法令被遵行的狀況
軍隊的數量、素質、心理狀況與訓練程度
武器的威力大小、種類與數量
兵種配備的優劣
天時對誰有利
地形的狀態
城池的形體(形狀、高、厚)、位置及其防禦力之大小
(戰前之敵我雙方勢位比較表)


  孫子認為:「古時候的用兵高手,先設法讓自己不可被敵人取勝,再等待敵人可以被自己取勝的時機;不可被敵人取勝的主動權操在自己手上,可以被自己取勝的主動權操在敵人手上。所以用兵的高手,能使自己不可被敵人取勝,而不能使敵人可以被自己取勝。……所以他取勝時沒有危險,之所以沒有危險是因為他所措置的勝利之策,是取勝早已失敗的敵人的啊!所以高明的人,先站立在不能被打敗的地方,而不會喪失打敗敵人的良機。因此,勝利的軍隊先取勝再作戰,失敗的軍隊先作戰再求取勝(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所以勝利的軍隊它與敵人作戰的情況就好像是用鎰來跟銖比稱輕重一樣(一鎰等於五百七十六銖),失敗的軍隊它與敵人作戰的情況就好像是用銖來跟鎰比稱輕重一樣。」(〈孫子.形〉)而文子則說:「善用兵者,先弱敵而後戰,故費不半而功十倍。」並認為「先戰而後求勝」的「敗兵」是「不明於道」的人(〈文子.下德〉)。而其中的「銖與鎰」正是比喻敵我雙方「勢位」優劣之懸殊。因此即使理論上,當我方具有了優勢,即可對敵實施攻擊;但實際上,影響敵我雙方勝敗關鍵的勢位不一定只有一種。在一般情況下,敵我任一方都不可能同時具有所有的優勢,所以我方在未取得影響勝敗的優勢之前不宜與敵方短兵相接。而在此同時,我方所要做的就是:去除敵方的優勢。這主要有 六種策略,分別是「 化解、轉換、癱瘓、替換、削弱、增強」,分釋如下:

  一、化解:
  成功後,敵方已不具備此優勢,雙方的力量可能因此而均等也可能是我方略勝一籌。其思維源頭來自〈孫子.實虛〉之:「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以及〈孫臏.十問〉之:「攻其所必救,使離其固。」而「攻其所必救」也即化解敵人憑藉「高壘深溝」所形成之防禦優勢的策略。〈淮南子.主術〉云:「吞舟之魚,蕩而失水,則制於螻蟻,離其居也(大到能夠吞下舟船的大魚,被激盪到岸邊而遠離海水,就會被螻蛄、螞蟻所制服,這是因為牠離開了牠所居處的地方的緣故啊。)。猿狖失木,而擒於狐狸,非其處也。(猿猴失去了攀援的樹木,就會被狐狸捉住,這是因為那不是牠所居處的地方的緣故啊。)」如果敵人的優勢來自於他所熟習的空間與領域,那麼化解這個優勢的辦法,毫無疑問的,就是迫使他離開他所熟習的空間與領域。

  二、轉換:
  成功後,我方之劣勢轉為優勢,敵方之優勢轉為劣勢。轉換的策略是較為特殊的策略,一般而言局部的轉換較易達成而整體的轉換較難實現。此外,整體的轉換也可以是由眾多的局部轉換所構成的!其思維源頭亦頗為常見,如〈吳子.應變〉:「武侯問曰:『若敵眾我寡,為之奈何?』起對曰:『避之於易(在寬廣之地避開敵人),邀之於阨(在險阨之地截擊敵人)。』」更容易明瞭的解釋則為〈韓非子.備內〉:「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鬵(註:鍋子。)間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水失其所勝者矣。」水猶是水,火猶是火,然而勝敗之勢已然轉換矣!又如〈淮南子.說林〉:「水火相憎,鏏(註:鍋子。)在其間,五味以和;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而所謂的「鏏與讒賊」都無非是一種介面;因此若要實現轉換的策略,勢必要先找到那個能轉換優劣之勢的介面。

  三、癱瘓:
  成功後,敵方仍具此種優勢,但無法使用該優勢。其思維源頭來自〈孫子.實虛〉的:「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背離其所去的地方)。……備前者後寡,備後者前寡;備左者右寡,備右者左寡;無不備者無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故曰:勝,可擅也(可以專擅);敵雖眾(敵人雖然眾多),可無鬥也(可使其無法與我方戰鬥)。」是有眾之體,而無眾之用也。譬如象棋,當我方的炮「串」住了敵方的「象、士、將」時,那麼儘管敵方的「象、士」當時處於彼此互防的狀態, 但因為被串住的「象、士」其實無法移動(否則導致自殺),因此被串住的棋子形同癱瘓,而喪失了互防的功能,此時我方便可輕鬆的吃掉敵方另外的「象、士」了。

  四、替換:
  成功後,敵方形體、結構完整而組成份子改變,優勢減弱。如前279年,田單以反間計讓燕國用騎劫取代樂毅,接著便收復故土成功。又如前260年,長平之戰前秦國用重金行反間計,讓趙王以趙括代替廉頗,秦王則秘密派遣白起作為秦軍主將,結果秦軍因此大勝趙軍,坑殺趙軍四十多萬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日後更被秦國所統一。 田單、秦王使敵方替換主將,從而減弱其總體實力,即是其例。

  五、削弱:
  成功後,敵方的優勢減弱,即使仍然具有些微優勢,但已無法對勝敗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最一般與直觀的策略,因此其言論俯拾即是,所以也就難以尋覓出其思維源頭,可以〈孫子.軍爭〉的:「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及〈孫子.實虛〉的:「凡先處戰地而待戰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為代表。當然削弱策略在我方已佔優勢之時也可使用,以節省力量,如〈孫子.軍爭〉所言:「圍師遺闕」及〈尉繚子.兵教下〉的:「凡圍必開其小利,使漸夷弱。」即是其例。

  六、增強:
  成功後,敵方部份優勢有所增強,但也因此造成某些優勢成為劣勢或使原本之劣勢更劣。如孫臏減灶之計(〈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或者,敵方在物質上有所增強,但我方之損失卻是無關痛癢,如以老弱殘兵誘敵,則老弱殘兵必有所損失,但對我方之影響不大,而相對的,我方人數的減少,即使敵方人數不變,其仍然是增強。這個策略的目的其去除的對象不是增強的優勢本身,而是受此優勢影響的其他優勢,使後者因前者之增強而往負面發展。這個策略通常用在使敵人產生輕敵的效果上。其思維源頭則為〈六韜.武韜.三疑〉:「武王問太公曰:「予欲立功(我想要立功),有三疑(但有三個疑惑):恐力不能攻強,離親,散眾(恐怕力量不足以攻擊強大的敵人,離間敵人的親信,分化敵人的民眾)。為之奈何?(這該怎麼做呢?)」太公曰:「因之(憑藉其強大的形勢而順勢增強他,使趨於極端),慎謀(謹慎的進行謀略),用財(捨得使用錢財)。夫攻強,必養之使強(凡是要攻擊強大的敵人,一定要助長他的強大),益之使張(增益他,使他更擴張)。太強必折(力量太強就一定會遭到挫折),太張必缺(擴張太過就一定會造成缺裂)。攻強以強(因此攻擊強大的敵人要利用他的強大),離親以親(離間敵人的親信要利用他的親信),散眾以眾(分化敵人的民眾要利用他的民眾)。」以及《周書》及〈道德經.三十六章〉的:「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而去除敵方優勢的策略,反之即為去除我方劣勢的策略。去除的策略是否可能實現,須衡量敵我雙方的目的、資源、能力及在當時情況下完成的可能性。否則若只想依樣畫葫蘆,卻不管實際的可行性,只是徒然浪費資源而已。所以若說有優勢難以去除或者無法去除,那將不是優勢本身太過強固的問題,而必是因為自身的基礎太過薄弱所致。〈孟子.告子上〉:「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而〈淮南子.說林〉也說:「金勝木者,非以一刃殘林也;土勝水者,非以一墣塞江也。」
  由此可見,敵方之優勢是否得以去除,其必要條件實在於我方用以實施去除策略的能力是否足夠而已!若站在敵方的立場,則敵方自己為「內因」,我方為「外因」。「內因」之主體若不腐敗衰弱,則「外因」之主體必然要耗費許多力氣才可能擊敗「內因」之主體;反之,即使「內因」之主體腐敗衰弱,但「外因」之主體也腐敗衰弱,則「外因」之主體同樣無法擊敗「內因」之主體;更何況「內因」之主體不腐敗衰弱,而「外因」之主體卻積弱不振,那麼「外因」之主體不但不能消滅「內因」之主體,反倒會被他所消滅。因此,平時即需建立穩固的基礎及發展堅強的實力,那麼在戰爭發生時才能有更多取勝的機會。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也。
  去除優勢策略除有「勢位」的選擇外,更有時間上的先後分別。「勢位」的選擇主要以我方所擁有的時間、能力及當時的形勢條件為考量而進行抉擇;先後的分別則是因為各種「勢位」是相互影響的,有時我方先化解了敵方的甲優勢,其乙優勢也就隨之而化解了,但如果先化解乙優勢則甲優勢可能仍然存在,則在一般情況下自以化解甲優勢為宜。又或許會有人提出疑問,既然我方是劣勢而敵方是優勢,那麼我方又將如何去「去除」敵方之優勢呢?誠如前文所言:「影響敵我雙方勝敗的勢位不一定只有一種,而在一般情況下,敵我任一方都不可能同時具有所有的優勢。」而這也就是我方之所以仍有條件去「去除」敵方之優勢的原因所在。譬如我方兵力不如敵方,但因為我方具有時間與空間優勢,所以我方便可以用游擊或者打持久戰的方式去削弱敵軍的力量。
  如果去除策略難以實施或無法奏效,那便只剩下「對抗策略」。所謂的對抗策略,是指以其他優勢對抗敵方所無法為我方去除之優勢。如以「精神優勢」對抗「物質優勢」,以「時間優勢」對抗「空間優勢」;或以某一「物質優勢」對抗某一「物質優勢」,或以「精神與物質優勢」對抗「時間與空間優勢」,以「時間與空間優勢」對抗「精神與物質優勢」等等等,有些對抗形式可能尚未發生過,但那只表示用不到,而不意謂著沒有用。關於對抗形式的例子,譬如因敵方將帥智謀高超,以致我方分兵之計無法奏效,使敵方依然具有數量優勢,此時我方須採取出奇之策,始能於戰鬥中具有「精神優勢」,此謂以「精神優勢」對抗「物質優勢」。又譬如淝水之戰中,謝玄以讓苻堅大軍稍微退後,再加以散播謠言的方式,使苻堅的百萬大軍瞬間潰敗的策略,就屬於以「精神優勢」對抗「物質優勢」的例子。然而「對抗策略」是否奏效尚須衡量敵我雙方兩種優勢之個別差距及綜合效果,及兩種優勢各自之破壞力及其相互之影響力之大小而定。而去除策略與對抗策略,並非不能並存,因此可視「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的許可而加以搭配組合運用。
  我方擁有或掌握了所有的優勢,稱我方具有「全面優勢」;只掌握了少數的優勢或者只在某一時空的比較中我方始有優勢,稱我方具有「局部優勢」。若雙方所有勢位均勢均力敵,則稱此種情況為「均勢」。本書中所提出的「勢位」及其「去除與對抗」的「策略」都已非常的「抽象化」,所以可以適用於不同領域中具有相同性質「勢位」的情況。至於其他未曾提及的「勢位」,則可參考以上所提及的去除策略及對抗策略的方向來加以設計,相信必能有所幫助。而「勢位」與「勝敗」的關係,自然是優勝劣敗,而「均勢」自然導致「不分勝敗」或者說「戰和」的結局。而如果說除了某一勢位之外,所有的勢位都均勢或難以改變,那麼這個勢位就是致勝關鍵,或者因為其他因素而使某一勢位成為決定勝敗的主因,則稱這種勢位為「關鍵勢位」。這就好像劉向所說的:「故全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德均則眾者勝寡(德義均等那麼人多的將戰勝人少的),力敵則智者勝愚(人力相當那麼智慧的將戰勝愚昧的),勢侔則有數者禽無數(形勢相等那麼有策略的將戰勝沒有策略的)。」(〈淮南子.兵略〉)所以「關鍵勢位」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敵我雙方情況的差異而不斷的變化著的!
  而事實上,若我方具有了絕大多數的優勢,便有了不戰而勝的本錢,以兵不血刃的威懾手段甚至在形勢發生時無所作為也可達到我方的目的。而若敵我雙方所具有的勢位均等,亦即彼此的能量所差無幾、難分優劣,則仍不宜動手,唯有我方具有了多數或關鍵的優勢時,才能保證勝利的取得。因此只有當雙方差距拉大之後,我方始能以最經濟的方法贏得勝利。當然,如果去除敵方優勢所須耗費的資源,在短少的時間上無法負荷時,可以採取延長時間而減少效用的方式來施行。
  如果唯有我方取勝始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那麼我方無論如何都須取勝,否則不須執著於勝敗一關。因為所謂的勝敗,只是一種最一般的供人推斷獲利與否的結果;在特殊狀況下,失敗有時比取勝更為有利。而這之間的判斷,就有賴於決策者的智慧了。
  「策略」,依其施行的方向又可分為「順向與逆向」,之所以有「順向策略」與「逆向策略」之分是因為一個主體本身含有許多的勢位,而這些勢位的消長又會對其他的勢位產生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的緣故,勢位不是孤立的存在著,而是同時存在於同一主體之中的。譬如有某些優勢太過,便會對其他的優勢產生負面的影響。此時使用策略使甲優勢太過以影響乙優勢使其往負面發展,那麼這個策略就屬於「順向策略」,反之則稱之為「逆向策略」。簡言之,「順向策略」就是順其勢將之推往極端的方向,使優者更優、劣者更劣,猶如順水推舟,但其「作用勢位」與「目的勢位」不一定相同;反之,使優者劣、劣者優的策略,就叫「逆向策略」,猶如逆水行舟,而其「作用勢位」與「目的勢位」相同 ;同時不管是順是逆,既可以是針對局部的,也可以是針對整體的。順向策略,譬如〈六韜.武韜.三疑〉有所謂:「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太張必缺。」;而「順向策略」與「逆向策略」兩者,以前者較易實施與成功。在一般的情況下,當我方資源不足時可採用順向策略,當我方資源充足時則可採用逆向策略,這也就是說順向策略的進入門檻較低。而事實上,若能擁有堅強的基礎與實力,則不管是順向策略或逆向策略,都極易實施與成功。
  將「策略」區分為「去除、對抗,順向、逆向」兩組四種,是否有意義!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所謂的「策略」不過是一種思維的產物,制定策略的規則是不變的,變的是外在的大環境,而當大環境產生變化時,策略也須隨之調整,只是不管如何調整,其始終都依循著制定策略的規則。宋.張靖〈棋經.論局〉云:「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時移事異,古時候的人無法料想今日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就如今人無法料想日後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一樣。因此這四種策略主要是提供給人們一種「思維的方向」,以便因應日後未知的諸種情況,使人們得以以不變應萬變。而其中的「順向與逆向」實包含於「去除與對抗」之中,譬如就去除敵方優勢的策略而言,削弱是逆向策略,增強是順向策略;但若將去除策略的對象換成敵方之劣勢,則此時的削弱就是順向策略,而增強則是逆向策略了。也就是說,削弱敵之劣勢,則其劣勢更劣,雙方差距拉大;增強敵之劣勢,則其劣勢減少,雙方差距縮小。所以在去除敵之優勢的策略中,增強是順向策略,但增強的作用勢位是甲勢位,而目的勢位卻是乙勢位;而在去除敵之劣勢的策略中,削弱是順向策略,但削弱的作用勢位與目的勢位相同。所以說順向策略的作用勢位與目的勢位不一定相同。其實,這之中的邏輯很簡單,因為所謂的削弱,就是使作用的對象減弱;而增強就是使作用的對象加強;在去除的對象是優勢的前提下,優勢減弱自然是逆向操作;而在去除的對象是劣勢的前提下,劣勢減弱自然是順向操作。
  至於去除優勢力量的六種策略,依據其「體」與「用」之間的關係來劃分,其實可以區分為兩大類:
  一、聚合關係:化解策略(引離)、轉換策略(引入)。
  二、合成關係:癱瘓策略(有體無用)、替換策略(變更體的物件使用發生改變) 、削弱策略(減體減用)、增強策略(增體減用)。
  關於「有無體用」的思維則來源於這樣的思想:「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兵不完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俴者同實;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實;射而不能中,與無矢者同實;中而不能入,與無鏃者同實;將徒人,與殘者同實;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管子.參患〉)或云:「兵不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密,與袒裼同;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亡矢同;中不能入,與亡鏃同:此將不省兵之禍也,五不當一。」(〈漢書.晁錯傳〉)類似的思維又可見於尉繚子(〈尉繚子.攻權〉)〔註十九〕、呂不韋(〈呂氏春秋.簡選〉)〔註二十〕、諸葛亮(〈將苑.輕戰〉)〔註二十一〕等人的著作之中。
  承上文「有無體用」之論,那麼在「體」是我方的立場下,對我方有利的只是「有用」,因此衍生出兩種策略,即「有體有用、無體有用」。「有體有用」眾人皆知,是以不論;然而「無體有用」是否真有策略存在?自然是有的,也即兵家所說的「以虛為實」的策略,如〈世說新語.假譎〉記載:「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此例中本無梅子,而曹操乃傳遞有數量繁多與甘酸的梅子在前方的信息給士卒,使士卒稍解其渴,即為「無體有用」之例。又如文聘的空城計及趙雲的空營計等亦是其例。〔註二十二〕
  除此外,「體用」之關係尚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同體異用」及「異體同用」,「同體異用」之例如〈淮南子.說林〉:「柳下惠見飴,曰可以養老;盜跖見飴,曰可以黏牡;見物同,而用之異。」譬如象棋,車可以吃敵馬,同時也可以擋敵馬,是「同體異用」。而「異體同用」之例如〈淮南子.說林〉:「釣者靜之,罛者扣舟;罩者抑之,罣者舉之;為之異,得魚一也。」譬如象棋,車可以擋馬,包亦可以擋馬,是「異體同用」。
  以前面所言的六種去除敵方優勢力量的策略來衡量出動軍隊的目的,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將敵軍的主體給消滅掉,但這最一勞永逸的方法通常都既不是最經濟的方法也不是最有利的方法。「物質」若無「精神」則無法運用,所以若能癱瘓敵方的「精神能量」,則我方實在不須去冒消滅敵軍「物質能量」的風險,因為「物質能量」既大部分是堅固的同時也是不可還原的。而戰爭之所以容易產生仇恨,而使之永無休止的存在著,直接對「物質能量」的主體進行毀滅性的行動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不過話說回來,若能先削弱或癱瘓敵方的「精神能量」,再對其「物質能量」進行攻擊,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真正的勝利在於敵方的「精神」屈服於我方,而非敵方「物質」上的損失大過我方,否則戰爭只會無止盡的持續下去,直到有一方無法再獲得任何「物質能量」或者其「精神能量」徹底消失為止。

〔註釋〕
〔註一〕關於宇宙形成的看法,尚有〈淮南子.俶真〉:「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無者,有未始有有無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與〈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同出於一,所為各異,有鳥有魚有獸,謂之分物。方以類別,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於有。隔而不通,分而為萬物,莫能及宗,故動而謂之生,死而謂之窮。皆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萬物之中。」及〈列子.天瑞〉,文繁不贅引。

〔註二〕關於宇宙的解釋可見〈墨子.經上〉:「久(宙),彌異時也(普遍的、所有的相異時間)。宇,彌異所也(普遍的、所有的相異空間)。」及〈文子.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時間),四方上下謂之宇(空間)。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故見不遠者,不可與言大;知次博者,不可與論至。」

〔註三〕除了上文提到及下文即將提到的關於「天地人」的論述之外,古代聖賢們往往將此三者相提並論,如:〈道德經.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及〈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制,人道以六制。」及〈周易.繫辭下傳〉:「《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兇生焉。」及〈周易.說卦傳〉:「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註四〕此點可由以下引文見之:孫子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廣狹、遠近、險易、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孫子.計〉)鬼谷子之:「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右主問。」(〈鬼谷子.符言〉)及〈孫臏.威王問〉:「田忌問孫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敵者何也?壁延不得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請問此六者有道乎?』」及〈六韜.虎韜.壘虛〉:「武王問太公曰:『何以知敵壘之虛實,自來自去?』太公曰:『將必上知天道,下知地利,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觀敵之變動。望其壘,則知其虛實;望其士卒,則知其去來。』」

〔註五〕如〈六韜.虎韜.三陣〉:「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為天陣、地陣、人陣,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謂天陣。丘陵水泉,亦有前後左右之利,此謂地陣。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謂人陣。』武王曰:『善哉。』」及〈司馬法.定爵〉:「順天,阜財,懌眾,利地,右兵,是謂五慮。順天,奉時;阜財,因敵;懌眾,勉若;利地,守隘阻;右兵,弓矢禦,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迭戰則久,皆戰則強。見物與侔,是謂兩之。」及〈荀子.議兵〉:「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及〈淮南子.兵略〉:「兵貴謀之不測也,形之隱匿也,出於不意,不可以設備也。謀見則窮,形見則制。故善用兵者,上隱之天,下隱之地,中隱之人。隱之天者,無不制也。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何謂隱之地?山陵丘阜,林叢險阻,可以伏匿而不見形者也。何謂隱之人?蔽之於前,望之於後,出奇行陳之間,發如雷霆,疾如風雨,搴巨旗,止鳴鼓,而出入無形,莫知其端緒者也。」

〔註六〕如〈尉繚子.武議〉:「今世將考孤虛,占咸池,合龜兆,視吉凶,觀星辰風雲之變,欲以成勝立功,臣以為難。夫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故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

〔註七〕孫臏為孫武之孫,孫臏曾在〈孫臏.陳忌問壘〉中提到:「明之吳越,言之於齊。曰:智(知)孫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孫氏者……」又在〈孫臏.八陣〉及〈孫臏.客主人分〉中認為真正左右著軍事勝敗的,其實不是「物質、能量」上的實體(如器械、眾寡),而是一種運用軍隊的方法,是一種「信息」,也就是所謂的「道」。

〔註八〕又如〈六韜.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帥師,以將為命。在其通達,不在一術也。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紀綱。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其中負責「天、地」的有:「天文三人:主司星曆,候風氣,推時日,考符驗,校災異,知人心去就之機。地利三人:主三軍行止形勢,利害消息,遠近險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術士二人:主為譎詐,依託鬼神,以惑眾心。」其他與此有較大關係的人事事項則有:「腹心一人……謀士五人……兵法九人……奮威四人……伏旗鼓三人……通材三人……權士三人……爪牙五人……羽翼四人」諸項,又如〈淮南子.兵略〉將「天、地、人」的內容定為:「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所謂地利者,後生而前死,左牡而右牝。所謂人事者,慶賞信而刑罰必,動靜時,舉錯疾。此世傳之所以為儀表者,固也,然而非所以生。儀表者,因時而變化者也。」除此外,〈淮南子.兵略〉又有所謂的「天數、天道與地利」等屬於兵陰陽家的看法,文繁不贅引。

〔註九〕全文為〈尉繚子.戰威〉:「故曰:『舉賢任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功養勞,不禱祠而得福。』又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聖人所貴,人事而已。」又〈尉繚子.天官〉:「昔梁惠王問尉繚曰:『吾聞黃帝有刑德,可以百戰百勝,其有之乎?』尉繚曰:『不然。黃帝所謂刑德者,以刑伐之,以德守之,非世之所謂刑德也。世之所謂刑德者,天官、時日、陰陽、向背者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何以言之?今有城於此,從其東西攻之,不能取;從其南北攻之,不能取。此四者,豈不得順時乘利者哉?然不能取者,何也?城高池深,兵戰備具,謀而守之也。由是觀之,天官、時日不若人事也。天官之陣曰:背水陣者,為絕紀;向阪陣者,為廢軍。武王之伐紂也,背漳水、向山之阪而陣,以萬二千擊紂之億有八萬,斷紂頭,懸之白旗。紂豈不得天官之陣哉?然而不勝者,何也?人事不得也。楚將公子心與齊人戰,時有彗星出,柄在齊。柄所在勝,不可擊。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鬥者固倒而勝焉。」明日與齊戰,大破之。黃帝曰:「先稽己智者,謂之天子。」以是觀之,人事而已矣。』」而孟軻也有相同的說法即〈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註十〕〈六韜.虎韜.火戰〉即記載:「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草蓊穢,周吾軍前後左右。三軍行數百里,人馬疲倦休止。敵人因天燥疾風之利,燔吾上風,車騎銳士,堅伏吾後。三軍恐怖,散亂而走。為之奈何?』」「因」就是「憑藉」之意,此概念自古為兵家所重視,而其所「憑藉」的「條件」就是「天燥、疾風」,因此也可以說「條件」就是一種轉換「問題」的「介面」,所以「因」當名詞用也可解為「介面」。

〔註十一〕所謂的正統兵家是不包含「兵陰陽家」的,「天」固然可分為「自然之天」與「有意識之天」,而為「天」之組成內容之一的「陰陽」在這兩種「天」裡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在「自然之天」中,如孫子在〈孫子.計〉中提到的:「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其中之「陰陽」原是古代哲學家用來統稱客觀世界中廣泛存在著的對立狀態的分類概念,適用於「天、地、人」三極,而孫子此處提到的「陰陽」則係指由天象造成的兩種基本變化狀態,可以是指「暗明、濕燥、陰晴、冷熱、早晚」等等自然狀態。其用例可見〈淮南子.天文〉:「夏日至則陰乘陽,是以萬物就而死;冬日至則陽乘陰,是以萬物仰而生。晝者陽之分,夜者陰之分,是以陽氣勝則日修而夜短,陰氣勝則日短而夜修。」而在「有意識之天」裡,則如〈唐李問對.卷中〉所言之:「左右者,人之陰陽;早晏者,天之陰陽;奇正者,天人相變之陰陽。」則是將所有相對或成對的事物、狀態都區分為「陰陽」兩種,並以「天官、時日」作為應用「陰陽」的守則。

〔註十二〕事見〈通典.兵典.兵十五.推人事破災異〉:「周武王伐紂,師至汜水牛頭山,風甚雷疾,鼓旗毀折,王之驂乘惶震而死。太公曰:『用兵者,順天之道未必吉,逆之不必凶,若失人事,則三軍敗亡。且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智將不法,而愚將拘之。若乃好賢而能用,舉事而得時,此則不看時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待禱祀而福從。』遂命驅之前進。周公曰:『今時逆太歲,龜灼告凶,卜筮不吉,星變為災,請還師。』太公怒曰:『今紂刳比干,囚箕子,以飛廉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乃焚龜折蓍,援枹而鼓,率眾先涉河,武王從之,遂滅紂。」及〈論衡.卜筮〉:「周武王伐紂,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公推蓍蹈龜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但另一個記載則於其細節處有頗大差異,即〈荀子.儒效〉:「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應之曰:『是殆非周公之行,非孔子之言也。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負扆而立,諸侯趨走堂下。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孰謂周公儉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至氾而汎,至懷而壞,至共頭而山隧。霍叔懼曰:「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旦厭於牧之野。鼓之而紂卒易鄉,遂乘殷人而誅紂。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蘄。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戒矣哉!』」又〈說苑.權謀〉之記載則又有所差異:「武王伐紂,過隧斬岸,過水折舟,過谷發梁,過山焚萊,示民無返志也。至於有戎之隧,大風折旗。散宜生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風霽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嗇。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灑兵也。』卜而龜熸。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不利以禱祠,利以擊眾,是熸之已。』故武王順天地,犯三妖而禽紂於牧野,其所獨見者精也。」而〈尉繚子.武議〉則說:「武王伐紂,師渡盟津,右旄左鉞,死士三百,戰士三萬。紂之陳億萬,飛廉、惡來身先戟斧,陳開百里。武王不罷市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誅紂,無祥異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註十三〕此兩例可見:〈唐李問對.卷下〉:「太宗曰:『古者出師命將,齋三日,授之以鉞,曰:「從此至天,將軍制之。」又授之斧,曰:「從此至地,將軍制之。」又推其轂,曰:「進退惟時」,既行,軍中但聞將軍之令,不聞君命。』朕謂此禮久廢,今欲與卿定遣將之儀,如何?』靖曰:『臣竊謂聖人制作,致齋於廟者,所以假威靈於神也;授斧鉞以推其轂者,所以委寄以權也。今陛下每有出師,必與公卿議論,告廟而後遣,此則邀以神至矣;每有任將,必使之便宜從事,此則假以權重矣。何異於致齋推轂耶?盡合古禮,其義同焉,不須參定。』上曰:『善!』乃命近臣書此二事,為後世法。太宗曰:『陰陽術數,廢之可乎?』靖曰:『不可。兵者,詭道也。託之以陰陽術數,則使貪使愚,茲不可廢也。』太宗曰:『卿嘗言:「天官、時日,明將不法,闇將拘之。」廢亦宜然!』靖曰:『紂以甲子日亡,武王以甲子日興;天官時日,甲子一也。殷亂周治,興亡異焉。又宋武帝以往亡日起兵,軍吏以為不可,帝曰:「我往彼亡。」果克之。以此言之,可廢明矣。然而田單為燕所圍,單命一人為神,拜而祠之,神言:「燕可破」,單於是以火牛出擊燕,大破之。此是兵家詭道,天官、時日亦猶此也。』」太宗曰:『田單托神怪而破燕,太公焚蓍龜而滅紂,二事相反,何也?』靖曰:『其機一也,或逆而取之,或順而行之是也。昔太公佐武王,至牧野,遇雷雨,旗鼓毀折,散宜生欲卜吉而後行,此則因軍中疑懼,必假卜以問神焉。太公以為腐草枯骨無足問,且以臣伐君,豈可再乎?然觀散宜生發機於前,太公成機於後,逆順雖異,其理致則同。臣前所謂術數不可廢者,蓋存其機於未萌也。及其成功,在人事而已矣。』」及〈唐李問對.卷中〉:「太宗曰:『五行陣如何?』靖曰:『本因五方色立此名,方、圓、曲、直、銳,實因地形使然。凡軍不素習此五者,安可以臨敵乎?兵,詭道也,故強名五行焉。文之以術數相生相克之義,其實兵形象水,因地制流,此其旨也。』……太宗曰:『四獸之陣,又以商、羽、徵、角象之,何道也?』靖曰:『詭道也。』太宗曰:『可廢乎?』靖曰:『存之所以能廢之也。若廢而不用,詭愈甚焉。』太宗曰:『何謂也?』靖曰:『假之以四獸之陣,及天地風雲之號,又加商金、羽水、徵火、角木之配,此皆兵家自古詭道。存之,則餘詭不復增矣;廢之,則使貪使愚之術,從何而施哉?』太宗良久曰:『卿宜祕之,無泄於外。』」

〔註十四〕除了上文提到的孫子與孫臏的種種論述之外,尚有〈鶡冠子.兵政〉:「龐子問曰:『用兵之法:天之,地之,人之;賞以勸戰,罰以必眾。五者已圖,然九夷用之而勝不必者,其故何也?』鶡冠子曰:『物有生,故金木水火未用而相制,子獨不見夫閉關乎?立而倚之,則婦人揭之,仆而措之則不擇性,而能舉其中。若操其端則雖選士不能絕地關,尚一身而輕眾異之者,埶使之然也。夫以關言之,則物有而埶在矣!九夷用之而勝不必者,其不達物生者也。若達物生者,五尚一也耳!』」其他相關論述尚可見於〈鶡冠子.泰鴻〉、〈鶡冠子.世兵〉、〈鶡冠子.天權〉、〈黃帝四經.經法.六分〉、〈黃帝四經.十大經.兵容〉、〈太白陰經.人謀下.廟勝篇〉及〈淮南子.兵略〉,文繁不贅引。而反面論述則有〈銀雀山漢簡.尉繚子.兵談〉:「兵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輕者,如漏如如潢,如垣之壓人,如雲霓覆人。閉關辭交而廷中之,故上失天時,下失地利,中失民情。夫民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習,故舉兵而加〔之〕。」

〔註十五〕「丹砂」即「紅色琉化汞」,「丹砂」加熱後可產生「水銀(汞)及硫」,此說見載於〈抱朴子.內篇.金丹〉:「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神仙獨見此理矣,其去俗人,亦何緬邈之無限乎?世人少所識,多所怪,或不知水銀出於丹砂,告之終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從何得成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燒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獨得爾。」及〈抱朴子.內篇.黃白〉:「抱朴子曰:《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餘首。黃者,金也。白者,銀也。古人祕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或題篇云庚辛,庚辛亦金也。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余今告人言,我曉作金銀,而躬自飢寒,何異自不能行,而賣治躄之藥,求人信之,誠不可得。然理有不如意,亦不可以一概斷也。所以勤勤綴之於翰墨者,欲令將來好奇賞真之士,見余書而具論道之意耳。夫變化之術,何所不為。蓋人身本見,而有隱之之法。鬼神本隱,而有見之之方。能為之者往往多焉。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諸燧。鉛性白也,而赤之以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為鉛。雲雨霜雪,皆天地之氣也,而以藥作之,與真無異也。至於飛走之屬,蠕動之類,稟形造化,既有定矣。及其倏忽而易舊體,改更而為異物者,千端萬品,不可勝論。人之為物,貴性最靈,而男女易形,為鶴為石,為虎為猿,為沙為黿,又不少焉。至於高山為淵,深谷為陵,此亦大物之變化。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為嫌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譬諸陽燧所得之火,方諸所得之水,與常水火,豈有別哉?」

〔註十六〕其資料來源可見於〈管子.霸言〉、〈商君書.兵守〉、〈漢書.晁錯傳〉及〈逸周書.武紀〉,至於詳細的引文資料則可參見〈兵法篇.國之卷〉,不贅引。

〔註十七〕如〈六韜.犬韜.武鋒〉:「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車驍騎,馳陣選鋒,見可則擊之。如何而可擊?』太公曰:『夫欲擊者,當審察敵人十四變。變見則擊之,敵人必敗。』武王曰:『十四變可得聞乎?』太公曰:『敵人新集,可擊。人馬未食,可擊。天時不順,可擊。地形未得,可擊。奔走,可擊。不戒,可擊。疲勞,可擊。將離士卒,可擊。涉長路,可擊。濟水,可擊。不暇,可擊。阻難狹路,可擊。亂行,可擊。心怖,可擊。』」又如〈司馬法.嚴位〉、〈吳子.料敵〉、〈長短經.料敵〉、〈李衛公兵法.將務兵謀〉、〈六韜.犬韜.戰車〉、〈六韜.犬韜.戰騎〉、〈孫臏.將失〉、〈尉繚子.攻權〉、〈尉繚子.兵教下〉、〈將苑.擊勢〉、〈將苑.勝敗〉、〈六韜.龍韜.兵徵〉、〈長短經.先勝〉、〈蓋廬.六〉、〈逸周書.大武〉都有類似或相近、相通之陳述。

〔註十八〕其資料來自〈孫子.計〉、〈尉繚子.兵教下〉、〈三略.上略〉、〈鬼谷子.揣篇〉、〈鬼谷子.飛箝〉、〈商君書.去強〉、〈淮南子.兵略〉、〈將苑.揣能〉、〈便宜十六策.治軍〉、〈李衛公兵法.將務兵謀〉,詳細內容可參見〈競爭的本末.不敗必勝無敵.廟算表〉。

〔註十九〕即〈尉繚子.攻權〉:「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答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遠堡未入,戍客未歸,則雖有人,無人矣。六畜未聚,五穀未收,財用未歛;則雖有資,無資矣。夫城邑空虛而資盡者,我因其虛而攻之。法曰:『獨出獨入,敵不接刃而致之。』此之謂矣。」

〔註二十〕即〈呂氏春秋.簡選〉:「世有言曰:『驅市人而戰之,可以勝人之厚祿教卒;老弱罷民,可以勝人之精士練材;離散係累,可以勝人之行陣整齊;鋤耰白梃,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論。今有利劍於此,以刺則不中,以擊則不及,與惡劍無擇,為是鬥因用惡劍則不可。簡選精良,兵械銛利,發之則不時,縱之則不當,與惡卒無擇,為是戰因用惡卒則不可。王子慶忌、陳年猶欲劍之利也。簡選精良,兵械銛利,令能將將之,古者有以王者,有以霸者矣,湯、武、齊桓、晉文、吳闔廬是矣。」

〔註二十一〕即〈將苑.輕戰〉:「蟄蟲之觸,負其毒也;戰士能勇,恃其備也。是以,鋒銳甲堅,則人輕戰。故甲不堅密,與肉袒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鏃同;探候不謹,與無目同;將帥不勇,與無將同。」
〔註二十二〕趙雲的空營計,即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因與劉備爭奪漢中之地,而運米經過北山山下,米有數千萬之多。蜀將黃忠認為可以奪取,於是趙雲便將自己的士兵撥給黃忠,讓他們隨黃忠去奪米。但約定的時間已過,黃忠等人卻還沒有回來。於是趙雲便率領數十名騎兵,輕裝離開防守的營地,想去察看黃忠等人的情況。不料,剛好在路上遇到曹操大軍的前鋒,雙方才剛剛交戰,曹操便率領大軍趕了上來。眼看情況十分危急,趙雲便向前突圍,邊戰邊退。曹操的軍隊因此被趙雲等人擊破,但不久便又合圍起來。趙雲等人因此陷在敵軍之中,於是他們便往營地的方向突圍而去。但蜀將張著因被曹軍擊傷而落在後面,眼看曹軍將要追上他,於是趙雲又馳馬回去將張著救走。雖然趙雲等人已突圍而出,但曹軍仍然緊追不捨,一直追到了蜀軍防守的營地。蜀軍營中此時的士兵不到百人,而防守營地的是沔陽長張翼,他眼看曹軍將到,便想閉門拒守。但趙雲入營後,卻反而將營門打得更開,而且「偃旗息鼓」(按:偃旗,讓旗子躺下,意謂將旗子藏起來。古時以旗指揮方向,而以鼓指揮作戰。息鼓,即不要敲鼓。)、並讓蜀軍都躲了起來。曹軍一看到蜀軍軍營靜無聲息,又沒看到蜀軍,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撤退而去。趙雲見狀,便將軍鼓敲的震天般響,但只用戎弩在後面射擊曹軍。曹軍一聽到隆隆戰鼓,先是一驚;再看到滿天的箭雨,大驚失色;以為真的中了趙雲的埋伏(按:曹軍以為這正驗證了原先的猜想),也不暇多想,竟爭先恐後、互相踐踏著逃命而去,很多人因此掉到漢水之中溺死。曹軍敗退,趙雲在會合黃忠等人後,從容拔營而去。明日一早,曹操便親自來到趙雲的營地視察昨天的戰場,看完後,不禁讚嘆到:「子龍(趙雲的字)一身都是膽啊!」軍中也因此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三國志.蜀書.趙雲傳〉)
  而文聘的空城計,即魏黃初七年,八月。孫權率領五萬名士兵進攻江夏郡,石陽城首當其衝。當時大雨連綿,石陽城城牆也因此崩壞,但因當時城民分散在田野之中(不知何故),所以來不及徵召來對城牆加以修補整治。當石陽太守文聘聽到孫權即將領兵來到時,慌了手腳,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在反復思考之下,覺得此時只有將己方的士兵隱藏起來,不讓孫權軍看到,如此才能使孫權起疑心,危才能解。而自己則躲在房裡不起來。孫權一到,果然對這些現象感到疑惑,便對自己的部下說:「曹操認為文聘是個忠臣,所以才將此郡委任給他治理(按:文聘原是劉表大將,後來劉表兵敗,投靠曹操,曹操曾稱他:「仲業(文聘的字),卿真忠臣也。」因此孫權有此一說。)。如今我軍已經到了這裡,但他卻不作任何因應的行動,這如果沒有什麼密秘的圖謀,就一定是有援兵在外埋伏啊。」於是便不敢進攻,下令撤退。文聘一見孫權撤退,便派兵追趕,擊敗吳軍。因此增加封邑五百戶,加上之前的一千四百戶,共一千九百戶。(〈三國志.魏書.文聘傳〉)此外,如〈魏書.侯淵傳〉、〈宋稗類鈔.武備〉亦有類似的例子。



第三章 信息的渠道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人類的認知與知識與其他生物一樣受限於既有的生命。蠶吐絲成繭、蜘蛛吐絲編網、飛鳥取物織巢,成品固然巧奪天工,可是高超技術的來源卻只是生物上的基因,而這也就是他們的極限了。人類得天獨厚,既有較長的壽命、適中的體型、發達的大腦,更有靈巧的肢體與發達的發聲構造,於是人類有了發明語言文字的基礎。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人類建立起了其他生物所沒有、也無法創造的文明,人類的經驗得以傳承,而不再需要每一代的每一個人不停的在覆轍之中體驗與覺悟。〈莊子.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在生物之中,壽命越短暫的,越受制於環境,其生存與否便也越取決於外力;反之,壽命越長的,其生存與否就越取決於自身:取決於自身的智慧與經驗。古人由生物的狀態推之於人,便有了:「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呂氏春秋.貴公〉)及「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呂氏春秋.去宥〉)的想法,也因此古人卜筮之時獨用蓍草與龜殼,其用意正在於這兩物皆歷時久遠的緣故〔註一〕。
  古代雖然有計然、項託、甘羅、王孫滿〔註二〕等少時即具有大智慧之人物出現,但皆為特例,而非常態。所幸人類也不須寄望於這種偶然的幸運與天賦,因為人類的經驗與智慧早已藉由文字的記載而得以更有效的傳承了!那麼「年齡」在對智慧的增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也就隨著人類智慧體系的越趨完善與複雜化而漸漸減低了!而親身體驗,也不再是唯一增長智慧的方法了!
  人用以認識客觀世界、累積經驗、產生並增長智慧的工具是感官。感官有五種:目、耳、鼻、舌、身〔註三〕,「目」主「視覺」、「耳」主「聽覺」、「鼻」主「嗅覺」、「舌」主味覺、「身」主「觸覺」,最後藉由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都由「心」統一整理〔註四〕,以形成整個知識體系,而「心」主「意念、志欲」不在五官之內。五官負責接收信息,「心」則負責處理、儲存信息,最後也可向肢體傳遞信息,以形成行為、動作或者進行其他的感知活動〔註五〕。古人認為所謂的「感知」來源於感官與能量發生「接觸」(接)的結果〔註六〕,若不發生接觸,人就不可能感知,而只能藉由過往的經驗推知〔註七〕。因此如果一個事件尚未顯露出任何的徵兆與跡象,則我們仍然無法經由推算獲知,如〈三略.上略〉所言:「端末未見,人莫能知。(開端與末端尚未顯現,人就無法認識。)」
  關於「知」的問題,古兵家有多重視呢?在此僅以孫子而論,孫子在〈孫子.地形〉提出:「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困,舉而不窮。故兵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其中的「知吾卒、知敵、知地形、知兵、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無一不與是否取勝、勝算多寡產生直接的聯繫。又如〈計〉篇的「五事七計與廟算」、〈形〉篇的「稱生勝」、〈實虛〉篇的「知戰之日、知戰之地與四知」、〈謀攻〉篇的「知勝有五」、〈用間〉篇的「先知」、〈作戰〉篇的「故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以及〈軍爭〉、〈九地〉兩篇的「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等等皆是。因此可推知孫子認為「勝」憑藉於「知」,或者說「知」是「勝」的必要條件。而正因為「知」的重要性如此之大,因此孫子才在〈計〉篇將「智」列為將德之首,「知」是為了取「勝」,而「智」則是用來判斷所「知」的真假、是否、可行不可行等等。除此外,考察唐朝兩大總結性兵書,即趙蕤的《儒門經濟長短經》(簡稱《長短經》)與李筌的《神機制敵太白陰經》(簡稱《太白陰經》)之目錄可知,其中關於獲知信息的篇目有《長短經》之〈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論士〉、〈釣情〉、〈五間〉以及《太白陰經》之〈鑑才〉、〈鑑人〉、〈相馬〉、〈占日〉、〈占月〉、〈占五星〉、〈占流星〉、〈占客星〉、〈占妖星〉、〈占雲氣〉、〈分野占〉、〈風角〉、〈五音占風〉、〈鳥情占〉、〈遁甲〉、〈元女式〉、〈察情勝敗〉、〈主客向背〉、〈推神煞門戶〉、〈龜卜〉、〈山岡營壘〉。各書相關篇目都各佔該書全書的五分之一左右篇幅。這其中雖然有許多關於兵陰陽家的術數之說,然而其用來預知、推知、獲知信息的用意則是一致的。
  〈淮南子.兵略〉有言:「夫將者,必獨見獨知。獨見者,見人所不見也;獨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見人所不見,謂之明;知人所不知,謂之神。神明者,先勝者也。」然而在進入「獨知獨見」的境界之前,很顯然的是要能「知與見」。在任何的競爭活動中,如果獲取信息的渠道被完全的切斷了,那就好像在佈滿利刃的暗室之中行走一樣;如果傳遞信息的渠道被完全切斷了,那就好像是四肢麻痺了一樣;然而如果能完全的切斷釋放信息的渠道,那麼在暗室之中行走的就是敵人了。本章所要探討的課題圍繞著「知與信息」兩大主題,然而在深入的研究與發掘之後,因發現其中有許多的內容牽涉到人工智能如何可行的技術問題,所以暫時不打算公佈相關的資料,並連同「信息的解讀」一節亦一併刪除。如果要做個譬喻的話,刪掉的內容就好像是「虎之翼」,而留下來的「信息的獲取、信息的傳遞、信息的釋放」三節的內容就好像是「虎之爪」了!

第一節 信息的獲取
  關於信息的獲取,主要牽涉到二個問題:第一種為「難於取得或易於取得」,第二種為「可靠或不可靠(可以信任或不可以信任)」。取得的難易與取得的信息是否可靠之間,並無必然的因果聯繫;而在一般情況下,在敵方刻意隱藏信息的情況下,難於取得的信息通常較為可靠,然而若對此深信不疑,也將因此而遭受到敵人的愚弄!古代兵家或政治家對於信息的獲取是非常重視的,因為沒有了信息,就好像瞎子、聾子一樣,將使其行動處處掣肘,並將無從做出決策、無法應付敵人!
  孫子認為:「凡是發動十萬大軍,出征千里遠的地方,百姓的花費,公家的奉祿,每天就要用掉千兩金子。國內國外因此騷動不安,人民倦怠於出征的道路之上,因此而不得從事自己本業的,有七十萬家那麼多。士卒與家人相互守候數年,只為了爭奪那一日的勝利,然而在上位者卻因為愛惜爵位、奉祿、錢財,因而不知道敵人的情況的,這是不仁的極致啊!這不是人民的將帥啊!這不是君主的輔佐之臣啊!這不是勝利的主人啊!所以英明的君主與賢能的將帥之所以能夠有所動作便能取勝敵人,成功出於眾人之上的:這是因為事先知道敵情的緣故啊!要事先知道敵情,不可以從鬼神那裡取得,不可以從事件中進行類比,不可以從猜測中進行驗證,一定要從知道敵情的人身上獲取啊!……英明的君主與賢能的將帥,能夠動用具有上等智慧的人作間諜的,一定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這是戰爭的關鍵,是三軍所賴以行動的根據啊!」(〈孫子.用間〉)
  管仲則提出:「小規模的征伐行動,也要盡知千里之內的情況。即使在一堵牆後面有十個人聚集在那裡,也要每天派間諜對他們偵察五次。大規模的征伐行動,就要盡知天下的情況。每天派間諜偵察五次,要捨得花用金錢財物,以及任用耳聰目明之輩以獲取情報信息。所以善於用兵的人,即使沒有壕溝、營壘等防禦工事,也要有偵察敵情的耳目啊。」(〈管子.制分〉)因此管仲認為真正如銅牆鐵壁般的防守,實是來自於信息的獲取,即:「有如金城般(如用銅築成的城牆般堅固)的防守,所以能安定宗廟,撫育男女啊!……所謂的如金城般的防守是指:用貨物錢財,以設置偵察天下的耳目啊!……安定宗廟,撫育男女,天下不能傷害他,然後才可以真正的保有國家!」(〈管子.七法〉)除此外,管仲又將獲取信息當作是軍隊尚未離開國境之前所要勝過敵人的八個項目之一,即:「治理軍隊的方法,在於聚集財富,而使財富無敵;在於講究軍事技術,而使軍事技術無敵;在於製造兵器,而使兵器無敵;在於挑選士卒,而使士卒無敵;在於政令教導,而使政令教導無敵;在於軍事訓練,而使軍事訓練無敵;在於全面獲知天下形勢(存乎遍知天下),而使全面獲知天下形勢無敵;在於明瞭時機與規律,而使明瞭時機與規律無敵。所以軍隊出境作戰,而天下無可匹敵的就有八個項目了!」(〈管子.七法〉)
  而荀況認為:「耍詐而偷襲他,這與先驚嚇他而後攻擊他,有著一樣的功效啊!況且仁人管理著一個方圓十里的國家,則其將帥擁有方圓百里的情報網(則將有百里之聽);管理著一個方圓百里的國家,則其將帥擁有方圓千里的情報網(則將有千里之聽);管理著一個方圓千里的國家,則其將帥擁有遍及四海的情報網(則將有四海之聽)。一定要使將帥得以耳聰目明而隨時警戒、軍隊協調團結而合為一體。」(〈荀子.議兵〉)
  至於情報信息的獲取與解讀,不管在平時或戰時都是非常必要的。關於戰時的相關論述有,司馬穰苴所提出的:「凡戰:間遠觀邇,因時因財,貴信惡疑。(凡是作戰:遠處的用間諜,近處的用觀察!憑藉著時機與錢財,以取得信息,重視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信息,厭惡可疑的信息。)」(〈司馬法.定爵〉)及〈管子.小問〉所記載的:「齊桓公問:『我已知道作戰取勝的器具,攻擊取勝的規律了啊!請問行軍、偷襲城邑,舉措而得以知道何先何後,且不喪失地利,這要如何做到呢?』管仲回答說:『使用財貨、觀察地圖(以獲取所需的信息)』」而〈戰略.戰策機關〉有言:「間諜戰:凡是想要征伐敵人,要先設立間諜,以偵察敵人軍隊的眾寡、虛實、動靜,可以與他交戰,那麼偉大的功業就可以建立,交戰則無不取勝。兵法上說:『無所不用間啊!』」而姜太公在論述軍隊的幕僚團隊應有哪些成員時曾說:「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士,軍中之情。(負責往來敵我雙方探聽消息,聆聽言語、觀察變化,收攬四方的士人,收集敵軍的情報。)……游士八人:主伺姦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負責偵察敵方派來的奸細,守候敵方內部發生的事變,操控人心的動向,觀察敵人的意圖,以做為我方的間諜。)」(〈六韜.龍韜.王翼〉)
  關於信息的獲取,有哪些類型、類別的信息是我方所要獲取的對象呢?管仲對此提出了精闢的見解:「士卒的多少,士人的精良粗劣,兵器的優良粗糙,都要全部知道,這是知道形體啊!知道形體不如知道能力,知道能力不如知道心意。」(〈管子.地圖〉)由管子之論可知,獲取的對象主要有:「形體、能力、意向」。為何知道形體不如知道能力,知道能力不如知道心意呢?那是因為有形體(體)不一定有功用(能力、用),有功用卻不知道他將用在何方(意向),那麼我方就要分心、分力防備他了,而總體力量也就因此被相對的削弱了!韓非有言:「箭矢射來如果有一定的方向,那就用鐵積聚成鐵牆以防備這一個方向也就夠了;箭矢射來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向,那就要建造鐵屋以全面的防備它了!用這樣的方式來防備箭矢,那麼身體也就不會受到傷害!所以防備箭矢的人要靠全面的防備才能不受到傷害,所以做君主的就要靠全面的對付臣下才能不發生奸邪的事情啊!」(〈韓非子.內儲說上〉)而〈淮南子.說山〉有言:「有鳥兒將要飛來了,張開羅網以等待牠,而抓住鳥兒的,是羅網的其中一個網結啊!然而如果今日只做了一個網結的羅網,那麼就沒有可能抓到鳥兒了啊!今日披服盔甲的,為的是防備箭矢的到來;如果使人一定得知箭矢所將集結的地方,那麼懸掛一個甲片也就夠了啊!事情或有不可於事前就規劃完成的,事物或有不可預先思慮到的。有時更會突然的在沒有戒備的情況下到來,所以聖人畜養道德以等待時機。」因此,我方若能準確的獲知敵人意圖,就可以得知其動向,而預先做出準備,甚或設下埋伏陷阱,等敵人自投羅網了!
  獲取的渠道,總是必須開啟的;然而有時候,這個渠道卻必須關閉。如戰國時期,趙臣李兌的食客對李兌說:「微臣暗自觀察先生與蘇公的對談,發現蘇公的辯說能力超過先生,他的博學超過先生,先生能聽從蘇公的計策嗎?」李兌說:「不能。」食客說:「先生既然不能,希望先生緊緊的塞住兩個耳朵,不要聽他的談說啊!」明日,蘇秦再一次面見李兌,言談終日而後離去。食客送蘇秦出去,蘇秦對他說:「昨日我談說粗略而李先生心動,今日談說精闢而李先生毫無所動,這是什麼緣故啊?」食客說:「先生的計策偉大而規劃高明,但我的主公不能採用啊!因此是我請主公塞住兩個耳朵,不要聽您談說的啊。雖然如此,先生明日再來,我請求主公資助先生豐厚的金錢用度。」明日蘇秦再來,與李兌抵掌而談。李兌並送給蘇秦明月般無暇的珠寶,和氏璧,黑貂裘,黃金百鎰(黃金二千四百兩)。蘇秦得以將這些贈品作為開銷用度,往西進入了秦國。(〈戰國策.趙策一.蘇秦說李兌〉)
  關於信息的獲取,古代兵家主要使用四種方法,分別是:「用間、偵察、測試、推算」。分節詳細介紹如下。

  一.「用間」:
  間諜是獲取信息最大宗的渠道,而其所獲得的信息,又較其他三種為可靠。然而要由間諜獲取有用又可靠的信息,主要牽涉到二項因素:一為間諜的智力問題,智力可以使其知道該取得哪些信息、如何取得所需之信息,以及初步的辨別信息的真假。二是間諜的忠誠問題,如果間諜不忠誠,儘管他所取得的信息是真的,他所告知我方的信息卻不一定是真的了;而且如果間諜的忠誠度不夠,往往容易被敵方收買,此時我方必將遭到重大傷害!
  關於用間的好處,是不須多說的,而關於用間的害處,則蘇洵認為:「夫兵雖詭道,而本於正者,終亦必勝。今五間之用,其歸於詐,成則為利,敗則為禍。且與人為詐,人亦將且詐我。故能以間勝者,亦或以間敗。吾間不忠,反為敵用,一敗也;不得敵之實,而得敵之所偽示者以為信,二敗也;受吾財而不能得敵之陰計,懼而以偽告我,三敗也。夫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智於此,不足恃也。」(〈權書.用間〉)顯然,蘇洵與一般儒者的眼界是相近的,凡事只看到其壞處,便極力的加以駁斥,而不思是否有補救之法!這種迂腐的思想、荒唐的價值觀、狹小的眼界、以及絕對化、片面性的傾向,嚴重的阻礙了許多學科的進展!而他關於用間的說法就好像是在說因為有人吃蛋噎死了,於是就叫大家都不要吃蛋一樣荒唐!我能不對敵人用間,卻不能阻止敵人對我用間!我不能知敵人虛實,而敵人盡知我之虛實,則兩軍交戰,猶如瞎子與明眼人打架一般,誰會取勝,早已不言可喻!而其以為凡是正義之師都將必然能取勝,更是傳承一千多年的過於理想化的一廂情願!當然,如果世人都願意相信正義的一方只靠正義就都終將取勝,那麼或許世界會少了許多紛爭,但是任誰都知這不只不是追求真理的態度,更確實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李靖認為:「我方用間諜以滲入敵方,敵方也將用間諜以滲入我方;我秘密的派遣間諜過去,敵人也秘密的派遣間諜過來。因此必須用心明察所得的情報信息,將所得的信息與事情互相參照對比,那麼就不會有所失誤了啊!如果敵方派遣人來,想要偵察我方的虛實、動靜,觀察獲知我方的事情與計畫而施行間術的,我方當假裝沒有知覺,用豐厚的利益好好的款待他,隱微告知他關於我方的假言假事,憑藉著敵方的間諜而反間他。敵方如果將我方的虛當成了實,我方即可趁著他衰弊的時候攻擊他而獲得成功了啊!然而水雖然可以載舟,但也有因為水而翻覆沉沒的啊!間諜雖然可以促成行動成功,也有依憑間諜而傾覆失敗的啊!」(〈李衛公兵法.將務兵謀〉)
  而〈草廬經略.間諜〉則說:「運用間諜的方法,孫子言之甚詳,他所說的:『非微妙不能獲得間諜的實情』則更是精妙,不可不闡述他的意旨。『五種間諜一起發動』,固然應當彙整他們所得的情報而比對其間的同異。也即一種間諜之中,不可以不多派人手,以觀察他們所說的是否真的相同,如果相同才可說是真的!五種間諜各不令他們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關於生間的人手,也應當挑選彼此素不相識的而派遣他們前往,那麼當他們各自陳述所聽到的敵情時,我方始得以比較這些情報是否相同,而察覺其間的真假。這怎麼說呢?做間諜的人如果彼此認識的話,那麼就一定會合同他們的說法,以巧妙的實現他們的奸計,而我反而被間諜所誑騙了啊!所以當間諜不只一個人,而知道誰是間諜的卻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便可以詳細的詢問他們而觀察他們是否誠實了!對情報互相參照以發掘出隱微的信息,虛幻就如子虛烏有,秘密就如鬼神一般,則敵人雖然善於關閉門戶(信息釋放渠道的閘門),還能逃遁他的實情嗎?不然,有言:『或有用間諜以成功的,或有依憑間諜而傾覆失敗的』,那麼間諜可以常常依靠嗎?如果用仁義來安撫他們,用厚重的賞賜來勸勉他們,這是不言可喻的啊!」
  孫子在〈孫子.用間〉篇中將間諜區分為五種,即:
  用間有五種類型的間諜可供使用: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種類型的間諜一起發動,敵人不知道他的規律的,這叫做神奇的法則,是君主的寶物啊!
  所謂的「鄉間」是指,利用敵人的鄉人作間諜。
  所謂的「內間」是指,利用敵人的官吏作間諜。
  所謂的「反間」是指,利用敵人的間諜作間諜。
  所謂的「死間」是指,在外面散佈假情報,而讓我方間諜得知,再讓我方間諜將這項假情報傳給敵人,從而讓敵人上當受騙的。
  所謂的「生間」是指,可以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孫子並提出:「所以在三軍之中,關係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賞賜沒有比間諜更豐厚的,事情沒有比間諜活動更隱密的了。不是聖人不能運用間諜,不是仁人不能役使間諜。不夠小心仔細不能取得間諜的真實意圖,不夠隱密不能取得間諜珍愛的東西。隱密啊!隱密啊!沒有地方不運用間諜啊!與間諜謀劃的事情尚未發佈,那些聽到這件事情的人與告知他們這件事情的人都要處死。……五種間諜的事情,一定要知道,知道的關鍵一定在於反間身上,所以對待反間不可以不優厚啊!」(〈孫子.用間〉)
  而李靖則依照間諜的外在身份而將間諜區分為五種類型,即:
  況且運用間諜的方法,有五種啊:
  有憑藉敵方的城邑之人,使其潛匿行蹤,伺機偵察而向我方報告的。
  有憑藉敵方的官員弟子,故意向他洩漏虛假的情報,令他回去報告的。
  有憑藉敵人的使節,向他詐稱有某件事情,再送他回去的。
  有詳審的選擇賢能的人,派遣他去觀察敵方的虛實而回來報告的。
  有假裝放鬆對罪犯的監控,而隱微的向他洩漏我方的假情況與不存在的計畫,使他逃亡回去向敵方報告的!
  凡是這五種間諜,行蹤都需要隱密,給予厚重的賞賜,保密而又保密,如此才能開始運用他們啊!
  如果敵人有寵愛親暱,而被任命為心腹的人,我方當派遣間諜贈送他珍寶玩物,放縱他的慾望,順勢而引誘他。
  敵人有重臣失勢,而對自己的志向不滿足的,我方就用厚重的利益來餵養他,假裝親近依附他,取得他的實情而收買他。
  敵人有親近尊貴的左右手而言語繁多、浮誇荒誕、喜好議論利害的,我方就派遣間諜,對他曲意逢迎,將他捧上天,又贈送他厚重的珍寶,從而揣摩出他對我方所行使的間諜而對他進行反間。
  敵人若派遣使節來聘問我方,我就滯留他的使節,令人與使節一起相處,假裝百般殷勤,虛偽的對他甚是親暱,早晚安慰勸喻他,多多的供給他珍饈美味,觀察他的言辭臉色而探查出其心意,仍然早晚令使節單獨與自己陪伴居住,我派遣耳聰目明的人,潛匿在複壁(夾層牆壁)之中,聽取他的所見所聞,使節既然延遲回國而違反任務,恐怕遭到自己主上的責怪,一定會私下議論心事,我知道他的算計之後,便可遣送使節回去而得以運用他了。(〈李衛公兵法.將務兵謀〉)

  除此外,間諜又可以擁有什麼樣的外在身份呢?間諜的外在身份,其實是無所不有的。如錢旃在〈城守籌略.防察奸細〉中即提到:「城中奸細,萬分當防。凡面生之人,或一年半年,汝為客人僧道,或充算卦、佣工、皮匠、裁縫、賣菜、販果、修腳、篦頭,在於本城蹤探道路、採訪虛實、窺伺貧富、交結守門、牢伴為腹心,買囑在官人役為耳目,甚者包攬皂快,營幹守門,一動一靜,無不皆知;一計一策,無不傳報。及至圍城之時,此人或舉火內應,或預配鈅(鑰)開門,或揚言賊已入城,惑亂眾心。有司預先謹防,臨時搜逐。但有房主歇家,不行覺察,一樂混留者,查實,奸細與房主歇家一同打死。」而間諜除了竊取、收集情報之外,又有哪些功用呢?揭暄對此提到:「間者,祛敵心腹、殺敵愛將,而亂敵計謀者也。其法則有生、有死、有書、有文、有言、有謠;用歌、用賂、用物、用爵、用敵、用鄉、用友、用女、用恩、用威。」(〈兵經百言.智部.間〉)至於一般行軍途中,間諜可能的藏身之處,孫子對此提到:「軍隊的旁邊有險阻、潢井、 葭葦、小林、翳薈,凡是可以潛伏隱匿的,都要謹慎反覆的加以索求,這些都是奸細所藏匿的地方啊!」(〈孫子.行軍〉)
  然而由上面的陳述可知,有許多種類的間諜,並非出於我方專門的訓練,而是就可以接觸我方所需求的情報的人員進行收買而來的,那麼對於這些人自然無所謂的忠誠可言,如此又要用什麼來掌控他們呢?毫無疑問的,最一般的需求就是錢財,因此收買間諜必須捨得花用重金;古時頓弱、郭開、陳平等人即是因為捨得花錢而為其所「效忠」的國家收買了許多的間諜,從而為其國家獲致了難以估算的利益!

  二.「偵察」:
  偵察,有別於用間,指臨時性的獲取信息的活動,且負責偵察的人員除不須潛入敵軍之外,其來源也都來自於我方,由訓練有素的人員擔當此任。當然,如果只是以信息的傳遞時間來加以區分間諜與偵察,則以現在通訊技術的發達,則間諜若形勢許可,自然也可充當偵察者的角色。此處所要介紹的,則是古代所偵察的對象、方法與工具等。
  關於對象的問題,周武王曾問姜太公說:「我想要在尚未交戰前率先知道敵人的強弱,預見勝敗的徵象,這要怎麼做呢?」姜太公回答說:「勝敗的徵象,在精神上先顯現出來。英明的將帥都會對此進行觀察,而它所顯現的效果則體現在人身上。謹慎偵察敵人的出入進退,觀察他的動靜,士卒們言語之間是否盡是談些吉凶迷信。凡是三軍心情愉悅,士卒畏懼法令,敬重其將帥的命令;互相以打敗敵人為可喜之事,彼此所說的都是勇猛之事,互相間都認為威武是賢能的表現,這是強盛的徵象啊!三軍屢次受到驚嚇,士卒動作不一致;互相以敵人的強大來恐懼對方,彼此所說的都是對己方不利的事;士卒交頭接耳,妖言不停,彼此困惑對方;不畏懼法令,不敬重其將帥,這是衰弱的徵象啊!」(〈六韜.龍韜.兵徵〉)除此外,偵察的對象自然都是敵軍,只是其敵軍主要是指在交戰前、中、後的敵軍。關於這部分的資料,收錄於〈信息的解讀〉篇,暫不公佈。
  關於方法的問題,姜太公提到:「凡是率領軍隊的方法,通常先行讓遠候(偵察距離較遠的斥候)出發,距離敵人兩百里,審查獲知敵人所在的地方。地勢不利於我方,則以武衝(一種器械)排列在前當作屏障,又設置兩支踵軍(緊跟主力部隊的支隊)在部隊後方,遠的一支距離主力部隊百里,近的一支距離主力部隊五十里。如此當有警急情況發生時,便可以前後互相救援,如此可使我方三軍常常保持完善堅固,而一定不會受到損毀傷害。」(〈六韜.虎韜.絕道〉)而〈草廬經略.斥堠〉則提出:「斥候在軍隊中的作用,是古兵法所重視的。大將軍統領軍隊,距離敵軍只有百里遠,對內對外必須無不盡知,卻可以把斥候的運用看成是很平常的事,以致於敵人到來了都還不察覺嗎?大抵斥候距離我軍太近,則敵人容易在短時間內到來,所以斥候的距離貴在長遠;斥候人數少則敵人可以前來的道路就相對的增多了,所以斥候的位置貴在周密;斥候懈怠則敵人就容易潛入,所以斥候的心態貴在嚴肅;斥候不時時刻刻提振精神,則人不警戒,所以對於斥候的狀態貴在主將的監督要求。早上則看濃煙、旗幟,晚上則觀察烽火,那麼即使是百里的距離,也可以頃刻使信息傳達到。小徑、山澗、可以埋伏軍隊的地方,我方都要設置斥候戒備。瞭望、探聽,更換輪替而不休止。出沒就好像神一樣,腳步不停,又嚴肅而不懈怠。所以敵人將要到來了,只要一有動作我方每每預先得知,使我們得以指揮、處置、分配妥當,出奇兵、設埋伏,明亮時不可被攻擊,黑暗時不可被襲擊啊!」
  關於偵察的工具,除了直接的依靠耳聽目視之外,對於一些無法直接聽到或看到的東西,往往又藉助於某些工具。如〈六韜.虎韜.軍略〉:「視城中,則有雲梯飛樓。(觀察城中,則有雲梯和飛樓。)……晝則登雲梯遠望,立五色旌旗;夜則火雲萬炬,擊雷鼓,振鼙鐸,吹鳴笳。」及〈六韜.虎韜.火戰〉:「若此者,則以雲梯飛樓,遠望左右,謹察前後。(像這種情況,就用雲梯和飛樓,向左右遠處瞭望,謹慎觀察前後動靜。)」其中所提及的「雲梯、飛樓」即屬於這樣的工具。「雲梯」相傳為公輸盤所發明,原用作攻城器械,它的高度與城牆相等或在城牆高度之上,所以既可以用來攻城,也可以用來當作瞭望遠處的工具。因此「雲梯、飛樓」是用來輔助視覺、擴大視界的工具,而用來輔助聽覺、延伸聽界的工具則是「穴道、陶甕」,關於這種獲取聲音信息的方式,則又被稱做「地聽」。如戰國時期,甘茂身為秦惠王的宰相,秦惠王卻喜愛公孫衍,秦惠王與公孫衍閒談之間說:「寡人將任命先生為宰相。」甘茂的屬下用挖鑿穴道(擁有孔穴般開口的細小通道)竊聽到了這則信息,便告訴了甘茂,甘茂便前去朝見秦惠王說:「君王獲得賢能的宰相,微臣膽敢兩次跪拜以做恭賀。」秦惠王說:「寡人委託國家於先生,哪裡更獲得了賢能的宰相呢?」甘茂回答說:「君王將任命犀首(公孫衍)為宰相啊!」秦惠王說:「先生是哪裡聽來的呢?」甘茂回答說:「是犀首告訴微臣的。」秦惠王惱怒犀首洩漏此事,便將他驅逐出境了。(〈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又如墨家利用聲音震動傳遞的原理,使用陶甕來偵察敵人挖掘穴道的動向,而最遲至李筌、杜佑開始便將這種遠距偵察地面動靜的方法稱為「地聽」了。〔註八〕

  三.「測試」:
  測試的功用很多,主要在探明、獲取無法直接藉由用間或偵察所得之信息,或者事發突然,來不及用間,而單純的偵察又無法獲知信息,則用測試。因此,測試並非是一種如用間或偵察般直接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切合的說其功能主要為誘使敵方釋放出原本深藏、隱匿而不可知的信息;當然,有時也並非敵方刻意隱藏,而是由於敵人來的突然,使得我方來不及探明敵人的虛實罷了!
  如戰國時期,魏武侯問吳起說:「兩軍互相觀望,不知敵方將帥的能力,我想要藉由察看以獲知其實情,它的方法是如何的呢?」吳起回答:「命令身份低賤而有勇氣的人,率領輕兵銳卒以試探敵人,致力於失敗,而不要致力於取勝。觀察敵人前來的狀況,一坐一起,整齊而有條理;他追擊敗逃的軍隊假裝追不上,他看見利益假裝不知道。如此的將帥,稱為智將,盡量不要與他交戰啊!如果他的士卒喧嘩,旌旗亂動,他的士卒自己行動、自己停止,他的軍隊或縱向或橫向的移動,他追擊敗逃的軍隊恐怕追不上,他看見利益恐怕得不到,這叫做愚將,他的軍隊即使眾多,我方也可擒獲他啊!」(〈吳子.論將〉)〔註九〕而揭暄則提出:「兩將初次相遇,一定有所試探;兩將對峙不去,一定有所猜度。猜度敵人的情況,使我方得以避實而擊虛;猜度敵人對我的猜度,使我方得以由顯現短處以招致敵人的長處。如果憑空猜度,反會受到敵人的欺騙。所以做出一種猜度一定要預備兩種應對方案,以防備意外的狀況,這是萬全的策略,是取勝之道啊!」(〈兵經百言.智部.測〉)
  由上文可知,測試是一種在眾多「可能性」中進行消除、排除「雜訊(其他可能性)」的方法,也是使我方在無法用間與無法藉由單純的偵察獲取信息時,得以獲知更多信息的方法。因此,測試將幫助我們間接獲得更多的勝算!關於古人使用測試的例子,依照所欲獲得的信息,主要可區分為三類,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類,用來測試時機是否成熟。
  如夏朝末期,商湯想要討伐夏桀,伊尹對他說:「請阻撓進貢的職務,以觀察他的行動!」夏桀為此感到憤怒,起用九夷的軍隊以討伐商湯。伊尹知道後對商湯說:「尚未可以行動。因為他還能起用九夷的軍隊,這是罪過在我方啊!」商湯便向夏桀謝罪請求歸順服從,並再一次履行進貢的職務。明年,又不供給貢品。夏桀發怒,又想起用九夷的軍隊,然而九夷的軍隊卻不聽從了。伊尹知道後便對商湯說:「可以了啊!」商湯便發動軍隊,討伐夏桀而滅了夏朝,並將夏桀遷徙到南巢氏去了!(〈說苑.權謀〉)
  又如商朝末年,周武王打算討伐殷紂王,於是便向東進行軍事演習,一直到了盟津。姜太公宣告說:「統領你們的軍隊,給予你們舟楫,後到的斬首。」於是周武王率先渡河,當時,諸侯沒有約定而相會於盟津的有八百個諸侯。諸侯都說:「殷紂王可以被討伐了啊!」周武王則說:「你們尚未知道天命,還不可以啊!」於是便班師回國了!(〈史記.周本紀〉)周武王此舉,正是為藉由軍事演習來測試諸侯的心意以及參與的人數。
  第二類,用來測試臣下是否誠實、順從。
  如戰國時期,韓昭侯握著指甲,而假裝丟失了一隻指甲,找它找得很急,他左右群臣便有一人剪了自己的指甲來獻給他,韓昭侯用這個方法來考察左右群臣是否忠誠。(〈韓非子.內儲說上〉)
  又如子之在燕國任宰相的時候,坐著而假裝著說:「跑出門去的是什麼啊?是白馬嗎?」左右群臣都說沒有看見。其中有一個人跑出去追,回報說:「有。」子之用這個方法來獲知左右群臣是否誠實。(〈韓非子.內儲說上〉)
  又如秦朝末年,趙高想要作亂,恐怕群臣不聽從,便先設計好做一個試驗,於是抓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並對他說:「這是馬啊!」秦二世笑說:「丞相說錯了吧?把鹿當成了馬了!」問左右群臣,左右群臣或者保持緘默,或者說那是馬以阿諛順從趙高。或者說那是鹿的,趙高便暗中用法令制裁那些說是鹿的人。後來,群臣都因此畏懼趙高。(〈史記.秦始皇本紀〉)
  第三類,用來測試君主的意向。
  如戰國時期,楚國王后死了,尚未立下新的王后。有人對楚國大臣昭魚說:「主公為何不請君王設立新王后呢?」昭魚說:「如果楚王不聽,那是智慧困乏而斷絕與新王后的交往啊!」那人對他說:「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購買五雙玉珥(玉製的耳環),令其中一雙特別完善而全部獻給君王,等明日觀察那一雙完善的玉珥在誰那裡,便請求楚王立她為王后啊!」(〈戰國策.楚策四.楚王后死〉)又如齊王夫人死了,有七個幼年美女都受到齊王的親近。薛公田嬰想要知道齊王所想要立為夫人的是哪一位,於是便獻上七雙玉珥,令其中一雙較為美好,明日觀察那一雙美珥在誰那裡,便勸齊王立她為夫人。(〈戰國策.齊策三.齊王夫人死〉)〔註十〕
  又如趙國派人藉由申子向韓國的國君請求援兵,將要用它來攻打魏國。申子想要對君王說這件事,而害怕君王懷疑是自己要與外國進行交易啊!如果不說,則又害怕得罪了趙國,於是便令趙紹、韓沓先去試探君王對此事的態度後,再去向君王說這件事,對內則知道韓昭侯的心意,對外則有討好趙國的功效。(〈韓非子.內儲說上〉)
  由上述故事可知,測試就是藉由對對象施加或釋放「刺激」,以觀察他的「反應」,從而獲得我方所要知道、確定的信息之方法;也就是說,經由測試,我方得以使原先隱匿、不可見的信息轉而為明顯、可見的信息。而這些「刺激」可以是:一個誘餌、一件事件、一件物體等等。〈淮南子.說林〉:「秦通崤塞,而魏築城也。(秦國打通了崤塞,而魏國築起了城池。)」這就是標準的刺激與反應模式。
  而由以上的例子又可發現,當我們無法在所有的「可能性」中加以確定以找出那唯一或者少數的必然時,便可用旁敲側擊的方式獲知,如玉珥的例子,七個美人只能立一個為后,立的人是君王,而君王則必然會立他所喜歡的那一個(在無外力的影響下,而其君王可以只是下意識上如此,而不須必然對自己的喜好有清楚的認知。),因此要想知道君王想要立哪一個,以得以在這件事情上撈得油水,就要使用差異化的策略。七雙玉珥只有一雙是特別好看的,其餘的相差無幾,這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七個美人只有一個會被立為王后一樣,那被立的一個與其餘的六個在王后的位置上處於矛盾關係,而那剩下的六個的地位則相差無幾。而君王「必然」會將那一雙特別好看的送給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美人,藉由玉珥與美人之間微妙的對應關係,從而使我方得以排除其他「可能」,而「確認」出我方所想要獲知的信息。那麼剩下的,就只是順水推舟罷了!又如趙高指鹿為馬,將黑的說成白的,事實上也不過是利用其間的對應關係,以獲知所想要的信息罷了!
  這諸多例子的共同點就在於,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必然性」,或者是由測試所獲得的信息其正誤之間的誤差極小;再者,之所以要藉由這種方式獲知信息,正是因為其釋放信息的渠道存在著「封閉性」,或者渠道本身對我方有「不可接近性」,而因此使我方無法獲得所想要的信息;而這些刺激物之間的異同性與其間存在的相對關係,則是我方所得以掌控與操作的,因此這部分的主動權仍操在我方手上。然而是否受到刺激就要有所反應,其主動權則操在對象身上,不是我方所能決定的。因此,如果對象不對刺激做出反應,那麼其釋放信息的渠道可說是幾盡徹底的封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方所能使用以獲知信息的方法,便只剩下「推算」一途了!〔註十一〕

  四.「推算」:
  推算,是在無法由對象身上獲知任何信息,或者暫時找不到對象、接近不了對象以獲知信息,或者事件尚未發生時所用的一種預測方法。在一般的狀態下,推算的準確度受到事件發生距今的時間跨度之影響,當其推算的時間跨度越短則推算的準確度越高。而推算是否能夠準確、有多準確,除了時間跨度因素,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一、之前對對象的認知是否完整、對對象瞭解多少、對象的行為是否有固定模式等,二、目前環境形勢對對象產生了哪些條件與問題(牽涉到對象是否會就這些條件予以利用或者去解決這些問題),三、藉以推算的規則是否有必然性。而其中的「對象」是指:促成所推算出的事件之發生的人。
  由推算所獲得的信息,其可靠程度自然沒有由用間、偵察、測試所得來的高,然而推算並非毫無憑據的猜測、臆測;真正的推算是必須建立在可靠的規律與憑據之上的,儘管其所得的結果並不一定符合將要發生的實情!韓非子曾對臆測有過如下的論述:「在事物出現之前就能斷言、在事理顯露之前就能感覺到,這就做『前識(超前的認識、先於經驗的認識)』。這種超前的認識,是一種沒有根據而隨便的臆測猜度啊!為什麼這麼評論它呢?有一次詹何坐著,而弟子在旁侍候,正巧有一頭牛在門外鳴叫。弟子說:「這是一頭黑牛啊!卻有著白色的額頭。」詹何說:「是的,這是一頭黑牛,卻是白在牠的角。」派人去看,果然是黑牛而用白布包裹著牠的角。用詹先生的道術來干擾眾人的心思,華麗花巧的也夠多了啊!所以說這是:『道的浮華。』但嘗試著放棄詹先生那種方式的明察,而派個身高五尺的愚笨童子前去看那頭牛,也知道牠是頭黑牛而用白布裹著牠的角啊!所以用詹先生的明察,苦心傷神之後,才能得到跟身高五尺的愚笨童子同樣的功效,所以說這是:『愚蠢的開端啊!』因此說:『超前的認識,是道的浮華啊,是愚蠢的開端啊!』」(〈韓非子.解老〉)由上述可知,儘管推算不同於臆測,但其所耗費的心力、所可能產生的錯誤並不比用間、偵察、測試來的低,而其所提供的信息之準確度卻又低於此三者。因此,若非受限於時空、局勢,則應盡量應用用間、偵察與測試之法,而只將推算作為一種輔助認知的方法;可以將推算所得的信息與由前三種方式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比較參照,如此必將有助於提升自身的整體性認知能力,甚或從中發現各種渠道所提供之信息之間的矛盾,從而使我方得以因此而免於受到敵人的愚弄。因此,推算的價值仍是非常巨大的。
  孫子在論述用間時曾說:「所以英明的君主與賢能的將帥,之所以能夠有所動作便能取勝敵人,成功出於眾人之上的:這是因為事先知道敵情的緣故啊(先知)!要事先知道敵情,不可以從鬼神那裡取得,不可以從事件中進行類比,不可以從猜測中進行驗證,一定要從知道敵情的人身上獲取啊!」(〈孫子.用間〉)孫子所謂的「先知」其實與韓非子所謂的「前識」存在著共通點,「先知」意指在一件必然要發生的事情發生前先行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一明確之認知,而「前識」則意指對一件事物、事件的認知可以不經由直接的體驗而感知,因此「先知、前識」其所認識的對象,都是先於經驗的。而也唯有如此,我方始得以制敵機先。〈墨子.魯問〉記載:「彭輕生子說:『過去的事情可以知道,未來的事情不可以知道。』墨子聽後說:『假設你的親人在百里之外,正遇到了危難,約定以一天為期限,你在時限內到了就讓他們活著,來不及到達就要讓他們死去。現在有堅固的車子、優良的馬匹在這裡,又有低劣的馬匹、方形輪子的車子在這裡,讓你選擇,你將乘坐哪一個呢?』彭輕生子回答:『乘坐優良的馬匹以及堅固的車子,因為這樣可以快速的到達。』墨子說:『那怎能說未來的事不可以知道呢!』」而管仲則提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懷疑當今的可以察看古代,不知道未來的可以察看過去。萬事的本性,有相異的走向卻有共同的歸宿,古今都是如此啊!)」(〈管子.形勢〉)
  記憶與感知是智慧得以產生的根本條件,記憶力強、感官靈敏,該人就越聰明。反推之所以要進行推算的原因,使我們得知,在進行推算之前我方必然是因為感知到某些「異常、反常、特定」的現象正在發生,而在無法獲知其真實原因的時候,採用推算進行預測。因此,推算最一般的憑據就是根據存在於記憶之中的過往經驗。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晉臣劉惔每每對桓溫的才能感到奇特,而知道他有不為人臣的跡象。等到桓溫擔任荊州刺使時,劉惔便對晉帝說:「不可以使桓溫佔據有地形優勢的地方,對於他的爵位與稱號也應經常加以抑制。」並勸說晉帝自行鎮守上流地帶,而自己為軍隊統帥,晉帝不採納。又請求讓自己前往鎮守,晉帝又不聽。等到桓溫討伐蜀國的時候,當時群臣都說沒有那麼容易可以克敵致勝,只有劉惔以為桓溫一定取勝。有人問他原因,劉惔回答說:「用賭博來對他做個檢驗,如果他不一定贏錢,就不賭了啊!恐怕桓溫終將在朝廷獨攬大權。」後來的演變竟然真的如他所說。(〈晉書.劉惔傳〉)賭博與戰爭,固然是相異的競爭形態,然而這裡所牽涉到的其實是「心態」問題,而與從事該競爭形態的技術問題無關。所以劉惔所據以推算的憑據就其所用以推算的事件來說,是具有實效性的。
  又如孫子曾說過:「軍隊相互競爭是為了取得利益,軍隊相互競爭是為了化解危機。若以全部的軍隊來爭奪利益,那麼(因為軍隊各部的行軍速率有快慢之分,為了要同時到達,整體速度必然要遷就於速度慢的部隊,因此)必然因為速度過慢而趕不上敵人;若以部分(速度較快)的軍隊來爭奪利益,則又恐怕那些殿後的運送裝備或糧食的部隊遭到敵人攻擊與掠奪。」(〈孫子.軍爭〉)因此孫臏可先藉由「減灶之計」,使龐涓推算錯誤,進而以為齊軍因為懼怕魏軍而逐漸逃散;最後使龐涓因為輕敵,而拋棄速度較慢的部隊,只率領輕裝部隊前去追趕齊軍;孫臏正是由此而推算出龐涓會在夜晚的時候路經馬陵,於是在馬陵設下埋伏,大敗龐涓。而孫臏所據以推算的憑據就是,魏軍輕裝部隊的速率、其目前的位置與馬陵之間的距離以及龐涓的心理狀態。心態將影響決策,而決策則引導行為。
  又如〈韓非子.說林下〉記載:「楚國討伐陳國,吳國援救陳國,吳軍與楚軍相隔三十里,雨接連下了十天後,這夜出現了星光(天放晴)。左史倚相對子期說:『雨連下了十天,盔甲都收集起來沒讓士卒穿而兵器都聚集在一起沒讓士卒拿,吳軍一定會來襲擊,不如先防備他們。』於是就擺開陣勢,列陣尚未完成而吳軍已經到了,然而吳軍看見楚軍已經列出陣勢便回去了!左史因此又說:『吳軍來回總共要走六十里路程,他們的軍官一定在休息,士卒一定在吃飯,我軍行走三十里去襲擊他們,一定可以打敗他們啊!』子期於是率軍追擊吳軍,便打敗了吳軍。」
  又如三國時期,魏國大軍向南征討吳國,到達了精湖,魏國將帥滿寵率領一些部隊當先鋒,與吳軍隔水相對。滿寵對諸位將領說:「今晚風很猛烈,吳軍一定要來縱火燒營,應當為此做些防備。」因此這些部隊都加以警戒。夜半時分,吳軍果然派遣十支部隊前來燒營,滿寵對他們進行掩擊,將他們打敗了!(〈通典.兵典.兵八.先設備而勝〉)而以上這些事例無非都是基於常理的推算結果。事實上,當條件不存在的時候,敵人自然無法加以利用(同理,當問題不存在的時候,敵人也不須加以解決);但即使條件發生了,敵人也可以不加利用(不管任何原因),然而其「可能性」卻也因此而產生了!譬如〈墨子.節葬下〉中有言:「以此求富,此譬猶禁耕而求穫也,富之說無可得焉。……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墨子用使人背著劍而希望讓他得以長壽來比喻不可能的事情,正是在於「負劍(背劍)」本身便顯示了一種可能性,背劍的人固然可以不會劍術,但常理之下人們總會以為他會劍術。而這種可能性又使得他可能遭遇其他劍客的攻擊,造成了他自身的危險,因此墨子以此比喻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方所要防備的,其實也就是這種可能性;可能性的概率,其高低狀態主要是隨著敵軍的決策者其智愚的高低與其感知、獲取信息能力之高低而定的。
  而觸發我方進行推算也往往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如前所言也就是我方感知到發生了「異常、反常、特定」的現象的緣故,如:後漢末年,劉備派遣將領吳蘭屯駐下邳,曹操則派遣曹洪征討吳蘭。劉備派遣張飛屯駐固山,想要切斷曹軍後方。曹軍將帥對此感到猶豫狐疑,曹洪說:「賊人如果真的是想要切斷道路,就應當伏兵潛匿行蹤,今日反而虛張聲勢,這正表示了他不能做到啊!應當在他們軍隊尚未集結完畢的時候,趕緊去攻擊吳蘭,吳蘭被打敗了,那麼張飛就會自行離開了。」於是便聚集軍隊攻擊吳蘭,大敗吳蘭,張飛果然自行離去了!(〈通典.兵典.兵三.驗虛聲知無實〉)正是因為張飛的作法不合常理,所以曹洪才對此事進行了推算。又如〈世說新語.假譎〉記載:「袁紹年輕的時候,曾經派遣刺客在夜晚時分用劍投擲躺在床上的曹操(想要暗殺他),結果稍微低了點,而沒有投中。曹操對此進行估算,認為下次來投擲的刺客一定會投的高一些,因此便貼臥在床上。當下次劍投來的時候果然高了些。」正是因為刺客行刺的事件發生了,且其劍因投的稍低而沒能刺中曹操,因此曹操推算他下次必然會投高一點;因此可以說,刺客在經由測試而修正自己的行為,而曹操則是經由推算在引導自己的行為。又如戰國時期智伯與趙簡子先後都曾打算襲擊衛國而都被南文子加以「識破」之例即是(〈說苑.權謀〉),關於觸發推算並從而免於禍難的例子實在太多,在此也就不贅引了。
  孫臏說:「所以善於作戰的人,看到敵人的長處,就能推知其短處所在;看到敵人的不足之處,就能推知其有餘之處所在。看見勝利就好像看見日月一般的明顯,他所制定出的取勝之道,它的效果就好像是用水來克制火一樣。」(〈孫臏.奇正〉)然而長處與短處之間若不存在著必然的連繫或規律,那麼無論如何我方也是無法從長處推出短處,或者從短處推出長處的;這樣的連繫或規律就好像是長於水戰而短於騎戰這是因為所處地域不同,或者無法同時對全體軍隊進行兩種截然不同的訓練的緣故。〈說苑.尊賢〉云:「一節見,則百節知矣。由此觀之,以所見可以占未發,睹小節固足以知大體矣。(一個部分顯現了,那麼大部分也就可以知道了啊!由此看來,以所看見的可以去推知尚未發現的,目睹小部分便足以知道大體上如何了啊!)」而〈淮南子.說林〉則言:「見象牙乃知其大於牛,見虎尾乃知其大於狸,一節見而百節知也。(看見大象的牙齒便知道牠比牛還大,看見老虎的尾巴便知道牠比狸貓還大,一個部分顯現了,大部分也就可以知道了啊!)」然而之所以可以看到部分就推出整體,這同樣是因為整體與部分之間存在著固定比例的緣故!然而有時,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並非是線性的,如〈淮南子.說林〉:「行一棋,不足以見智。(走一步棋,不足以看出他的智慧。)」因此凡事不可一概而論。結論是,如果將推算與用間、偵察、測試搭配運用,則其效益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單獨的使用推算以獲知信息從而做出決策,那麼事情是否成功,就只能靠運氣了!


第二節 信息的傳遞
  對於內部信息傳遞的暢通與隱密,古人是非常重視的,如鶡冠子即講究:「下情六十日一上聞,上惠七十二日一下究,此天曲日術也。」(〈鶡冠子.王鈇〉)而孫臏則提出:「敵人眾,能使之分離而不相救也,受適(敵)者不得相知也。(敵人人多,能使他們分離而不能互相救援,能使他們遭遇敵人卻不能互相通知。)」係將切斷敵人內部信息傳遞的渠道,視為一項克敵致勝的條件。內部信息傳遞的渠道若不暢通,則外面一有警訊,指揮者就無法在時效內獲知;內部的指揮,也將因為渠道的阻塞而延誤了時機!而渠道必須隱密則是因為要避免讓敵人得以獲知並解讀出其信息的含意,從而得以預先對我方的行動做出反應,或者反而利用我方從信息傳遞到信息獲得執行之間的時間差反制我方。
  〈呂氏春秋.察今〉記載:「楚國人想要襲擊宋國,使人先在澭水旁對水淺的地方立表標示。結果澭水突然暴漲,楚國人卻不知道,依舊遵循著立表之處而在夜間涉水而過,因此而溺死的有一千多人,軍隊因為過於驚恐而毀壞營舍。之前立表的時候確實是有引導作用的,然而現今水位已經改變而增多了啊!但楚國人卻仍然將立表之處作為引導渡河的指標,這是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啊!」然而這是自然現象與人為疏失所產生的敗局,如果自然現象轉換為人為,則又將如何呢?春秋末期,齊臣田成子與宰我爭戰,宰我夜裡埋伏士卒,將要用來攻擊田成子,便下令士卒說:「沒有看見旌旗不要發起行動。」田成子的謀士鴟夷子皮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告知了田成子。田成子便仿製了宰我軍的旌旗,並用這些旌旗以發起宰我的伏兵,在獲知了其伏兵的位置之後便對之發動攻勢,於是便消滅了宰我的軍隊!(〈說苑.指武〉)
  又如魏晉時期,齊國派遣將領魯康祚、趙公政率領號稱有一萬人的軍隊侵犯魏國豫州的太倉口。魏國將領傅永率領三千人反擊齊軍。當時魯康祚等人駐紮在淮水南面,而傅永則駐紮在淮水北面十有餘里的地方。傅永估量齊軍喜好夜襲營舍,便在夜晚時分將軍隊分為二部,都離開營內而在營外埋伏。他又估量如果齊軍要進行夜襲,一定要在他們準備渡過淮水的地方用火光來對那些河水較淺的地方進行標記。傅永既已完成埋伏,便又秘密令人以瓠(類似葫蘆)盛火,渡過淮水南岸,將這些可以漂浮水面的標記放置在淮水水深之處,並教導這些人說:「如果發現敵人點火了,也立即點燃它們!」當晚,魯康祚、趙公政等人果然親自率領軍隊前來襲擊傅永的軍營。卻遭到傅永預先埋伏的東西兩面伏兵之夾擊,魯康祚等人戰敗急奔淮水。此時火光競相顯現,齊軍因為不能記起他們本來渡河的地方,便往傅永所放置的火瓠標記之處爭相渡河。結果因為水位太深,遭溺死與被斬首的有數千人,魏軍更生擒了趙公政。魯康祚則連人帶馬一起墜入了淮水之中,拂曉時傅永軍找到了他的屍體,也將之斬首,與趙公政一起送往京師去了!(〈魏書.傅永列傳〉、〈通典.兵典.兵十四.因機設權〉)由此可見,內部信息傳遞的渠道若不隱密,必然要遭受到重大損失!而尉繚子顯然也早已認識到了這個機關,並加以利用而為此制定了訓練之道,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即〈尉繚子.勒卒令〉:「金、鼓、鈴、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則進,重鼓則擊。金之則止,重金則退。鈴,傳令也。旗,麾之左則左,麾之右則右,奇兵則反是。」也即奇兵的指揮之道剛好與正兵相反,於是當敵人因解讀出我方內部指揮信息之含意而暗自慶幸時,卻不知於此同時也將因此而遭受到奇兵的意外攻擊;而當敵人越堅信其所解讀出的信息之含意時,其所遭受到的損失也將越慘重!
  信息的傳遞,其傳遞的內容或是一種情況或是一條命令,而其傳遞的對象是己方的人員,或者是負責作戰任務的士卒,或者是執行其他任務的部隊,然而不管對象的層級如何,信息的傳遞都要求能夠達到迅速與準確。信息的傳遞系統由近及遠的論述,最近的即是指揮部隊行動的信息傳遞系統。指揮部隊的信息傳遞系統主要由:「對象的辨識依據」及「信息的傳遞工具」所組成,前者提供或反饋我方關於所指揮對象的功能及其時空座標的信息,後者則是將將帥的指揮意念傳達出去的工具。關於對象的辨識依據是在部隊的建制上就要予以確立的,在建制上要對所要控制的對象單位設計出簡易明瞭的辨識依據,如果對所要指揮的對象辨識不清,是不可能有效、精確的進行指揮操控的!所以辨識依據是這個指揮體系得以運行的根本條件。關於這一點,李靖提到:「諸每隊給一旗,行則引隊,住則立於隊前。其大總管及副總管,則列十旗以上。子總管則列四旗以上。行則引前,住則立旗於帳側。統頭亦別給異色旗,擬臨陣之時,則辨其進退。駐隊等別樣別造。令引輜重,各令本軍營、隊識認其旗。如兵數校多,軍營復眾,若以異色認旗,遠看難辨,即每營各別劃禽獸,自為標記亦得。不然,旗身旗腳,但取五方色迴五為之,則更易辨。惟需營營自別,務使指麾分明。」(〈李衛公兵法.部伍營陣〉)
  關於信息的傳遞工具,〈左傳.成公二年〉有云:「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軍隊的耳目,在我的旗鼓,進退都要遵從它。)」傳遞的工具一般分為動態與靜態兩種,「旗、鼓」是屬於動態的傳遞工具,而「法令」則是屬於靜態的傳遞工具。動態的傳遞工具係針對感官而設,主要就是兩種感官:目與耳;目是視覺的接收器,耳是聽覺的接收器。孫子認為,在戰場上因為聽不清楚彼此的聲音,所以才使用「鼓金」;看不明確彼此的動作,所以才使用「旌旗(旗幟)」(〈孫子.軍爭〉)。由此可知,「鼓金與旗幟」這兩種工具的功用,事實上就是用來將將帥所欲傳達於部隊的信息能量予以擴大化的。而其另一個功用則如孫子所說:「鼓金、旌旗」是用來統一士卒的耳目的,士卒的耳目既然統一了,那麼勇敢者就不能單獨前進,怯弱者就不能單獨後退了(〈孫子.軍爭〉)!只是這個功用是否得以實現,還有待於「法令」的配合!「旗幟」是屬於視覺上的傳遞工具,「旗幟」的「語言」主要是由「偃立姿態」、「指向方向」及「揮動方式」來體現,不同的「旗幟」代表著不同的行動意義或不同的行動對象〔註十二〕。「鼓金」是屬於聽覺上的傳遞工具,「鼓」代表「前進、攻擊」、「金」代表「停止、撤退」(〈尉繚子.勒卒令〉、〈荀子.議兵〉),「鼓金」的「語言」主要由「次數與節奏」來體現(〈尉繚子.勒卒令〉),不同的「鼓金」代表著不同的行動意義與不同的指揮層級(〈尉繚子.勒卒令〉)。目所接收的是「光波的信息」,耳所接收的是「聲波的信息」;然而作戰卻是不分晝夜的,在白天的時候視覺具有優勢,不僅是因為白天光線充足,而且是因為白天聲音吵雜,過多的雜訊使聽覺應接不暇,分辨(辨識)力從而減弱;反之,到了夜晚,光線不足,過少的信息使視覺無從分辨(辨識),而且夜晚氛圍寧靜,是聽覺的優勢時段。所以孫子認為,在白天的時候應該多用旗幟,在夜晚的時候則應該多用鼓金(〈孫子.軍爭〉)。
  靜態的傳遞工具「法令」,依性質區分可分為「常態性與非常態性」兩種法令,依內容區分可分為「規定、賞罰」相關事項。「法令」並非針對「感官」而設,而是針對「心理(心)」而設,是用來約束或激發士卒的行動的。因此若無此靜態的信息常駐於心中,以抑制士卒的抗命意志或提升士卒的行動意願,則即便「鼓金、旗幟」之傳遞如何精確、指揮方式如何高明,也無濟於事!而這些靜態的法令信息,除了必須於平時反覆宣導之外,更應使士卒明瞭或體驗到觸動信息條件後的必然性結果,如此靜態的法令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能。常態性的法令即一般的軍令,非常態性的法令則是依據形勢的需要臨時制定出來的軍令,孫子就提出在危急的時候應該使用「無法之賞,無政之令。(不在固有法令之中的賞賜,沒有經過行政程序的命令)」(〈孫子.九地〉)如此才能激發士卒的勇氣,也才能「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又如魏武侯問吳起:「軍隊用什麼取勝?」吳起回答說:「以治理來取勝。」武侯又問:「不在人數的眾寡嗎?」吳起回答說:「如果法令不明確、賞罰不講信用;擊金的時候不停止,擊鼓的時候不前進。那雖有百萬大軍,又有什麼用處呢!」(〈吳子.治兵〉)所以「法令」與「鼓金、旗幟」的區別在於,「法令」不僅講求簡易明確,更講求「必然性」,而「必然性」也是「法令」是否能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能維持多久的關鍵因素。而必然性的與否正取決於將帥自身,將帥若不講信用,「法令」也就不具「必然性」了,「法令」若不具「必然性」,那麼士卒也就不必然會去遵行它了!
  周武王問姜太公說;「賞是用來勸勉士卒的,罰是用來展示懲戒的。我想要賞一個人以勸勉一百個人,罰一個人以懲戒眾人,這要怎麼做呢?」姜太公回答說:「凡是使用賞的人重視講信用,使用罰的人重視其必然性。賞罰的必然性在人們能聽到、看到的地方得以實現,那麼對於那些聽不到、看不到的地方人們也會受到它的潛移默化(而不敢胡作非為)啊(〈六韜.文韜.賞罰〉、〈鬼谷子.符言〉、〈管子.九守〉、〈韓非子.難三〉)!對於這三種主要的信息傳遞工具,吳起與韓非都對它提出了各自的標準:鼙鼓金鐸,是用來威震耳朵的(威耳);旌旗麾幟,是用來威震眼睛的(威目);禁令刑罰,是用來威震心神的(威心)。威震耳朵的信息來源於聲音,因此聲音不可以不清楚;威震眼睛的信息來源於色彩,因此色彩不可以不明確;威震心神的信息來源於刑罰,因此刑罰不可以不嚴格。這三件事不能夠確立,那麼雖然擁有國家,也一定會被敵人打敗。所以說:將帥所指揮的方向,士卒們莫不遵從命令移動;將帥所指揮的地方,士卒們莫不前進拼死(〈吳子.論將〉)。而韓非則說:「古人說:『別人的心是難以理解的,喜怒是難以料中的啊!』所以用表來指示眼睛(示目),用鼓來告知耳朵(語耳),用法令來教導人心(教心)。領導別人的人放棄了這三件容易的方法而去行使那難以理解的心理,如此,則憤怒積聚於在上位者,而怨恨積聚於在下位者,以積聚憤怒的狀態去統御積聚怨恨的狀態,那麼兩方都有危險啊!賢明的君主,他的表容易看見,所以約束得以確立;他的教導容易理解,所以言語得到奉行;他的法令容易做到,所以命令得到遵行。這三件東西建立了而在上位者沒有私心,那麼在下位者便得以依循法令來治理政事,觀察表的狀態而動作,隨著繩墨而砍斫,憑藉剪裁來縫紉。這樣一來,則在上位者就不會有因濫用私人威勢而給臣民帶來的毒害,而在下位者就不會有因為愚昧笨拙而受到的處罰。所以君主明智而很少發怒,臣下竭盡忠誠而很少犯罪。(〈韓非子.用人〉)
  至於遠距的信息傳遞系統,其所利用的信息傳遞工具主要為「烽、火、鼓、旗」,而它們的語言則由「種類(顏色、形制)與數量」組成。所謂的「烽」指「濃煙」,一般以狼糞為燃燒材料;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註十三〕,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此外,墨子提出:「寇烽、警烽、亂烽,傳火以次應之,至主國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已舉,輒五鼓傳,又以火屬之,言寇所從來者少多,毋弇建,去來屬次烽勿罷。望見寇,舉一烽;入境,舉二烽;射要,舉三烽三鼓;郭會,舉四烽四鼓;城會,舉五烽五鼓;夜以火,如此數。守烽者事急。候無過五十,寇至堞,隨去之,無弇逮。日暮出之,令皆為微識。距阜、山林,皆令可以跡,平明而跡。跡者無下里三人,各立其表,城上應之。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內外立旗幟,卒半在內,令多少無可知。即有警,舉外表;見寇,舉次表。城上以麾指之,斥坐鼓整旗,以戰備從麾所指。田者男子以戰備從斥,女子亟走入。即見寇,鼓傳到城止。守表者三人,更立郵表而望,守數令騎若吏行旁視,有以知其所為。其曹一鼓。望見寇,鼓傳到城止。」(〈墨子.雜守〉)而〈墨子.號令〉則記載:「出候無過十里(派出的斥候彼此間的間距不要超過十里),居高便所樹表(佔據高地與便利的所在豎立表牌),表三人守之(表牌由三個人防守)。比至城者三表,與城上烽燧相望。晝則舉烽,夜則舉火。……即有驚,見寇越陳去,城上以麾指之,遮坐擊鼓正期,以戰備從麾所指,望見寇,舉一垂;入竟,舉二垂;狎郭,舉三垂;入郭,舉四垂;狎城,舉五垂。夜以火,皆如此。」
  孫臏則提出:「五里直(置)候,令相見也(相隔五里設置一個斥候,讓他們可以互相看到對方。)。高則方之,下則員(圓)之(位於高處的建成方形,位於低處的建成圓形);夜則擊鼓,晝則舉旗。」(〈孫臏.陳忌問壘〉)關於斥候與斥候之間的距離或斥候與主力軍之間的距離,尉繚子也有相近的說法:「那些距離主力軍隊百里遠的縣邑,都要做好守禦的準備,在各位於邊境的縣邑建立土堡,各個土堡彼此距離三、五里遠。得知大軍開動,就要做好前延防禦的準備,戰爭開始之後就要禁止人們通行,這是為了安定內部啊!」(〈尉繚子.兵令下〉)除此外,遠距的信息傳遞系統,尚有速度較慢的郵驛傳令,即使用車騎來傳送命令,如〈呂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聞之曰:『通乎德之情,則孟門、太行不為險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郵傳命。』」由孔子的譬喻可知,即使是郵驛傳令也是很講求速度與效率的。
  前面所描述的兩個信息傳遞系統,都不是隱密型的信息傳遞系統,隱密型的信息傳遞也就是所謂的秘密通訊。周武王問姜太公說:「引兵深入諸侯的境內,三軍突然有緩急之事發生,或者是有利或者是有害。我要將近處的信息傳達到遠處,從國內支應在外的軍隊,以便供給三軍的需求。這要怎麼做呢?」姜太公回答說:「君主有將帥,有陰符。陰符共有八種等級:大勝克敵的陰符,符長一尺;擊破敵軍、殺掉敵將的陰符,長九寸;降服敵城、獲得城邑的陰符,長八寸;敵人敗退而遠傳捷報的陰符,長七寸;全軍宣誓堅守陣地的陰符,長六寸;請求糧食及兵力支援的陰符,長五寸;軍隊戰敗、將帥死亡的陰符,長四寸;軍隊失利、士卒傷亡的陰符,長三寸。那些奉命傳遞陰符的使者,在半路滯留耽擱而延誤軍機,或者洩漏陰符背後所代表的信息的人以及聽到的人,都要處死他們。這八種陰符,只有君主與將帥知道其間的秘密,陰符是用來暗中傳遞言語,而不洩漏國內與在外軍隊之間互通信息、彼此相知的方法。敵人雖然聖明有智慧,也不能猜透所有陰符背後的意義啊!」(〈六韜.龍韜.陰符〉)
  周武王又問姜太公說:「引兵深入諸侯的境內,君主與將帥想要會合軍隊,運行那無窮的變化,圖謀那不可測度的利益。這之間的事情繁多,簡易的陰符不能明確的傳達;彼此間的距離相去甚遠,而言語無法傳達給對方。這又該怎麼辦呢?」姜太公回答說:「那些暗中的事情與深大的思慮,應當用陰書,不用陰符。君主以陰書告知將帥,將帥以陰書詢問君主。陰書的形制都是將一封書信拆離兩次(一合而再離),將書分為三個部分;將這三個部分分發給三個使者,每個使者都只知道自己所操持的那一份的內容(三發而一知),即使彼此互相參照也不能得知其中的實情啊!這就叫做陰書。敵人雖然聖明有智慧,也無法識破它的內容(信息含意)啊!」周武王回答說:「說得真是太好了!」(〈六韜.龍韜.陰書〉)〔註十四〕
  唐朝時期,徐敬業謀反,並打算與中書令裴炎裡應外合消滅武則天。於是徐敬業便派駱賓王前去聯絡並說服裴炎,裴炎也同意了駱賓王的建議,不久後裴炎便寫了一封書信與徐敬業約定謀反之日。無奈風聲走漏,武則天將裴炎治罪下獄,並獲得了他寫給徐敬業的書信,只見其中只有「青鵝」兩字。群臣對此二字百思不得其解,武則天看後則說:「此青字者,十二月。鵝字者,我自与(與)也。(我自己參與)」於是便殺了裴炎,不久後也打敗了徐敬業,結束了整場叛亂。(〈朝野僉載.第五卷〉)「青鵝」既算是一種「字謎」,同時更是一種「組字加密法」。
  宋朝時期,曾公亮、丁度等人在《武經總要》中則提出了「字驗」之法。所謂的「字驗」之法,具體是將軍中大小事約略歸納為四十條,並以四十個字來代替它們的意思。每次偏裨將校受命攻圍之前,就選擇一首四十個字而沒有重複用字的舊詩做為「事與字」之對照表,每一個字對應一項軍中之事,譬如「請弓、請箭、請刀」對應「曾、公、亮」之類。偏裨將校與大將各留一本對照表。當偏裨將校「如有報覆事,據字於尋常書狀或文牒中書之,加印記所請。得所報知,即書本字,或亦加印記。如不允,即空印之,使眾人不能曉也。」(〈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五.字驗〉)
  〈金史.本紀.宣宗上〉曾記載:「(至寧四年)十二月……壬申,大元兵進自代州神仙橫城及平定承天鎮諸隘,攻太原府。宣撫使烏古論禮遣人間道(密道、小徑)齎(持)礬書至京師告急。」其中使者所拿的「礬書」是指用「明礬」寫成的書,它本身是透明的;想要看「礬書」必須用火烤,明礬遇熱後部分將分解為硫酸,硫酸使紙變色,於是書中信息也就因此顯露出來了。這是目前正史中使用「化學加密」的首例,往後揭暄所提到的「無形文」其源頭可能即來自於此。
  揭暄則提出:軍隊運行時沒有傳達信息、互相聯絡的方法,那麼分開的就不能會合,距離較遠的就不能支應。彼此不能知道對方的形勢情況,這是要導致失敗的啊!但是如果傳達信息的方法不夠隱密,反而會遭到敵人的算計。所以從「金、旌、炮、馬、令箭、起火、烽煙」這些用來報告發生警急的情況的工具以外;兩軍相遇的時候,應當使用暗號互相傳達信息;如果要與遠在千里的部隊聯絡,應當使用平時規定的密碼代號(素書),做成不完整的字(不成文),沒有形體的文(無形文),寫在不是紙簡的工具之上(非紙簡)。那麼傳遞信息的人也不知道它的意義,獲得這些密碼文件的人也無跡可循,神奇啊神奇啊!或者是有敵人隔絕了兩軍通聯的道路,或者是彼此距離遙遠而不能趕到,那麼就又應當相機行事了!(〈兵經百言.衍部.傳〉)
  姜太公的「陰符」可視為「信息壓縮」與「語言代碼」,所謂「信息壓縮」好比將「大勝克敵」這一條信息,壓縮成「一尺長的陰符」,那麼同時「一尺長的陰符」也就代表「大勝克敵」的意思,則這個陰符也就叫做「語言代碼」。姜太公當時之所以沒有將「陰符」的「構想」用在書寫「陰書」之上,很顯然的跟「陰符」的功能及「陰書」的隱密強度有關;每種陰符只能代表一條簡單的信息,所以用陰符來傳達的信息大部分屬於簡明又重要的信息,這由姜太公所描述的內容即可得知;所以如果要將「陰符」的構想用在「陰書」之上,那也只能用在傳達複雜信息的情況,也就是這樣的作法只是加強「陰書」的隱密強度,可是依照當時(周朝)的語言情況,這樣做可以說是多此一舉了。而「陰書」則已可說是一種利用文字序位而產生「加密」功效的發明,因為古代言語古奧,其中的文字「多餘度」〔註十五〕非常低,所以雖然僅僅只是使用「一合而再離」的方法,但我們要想從那剩餘的或斷頭、或斷尾、或兩斷的平均三十三點多%的文字中去猜測、推算出整體的信息含意,那是難以想像的,即使不考慮當時是用人而不是用電腦來破譯也是如此,所以在當時確實是幾乎不可能被破解的。因此當時並沒有將「陰符」的概念用在書寫「陰書」之上,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往後曾公亮提到的「字驗」之法,其實也不過就是將「陰符」直接換成了「文字」而已,並沒有創新之處。倒是裴炎的字謎組字加密法因係根據中文的特性而產生,因此即便到了今日亦完全適用,若能將之設計成程式,則其效用將非同小可也。至於揭暄所謂的「素書」,顯然就是將「陰符」的「概念」用在「陰書」之上的實踐,而且揭暄更進一步的提出了所謂「不成字、無形文、非紙簡」的偉大構想,真可謂超邁古今,因為直至今日的密碼法仍然尚未超出這些構想的範圍。所謂的「不成字」係直接對文字進行拆解再重新加以排列組合的加密法;而「無形文」則顯然是指以特殊液體所書寫的文書,可惜的是,其詳細的內容如何,今日已無法考究;而「非紙簡」自然是在書寫工具與信息載體上動手腳,這一點自然更是令人驚訝非常的創新之舉了。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密碼學其內容是非常豐富多樣與深刻的。


第三節 信息的釋放
  釋放信息的目的,毫無疑問的,就是為了誤導敵人,使敵人產生錯誤的決策。或者使其因所接收到的信息而產生懷疑,從而制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使其因為所接收到的信息而感到肯定,從而制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不管是懷疑或肯定,甚至使敵人因此延誤行動時間、錯失時機。釋放的渠道,就好比獲取的渠道一樣,既有必要開啟的時候,也有必要關閉、封閉的時候!而不管其結果是要使敵人產生懷疑或者肯定的心理狀態,釋放信息渠道的不二選擇將總是直接或間接受到該敵人信任的渠道。當敵人越信任由這個渠道所獲得的信息,那麼其上當受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然而有時候,當敵人有一獲取信息的渠道,可以常常、輕易的傳遞出我方的機密時,我方就必須故意在此一渠道上盡量釋放錯誤的信息,以使敵人從此對由這個渠道所接收到的信息感到懷疑、不信任,那麼我方也將因此而重新奪回主動權。
  釋放信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言語釋放,一種是用行為釋放。關於釋放錯誤的信息以誤導敵人,古人已有很深刻的論述,如孫子提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故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橈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預傳也。(軍隊必須要違反使用的常規啊!因此有能力反而顯示出沒有能力的樣子,運用了反而顯示出沒有運用的樣子;與敵人的距離接近時反而顯示出遙遠的樣子,與敵人的距離遙遠時反而顯示出接近的樣子。我軍故意遺棄一些利益以來引誘敵人,我軍故意擾亂自己的陣形以引誘敵人來攻,我軍實力充足卻故意防備敵人,我軍力量強盛卻故意躲避敵人,我軍懷有怒氣卻還故意對敵人低聲下氣;(當敵人上當受騙之後)攻擊他沒有防備的時候,出乎他意料之外。這是兵家用以取勝的方法,不可以預先透露出去啊!)」(〈孫子.計〉)而〈黃帝四經.經法.四度〉:「實者示人虛,不足者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軍隊的狀態若是實的就要顯示出虛的樣子,兵力不足的時候就要顯示出有餘的樣子。那麼當天下發生戰事時,發動人民從事戰爭則天下百姓無不聽命;而當天下太平之時,安撫人民則天下百姓都會安居寧靜。)」
  釋放信息與我方實際上所要採取的行動,古人又分別稱為「聲與實」。所謂的「聲」,就是聲張、聲明,就是直接用言語將我方的假意圖釋放給敵人;所謂的「實」,自然就是真實的、實際上、事實上的行動。〈韓非子.說林上〉記載:「秦康公興築臺榭三年,楚國想要興兵討伐他,卻聲言是想要用軍隊攻打齊國,秦臣任妄對秦康公說:「飢荒招來戰爭,君主殘暴招來戰爭,人民疲勞招來戰爭,國家動亂招來戰爭。君王興築臺榭三年(因此人民疲勞),現在楚國人起兵將要攻打齊國,微臣恐怕他是聲言攻打齊國,而事實上卻是要襲擊秦國啊!(臣恐其攻齊為聲,而以襲秦為實也。)不如防備他。」於是秦康公派軍隊戍守東邊邊境,楚國便中輟了這個行動。」又如〈周書.崔猷傳〉:「夫兵者,務在先聲後實,故能百戰百勝,以弱為強也。」而〈百戰奇略.聲戰〉則說:「凡戰,所謂聲者,張虛聲也。聲東而擊西,聲彼而擊此,使敵人不知其所備,則我所攻者,乃敵人所不守也。」以上事例、陳述都是直接以言語來作為釋放信息的介面,除此外則是以行為、行動、事件本身來作為釋放信息的介面〔註十六〕。如〈六韜.武韜.兵道〉記載:「周武王問說:『兩軍相遇,敵軍不可前來,我軍不可前往,各自設下堅固的防備,都不敢率先發動攻勢。我想要襲擊他,卻得不到有利的時機,這要怎麼辦呢?』姜太公回答說:『軍隊外表混亂而內部整齊,顯示飢餓而事實上卻是吃飽的,內部精銳而外表卻看似疲敝。軍隊一合一離、一聚一散。暗藏謀畫,隱密時機,築高營壘,埋伏精銳,寂靜的好像沒有聲音一樣,敵人不知道我所防備的地方。想要攻擊敵人的西邊,就先襲擊他的東邊。』(欲其西,襲其東。)」
  釋放信息,為的是讓敵人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也可以只是為了延緩其決策的時間,從而使其喪失有利的時機。而其所造成的功效主要又可分為四種:第一種為使敵人放鬆戒備或防備了錯誤的地方,第二種為藉此剷除敵方的重要人物或者使其不得被任用,第三種為分散敵人的力量,第四種為使敵人產生疑惑。
  第一種,如上引孫子、姜太公所說的,或者如戰國時期,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閼與,趙將趙奢奉命前往援救,卻在離開趙國首都三十里之後,不再前進。秦國間諜前來探視,趙奢將軍隊偽裝成怯弱的樣子,並在好好的招待了間諜之後才送他離去。秦國間諜將所見的情況報告給秦將,秦將便以為趙奢的軍隊因為怯弱而停止不前。而趙奢則在送走間諜之後,馬上整肅軍隊,追隨其後,襲擊秦軍,並將秦軍打敗了!(〈通典.兵典.兵四.閒諜〉)
  第二種,如春秋時期,吳國進攻楚國,伍子胥派人對楚國放話說:「如果用子期當統帥,就要攻擊楚國;如果用子常當統帥,就會離開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便任用子常而摒退子期。吳國於是進攻楚國,終於取勝。(〈韓非子.內儲說下〉)及戰國時期,秦軍與趙軍在長平交戰,趙孝成王任命廉頗為主將,廉頗則採取堅固壁壘而不與秦軍作戰的策略,打算以此來削弱秦軍的力量。秦軍數次挑戰,廉頗毫不理會。於是秦國便派遣間諜宣言說:「秦國所憂患的,只有畏懼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主將罷了!」趙孝成王聽信了這個謠言,便用趙括替換廉頗,終於被秦將白起所敗。(〈通典.兵典.兵四.閒諜〉)以上僅是使敵人替換其主將,也有使敵人直接殺害其大臣的,如春秋時期,鄭桓公想要襲擊鄶國,便先獲取了鄶國的豪傑、良臣、辯士、智者、果敢的士人等人之姓名;並偽造了一份文件,在鄶國的良田與官位爵位的名稱之後寫上他們的名字以顯示賄賂了他們,並因此在郭門(外城曰郭)之外設置祭壇而將它掩埋起來,用雞與豬的血塗在祭器的縫隙上,就好像是結盟的樣子。鄶國的君主以為他們打算做為內應,便將他的良臣們都殺了。鄭桓公因而襲擊他,於是便攻下了鄶國。(〈韓非子.內儲說下〉、〈說苑.權謀〉)又如晉臣叔向想要殺掉周臣萇弘,便寫了一封書信,內容為:「萇弘對叔向說:先生為我告訴晉君,之前與君王約定的時機已經可行了啊!為何不趕快派兵前來呢?」並在周君的庭院假裝無意間遺失了這封書信而急速離去,周君以為萇弘出賣周朝,便在宣告罪狀之後將他殺了。(〈韓非子.內儲說下〉)
  第三種,如孫臏所說的:「能分人之兵,能安(按)人之兵,則錙〔銖〕而有餘。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案(按)人之兵,則數負(倍)而不足。(能分散敵人的兵力,能牽制敵人的兵力,那麼即使我方兵力少也還有餘!不能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能牽制敵人的兵力,那麼即使我方兵力數倍於敵方仍感不足!)」(〈孫臏.客主人分〉)又如後漢末年,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袁紹派遣將領郭圖、淳于瓊、顏良在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而袁紹自己則率領軍隊到達黎陽,將要渡河。曹操想要向北援救劉延,軍師荀攸對他說:「現在兵力太少打不過敵人,要先分散他的力量才可以。主公到達延津,做出想要使軍隊渡河以襲擊他們後方的樣子,袁紹一定會分兵向西對付這支軍隊,然後主公再率領輕兵襲擊白馬,以在他們沒有防備的時候進行掩擊,那麼顏良就可以抓到了啊!」曹操聽從了他的策略。袁紹聽到曹操的軍隊要渡河了,當即分兵向西對付他。曹操便率領軍隊迅速不停的趕往白馬,還有十餘里才到達,而顏良聽到回報後大驚失色,前來迎戰。曹操派遣張遼、關羽當前鋒,擊敗顏良的軍隊並斬殺了他,於是便解除了白馬的包圍。(〈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第四種,如魏晉南北朝時期,陳國將領侯瑱、侯安都等人包圍逼近北周的湘州,並阻遏斷絕了湘州的糧食援助與救兵,北周朝廷便派遣賀若敦渡過長江趕去救援。在兩軍隔江對峙時,有當地人多次乘著輕船載著米糧和雞鴨前去犒勞侯瑱軍,賀若敦對此感到憂患。便派人假裝成當地人,而在船內埋伏甲士。侯瑱軍人看見船來了,以為是犒勞的船來了!爭相前來迎接奪取糧食,賀若敦埋伏的甲士便將他們抓住了!又賀若敦的軍隊數次有叛逃的人騎馬投靠侯瑱,侯瑱每次都接納了他們。於是賀若敦便選了一匹馬,牽著牠上船,並命令船中的人迎著牠用馬鞭鞭打他。這樣子一而再、再而三,那匹馬便對船產生畏懼而不敢上去了。後來賀若敦在江岸處埋伏軍隊,並派人乘著這匹馬以招來侯瑱軍,詐稱是要投靠依附。侯瑱便派遣軍隊前來迎接,侯軍士兵競相前來牽馬。馬兒卻因畏懼船而不敢上去,於是賀若敦發動伏兵,將這些前來迎接的侯軍士兵都殺了。此後,當真的有送糧食與逃亡投奔侯瑱的,侯瑱都還是以為那是賀若敦在使詐,便都不敢接受了。(〈北史.賀若敦傳〉)其他的如趙雲的空營計與文聘的空城計也都是類似的例子。
  釋放信息最怕的就是釋放出錯誤的信息,而使得結果與意圖適得其反,如〈淮南子.說山〉:「執彈而招鳥,揮梲而呼狗,欲致之,顧反走。故魚不可以無餌釣也,獸不可以虛氣召也。(拿著彈弓而招鳥過來,揮舞棍棒而呼叫狗兒,想要讓他們過來,但卻讓他們走得更遠了。所以釣魚不能沒有誘餌,抓野獸不可以用空食器來招引啊!)」〈說苑.尊賢〉亦云:「猶舉杖而呼狗,張弓而祝雞矣;雖有香餌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而〈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則說:「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釋放信息的對象如果太過高明,或者是個非常熟悉你的人,這時要藉由釋放信息來影響其心智及決策,也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如龐涓與孫臏的例子就是如此:戰國時期,魏王將攻邯鄲,使將軍龐涓帶領八萬名的士兵到達茬丘,以為進攻邯鄲預作準備。趙王在得知消息後,馬上派遣使者去向齊國求救。於是齊威王召集大臣一起商議此事,齊威王開口問說:「是救趙,還是不救的好呢?」鄒忌說:「不如不要救。」段干綸則說:「不救則對我方不利。」齊威王問:「為什麼?」段干綸回答:「若讓魏氏兼併了邯鄲,這對齊國有何利處呢!」齊威王聽後說了聲好,便想使孫臏為將軍率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孫臏聽後辭謝道:「我是受過刑的人,不可以。」於是齊威王便以孫臏為軍師,並使田忌為主將帶領八萬名的士兵前去救援趙國。龐涓在進攻邯鄲之前,卻先攻擊衛國首都帝丘,衛國便也派使者向齊軍求援,田忌得知此事後問孫臏說:「是救還是不救呢?」孫臏回答說:「不救。若去援救衛國就是不尊重救趙的命令了。」田忌說:「若不救衛,將做什麼呢?」孫臏說:「請向南進攻平陵。平陵,其都城小而縣境大,人口眾多,士兵強盛,是魏國東陽地區的重要戰邑,是難攻的地方啊;我將以此舉而令龐涓產生疑惑(示之疑)。我進攻平陵,其南邊有宋國,北邊有衛國,當路有魏地市丘,是我自斷糧道啊;我將以此舉而讓龐涓以為我不懂用兵(示之不知事)。」於是田忌便拔營而去進攻平陵。但久攻平陵,卻無法攻下,於是田忌便召來孫臏詢問說:「接下來要怎麼做呢?」孫臏不答反問說:「都大夫(管理城都的官員)誰最不懂事呢?」田忌回答說:「齊城與高唐兩人。」於是孫臏便將制定好的策略告知田忌,而此策略的目的卻非為了取勝,反倒是要藉著犧牲齊城與高唐兩人,而讓龐涓更加確信孫臏不懂用兵的「事實」。田忌於是將齊城、高唐分為兩軍,命令他們用蟻附(按:讓士兵如螞蟻般攀爬城牆進攻的戰術。)的戰術進攻平陵。平陵的守將挾葉與龐涓派來增援的將領鑽荼見狀,果如孫臏預期的由鑽荼率兵襲擊兩軍背後,當齊城、高唐兩人回軍反攻時,守將挾葉又出兵進攻兩人,形成夾擊之勢,最後齊城與高唐招架不住魏軍的攻勢,當道慘敗而亡。將軍田忌便又召來孫臏問說:「我攻平陵不得,而又喪失了齊城、高唐兩名大夫,當道慘敗。接下來要怎麼做呢?」孫臏回答說:「請派遣輕車西去大梁郊野奔馳,以激怒魏君。並將軍隊化分為小單位的部隊隨行,以顯示我軍人數不多(示之寡)。」田忌馬上照做了。龐涓一聽之下,果然中計,放棄輜重,馬不停蹄的趕回大梁。孫臏則假裝懼怕魏軍,而將輕車與隨行的部隊撤回,並將全軍向齊國的方向撤去。龐涓獲知消息後更是得意,便一路拼命追趕孫臏,結果在桂陵一地,被孫臏藉著地形與以逸待勞的優勢擊敗驕傲輕敵的魏軍,並補擄了魏將龐涓。(〈孫臏.擒龐涓〉)其中孫臏對龐涓所做的「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示之寡」就是藉由不斷的釋放出錯誤的信息,以改變龐涓之前對孫臏的認知,並藉此逐漸的穩固龐涓心中的懷疑、猜想,最終使其因輕敵而兵敗被俘。
  除此外,古人也常用釋放信息的方式,使群臣畏懼或進而使自己得以免除危害。如〈世說新語.假譎〉記載:「曹操常說:『如果有人想要危害我,我每次都會因此心跳劇烈(心動)。』便又向他所親近的小人說:『你身藏刀劍秘密來到我的身旁,我一定會說心跳劇烈(心動)。因而抓你去行刑,你且不要對那個抓你的使臣說這件事。保證你不會有事,並當厚厚的報答你!』之後,抓刺客的人信以為真(以為小人真是刺客),便不感到恐懼,而將他斬殺了!這個小人到死了都還不知道啊!而曹操的左右群臣都以為曹操的感應是真的,那些想要陰謀反叛的便因此感到沮喪了!曹操又常說:『在我睡覺的時候不可以妄自接近,有人接近了,我便會砍了他,自己也感覺不到,左右群臣應當特別的謹慎這件事!』後來曹操假裝睡覺,所寵幸的一個人暗自用棉被蓋好他,曹操便砍殺了他。自從此事之後,曹操每次睡覺,左右群臣都沒有敢接近的!」當事件發生時,信息也就被釋放出來,而曹操所利用的也正是這個原理。因為「有人想要危害我、睡覺時有人接近」這些事件其釋放信息的渠道事實上是封閉的或者不可知的,然而曹操卻能「不知所以然的」獲取了事件所釋放出的信息,並進行解讀與產生相應的決策,而這一切也就使曹操他獲取信息的渠道變為隱藏的、不可知的,既然如此,別人也就無從窺視與阻斷,再加上當事人本身也無法對自己釋放信息的渠道加以再次的封閉與隱藏(因為不知所以然),因此在破解不了曹操所造成的「黑箱」其真實的情況之前,人們至少是感到畏懼的,而且為了避免「觸發」曹操相應的「動作」,人們自然也就不敢再生出危害曹操的念頭或舉動了!又如〈韓非子.內儲說上〉記載:「衛嗣公派人喬裝過客通過關卡,防守關卡的官吏苛難他,過客便送了一些金子給官吏,防守關卡的官吏這才放了過客。事後,衛嗣公對防守關卡的官吏說:『某時有過客經過關卡,給予了你金子,你才放了他。』官吏聽後大為恐懼,認為衛嗣公明察秋毫。」〔註十七〕由此可見,開放與關閉信息釋放的渠道都是有其適用的場合的。
  又如春秋時期,狄人討伐衛國,兩軍在滎澤交戰,衛軍被打敗了。這是因為衛國君主(衛侯)不去掉他的帥旗的緣故,所以才失敗啊!於是衛國便被狄人給滅亡了!(〈通典.兵典.兵五.軍行自表異致敗〉)戰國時期,齊國任命章子為統帥而與韓國和魏國的軍隊一起去攻打楚國,楚國任命唐篾為統帥率領軍隊抵禦他們。兩大陣營的實力相當,已經僵持六個月了還不交戰,齊國命令周最催促章子迅速開戰,而周最所用的言辭則甚是刻薄。章子對周最說:「殺掉我、罷免我,殘害我的家人,這是齊王能從我身上得到的。不可以交戰而要我交戰,可以交戰而不要我交戰,這是齊王不能從我身上得到的。」齊軍陣營與楚軍夾著泚水而駐紮著,章子派人前去探視泚水可以被涉過的地方,楚軍對這些人放箭,使他們無法靠近泚水以探查水淺可涉過的所在。有一個在河邊放牧的人告訴齊軍派來的斥候說:「河水的深淺很容易知道啊!楚軍所盛加防守的地方,都是水淺的所在啊;所簡易防守的地方,都是水深的所在啊!」斥候便載著牧人前去面見章子,章子很高興,便派遣精銳部隊在夜裡襲擊楚軍所盛加防守的地方,最後果真打敗了楚軍、殺掉了唐篾。(〈呂氏春秋.處方〉)因此如果能關閉釋放信息的渠道,那麼敵人也就無從獲知信息了!
  關於封閉釋放信息的渠道之論述,〈呂氏春秋.君守〉有言:「得道者必靜。(得道的人一定安靜)……故曰中欲不出謂之扃,外欲不入謂之閉(所以說內心的慾望不外露叫做封鎖,外在的慾望不進入叫做關閉。)。既扃而又閉,天之用密(既封鎖而又關閉,天性就得以隱密。)。……身以盛心,心以盛智,智乎深藏,而實莫得窺乎。(用身體裝載著思想,用思想裝載著智慧,智慧深深的埋藏起來,那麼實情也就不會被窺見了啊!)」〈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則記載:「堂谿公對韓昭侯說:『現在有價值千金的玉杯,卻貫通而沒有底部,可以用來盛水嗎?』韓昭侯說:『不可以。』堂谿公又說:『有瓦器而不會漏水,可以用來盛酒嗎?』韓昭侯說:『可以。』堂谿公回答:『瓦器是最低賤的東西,然而不會漏,便可以用來盛酒。雖然有著價值千金的玉杯,即使它是最尊貴的東西,然而沒有底部,會漏,也不可以用來盛水。那麼人們將在哪一個器具上面挹注漿液呢?現在身為人們的君主,而洩漏他的群臣們的話語,這就好像是沒有底部的玉杯啊!雖然擁有聖明與智慧,然而卻不能窮盡他的道術,這正是因為他是會漏的啊!』韓昭侯說:『是的。』從此之後,當韓昭侯想要發動天下大事(指軍事行動)的時候,未嘗沒有單獨就寢的,正是因為恐怕說夢話而使人知道他的圖謀啊!」
  然而世事往往出人意料,看似已經封閉了釋放信息的渠道,實則仍未全面,那麼我方就有可能因此而遭人設計。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犀首(公孫衍),是天下的良將,也是魏王的臣子!秦王想要得到他而與他一起治理天下,犀首說:『衍是人家的臣子啊!不敢離開主人的國家。』一年之後,犀首因為得罪魏王,而逃亡到秦國,秦王對他甚是優待。樗里疾是秦國的將領,恐怕犀首會取代他的地位,於是便在秦王所常常隱密談話的地方開鑿了一條穴道,沒多久,秦王果然與犀首在這個地方商議說:『我想要攻打韓國,要如何做呢?』犀首說:『秋天就可以行動了啊!』秦王說:『我想要用國家來勞累先生(意指委以政事),先生一定不要洩漏出去啊!』犀首後退幾步拜了兩次,回答說:『接受任命。』但這些話都被樗里疾從穴道之中竊聽到了,沒多久郎中都說:『軍隊秋天出發攻打韓國,犀首是主將。』在當日,郎中們便全都知道了這件事;而在當月,境內的人們也全都知道了這件事。秦王於是召來樗里疾問他說:『為什麼會如此沸沸揚揚呢?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啊?』樗里疾回答:『很像是從犀首那裡傳出來的。』秦王說:『我沒有跟犀首說過這件事啊!為什麼說是犀首呢?』樗里疾回答:『犀首就好像是一個路過而羈留著的旅人,新近才因得罪魏王而出逃,他的內心感到孤單,因此說這些話來結交眾人。』秦王說:『是啊!』便派人召來犀首,犀首聽到消息後早已逃到其他諸侯那裡去了啊!」秦王正是因為確信當日只有他與犀首兩人在場,因此「能」釋放信息的當然也就只有兩個人,既然不是他自己,那就只能是犀首了!因此釋放信息的渠道是否真的徹底、全面的封閉了呢!〔註十八〕其答案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註釋〕
〔註一〕如〈淮南子.說林〉:「牛蹄彘顱亦骨也,而世弗灼,必問吉凶於龜者,以其歷歲久矣。」及〈白虎通.蓍龜〉:「乾草枯骨,眾多非一,獨以蓍龜何?此天地之間,壽考之物,故問之也。龜之為言久也,蓍之為言耆也,久長意也。」及〈抱朴子.內篇.對俗〉:「或難曰:『龜鶴長壽,蓋世閒之空言耳,誰與二物終始相隨而得知之也。』抱朴子曰:『苟得其要,則八極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遠,有若同時,不必在乎庭宇之左右,俟乎瞻視之所及,然後知之也。《玉策記》曰:千歲之龜,五色具焉;其額上兩骨起似角,解人之言,浮於蓮葉之上,或在叢蓍之下,其上時有白雲蟠蛇。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於木;其未千載者,終不集於樹上也,色純白而腦盡成丹。如此則見,便可知也。然物之老者多智,率皆深藏邃處,故人少有見之耳。按《玉策記》及《昌宇經》,不但此二物之壽也,云千歲松樹,四邊披越,上杪不長,望而視之,有如偃蓋,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壽萬歲。又云:蛇有無窮之壽,獮猴壽八百歲變為猿……鼠壽三百歲,滿百歲則色白,善憑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如此比例,不可具載。但博識者觸物能名,洽聞者理無所惑耳。何必常與龜鶴周旋,乃可知乎?苟不識物,則園中草木,田池禽獸,猶多不知,況乎巨異者哉?』」

〔註二〕其事可分別見於〈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淮南子.脩務〉、〈戰國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註三〕即〈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

〔註四〕即〈孟子.告子上〉:「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註五〕即〈論衡.變動〉:「〔人〕生於天,含天之氣,以天為主,猶耳目手足繫於心矣。心有所為,耳目視聽,手足動作。謂天應人,是謂心為耳目手足使乎?」

〔註六〕除了註三所引〈荀子.天論〉之說外,〈墨子.經上〉有言:「知,接也。」而〈墨子.經說上〉解釋為:「知,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又〈墨子.經說下〉有言:「智,以目見,而目以火見,而火不見。惟以五路智久不當。以目見,若以火見。」而〈呂氏春秋.知接〉則言:「人之目以照見之也,以瞑則與不見同,其所以為照,所以為瞑異。瞑士未嘗照,故未嘗見,瞑者目無由接也。無由接而言見,謊。智亦然,其所以接智,所以接不智同,其所能接,所不能接異。智者其所能接遠也,愚者其所能接近也。所能接近而告之以遠化,奚由相得?說者雖工,不能喻矣。戎人見暴布者而問之曰:『何以為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壤壤也,可以為之莽莽也?』故亡國非無智士也,非無賢者也,其主無由接故也。無由接之患,自以為智,智必不接。今不接而自以為智,悖。若此則國無以存矣,主無以安矣!智無以接而自知弗智,則不聞亡國,不聞危君。」

〔註七〕如墨子所言:「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知而不憑藉耳、目、鼻、舌、身五種感官,道理在於憑藉著隨著時間累積的經驗進行推算而知。)」(〈墨子.經下〉)

〔註八〕相關文獻可見:〈墨子.備穴〉:「禽子再拜再拜,曰:『敢問古人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縛柱施火,以壞吾城,城壞,或中人為之柰何?』子墨子曰:『問穴土之守邪?備穴者城內為高樓,以謹候望適人。適人為變,築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濁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塹城內穴亓土直之。穿井城內,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為罌,容四十斗以上,固冪之以薄[革各]革,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知穴之所在,鑿穴迎之。……戒持罌,容三十斗以上,埋穴中,丈一,以聽穴者聲。』」及李筌〈太白陰經.預備.遊奕地聽篇〉:「經曰:於奇兵中,選驍果、諳山川井泉者,與烽子馬鋪土河,計會交牌,日夕邏候於庭障之外,捉生事,問敵營虛實,我之密謀,勿令遊奕人知。其副使子將並久諳軍旅、好身手者任。地聽,選少睡者,令枕空胡䍡(葫蘆)臥,有人馬行三十里外,東西南北皆有響見於胡䍡(葫蘆)中,名曰:地聽。可預防奸。野豬皮為胡䍡(葫蘆)尤妙。」及杜佑〈通典.兵典.兵五.守拒法附〉:「地聽,於城內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甖用薄皮裹口如鼓,使聰耳者於井中託甖而聽,則去城五百步內悉知之。」

〔註九〕相近的論述又見於〈孫臏.威王問〉:「齊威王問用兵孫子,曰:『兩軍相當,兩將相望,皆堅而固,莫敢先舉,為之奈何?(兩軍數量相當,兩方的將帥互相觀望,彼此的陣勢都很堅固,也都不敢先行發動攻勢,對付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呢?)』孫子合(答)曰:『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以輕裝士兵去試探他,並用身份低賤而勇敢的人統帥他們),期於北,毋期於得(期望失敗,而不期望取勝)。為之微陳(陣)以觸其廁(側)。是胃(謂)大得。(設置隱微的陣形以觸擊他的側翼,這叫做大收穫。)』……威王曰:『我出敵出,未知眾少,用之奈何?』孫子〔曰〕:『命曰□□…』」

〔註十〕這兩個事例,除了主角、故事略有變動之外,又可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靖郭君之相齊也,王后死,未知所置,乃獻玉珥以知之。一曰。薛公相齊,齊威王夫人死,中有十孺子皆貴於王,薛公欲知王所欲立而請置一人以為夫人。王聽之,則是說行於王而重於置夫人也;王不聽,是說不行而輕於置夫人也。欲先知王之所欲置以勸王置之,於是為十玉珥而美其一而獻之,王以賦十孺子。明日坐,視美珥之所在而勸王以為夫人。」

〔註十一〕關於用測試以探查信息的例子及理論,此處尚未可以講述完全,除〈鬼谷子.反應〉及〈長短經.雜說.釣情〉中有相關論述之外,古代兵家由選將而發展出來的測試之法多種多樣,並非可以一語道盡的,而關於這方面的詳細內容則屬於《管理的哲學》一書中所要討論的議題,因此也就不在此贅述了!

〔註十二〕如杜佑〈通典.兵典.兵五.守拒法附〉即記載:「城上立四隊,別立四表,以為候視:若敵欲攻之處,則去城五六十步,即舉一表;橦梯逼城,舉二表;敵若登梯,舉三表;欲攀女牆,舉四表。夜即舉火如表。城上四隊之閒,各置八旗:若須木[音稟]拯板,舉蒼旗;須灰炭稕鐵,舉赤旗;須檑木樵葦,舉黃旗;須沙石磚瓦,舉白旗;須水湯不潔,舉黑旗;須戰士銳卒,舉熊虎旗;須戈戟弓矢刀劍,舉鷙旗;須皮氈麻鐷鍬钁斧鑿,舉雙兔旗。城上舉旗,主當之官隨色而供。城內老小丁女,除營食之外,皆令膺役城上,分為八隊,使識文者點檢常旗,備擬物為八部。」又如〈通典.兵典.兵十.先據要地及水草〉:「蜀諸葛亮《兵要》云:軍已近敵,羅落常平明以先發,絕軍前十里內,各按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內,數里之外,五人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看隱蔽之處。軍至,轉尋高而前。第一見賊,轉語後第二,第二詣主者,白之。凡候見賊百人以下,但舉幡指;百人以上,便舉幡大呼。主者遣疾馬往視察之。」由此可見信息能量的擴大化(解壓縮)傳遞其實是雙向的。這兩個例子所描述的情況就不是屬於將將帥的信息能量予以擴大化傳至部隊,而是屬於將部隊的信息能量予以擴大化傳至將帥或各主事者的情況。而其實這裡所使用的方法也就是下文將要提到的「信息壓縮」與「語言代碼」的即時性通訊運用。

〔註十三〕關於周幽王用什麼工具來戲弄諸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烽火」說,一種是「擊鼓」說。前者如〈列女傳.周幽褎姒〉:「幽王惑於褎姒,出入與之同乘,不卹國事,驅馳弋獵不時,以適褎姒之意。飲酒流湎,倡優在前,以夜續晝。褎姒不笑,幽王乃欲其笑,萬端,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諸侯悉至而無寇,褎姒乃大笑。幽王欲悅之,數為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不至。忠諫者誅,唯褒姒言是從。上下相諛,百姓乖離,申侯乃與繒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舉烽燧徵兵,莫至,遂殺幽王於驪山之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太子宜咎,是為平王。自是之後,周與諸侯無異。《詩》曰:『赫赫宗周,褎姒滅之。』此之謂也。」後者如〈呂氏春秋.疑似〉:「周宅酆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堡垛)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此夫以無寇失真寇者也。賢者有小惡以致大惡。褒姒之敗,乃令幽王好小說以致大滅。故形骸相離,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東徙也,秦襄、晉文之所以勞王勞而賜地也。」。又關於以「擊鼓」來作為傳遞警訊的說法,又可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過擊之也。』民皆罷。居數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如果以墨子對此系統的描述看來,則幽王戲弄諸侯,應該是并用烽與鼓的。

〔註十四〕除此之外,〈六韜.豹韜.敵強〉:「武王曰:『敵人遠遮我前,急攻我後,斷我銳兵,絕我材士。吾內外不得相聞,三軍擾亂,皆敗而走。士卒無鬥志,將吏無守心。為之奈何?』太公曰:『明哉!王之問也。當明號審令,出我勇銳冒將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敵人所在,或擊其表,或擊其裏。微號相知,令之滅火,鼓音皆止。中外相應,期約皆當。三軍疾戰,敵必敗亡。』武王曰:『善哉。』」其中提到的「微號相知(用隱微的信號相互知會)」也可說是一種秘密的信息傳遞方式,只是其詳細內容,今已無法獲知!

〔註十五〕所謂的「多餘度」好比將一百字的文章依照隨機的方式去掉百分之六十之後,我們仍可依據所剩下的那百分之四十去推出被刪除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依據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推出原始文意,那麼這一百字文章的「多餘度」就是百分之六十。依據統計,現在漢語書面語的多餘度在百分之五十六至百分之七十四之間,其平均值為百分之六十五(詳見姚淦銘〈漢字心理學.現代編〉,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文言文的多餘度雖尚無人統計,但可以想見其多餘度必是非常低的。試閱讀《逸周書》、《三略》及《墨子》之〈備城門〉以下諸篇,即可獲得強烈的直觀感受。

〔註十六〕如〈淮南子.人間〉記載:「陽虎為亂於魯,魯君令人閉城門而捕之,得者有重賞,失者有重罪。圍三匝,而陽虎將舉劍而伯頤。門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窮,我將出子。』陽虎因赴圍而逐,揚劍提戈而走。門者出之,顧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袪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與子反也,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傷我。宜矣其有此難也!』魯君聞陽虎失,大怒,問所出之門,使有司拘之,以為傷者受大賞,而不傷者被重罪。此所謂害之而反利者也。」陽虎正是藉由完成傷害守門人(門者)的事件,以釋放出守門人「曾經因抗拒而被陽虎傷害」的信息(正常的推理),從而報答了他的恩情。

〔註十七〕這個例子又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除此外相近的例子尚有許多,如〈韓非子.內儲說上〉:「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周主令人求而得之家人之屋閒,周主曰:『吾知吏之不事事也。求簪,三日不得之,吾令人求之,不移日而得之。』於是吏皆聳懼,以為君神明也。」及〈韓非子.內儲說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顧反而問之曰:『何見於市?』對曰:『無見也。』太宰曰:『雖然何見也?』對曰:『市南門之外甚眾牛車,僅可以行耳。』太宰因誡使者:『無敢告人吾所問於女。』因召市吏而誚之曰:『市門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懼其所也。」及〈韓非子.內儲說上〉:「韓昭侯使騎於縣,使者報,昭侯問曰:『何見也?』對曰:『無所見也。』昭侯曰:『雖然何見?』曰:『南門之外,有黃犢食苗道左者。』昭侯謂使者:『毋敢洩吾所問於女。』乃下令曰:『當苗時,禁牛馬入人田中固有令,而吏不以為事,牛馬甚多入人田中,亟舉其數上之,不得,將重其罪。』於是三鄉舉而上之,昭侯曰:『未盡也。』復往審之,乃得南門之外黃犢,吏以昭侯為明察,皆悚懼其所而不敢為非。」

〔註十八〕關於封閉、關閉信息渠道的說法,如同各節所述的內容一樣,亦是其來有自。如古人認為人、事、物其信息發散或釋放的渠道存在著一個「門」,如果將「門」關閉了,那麼別人也就無從獲知相關的任何信息了。如〈淮南子.兵略〉:「夫飛鳥之摯也俛其首,猛獸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見齒。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先忤而後合,前冥而後明,若鬼之無跡,若水之無創。故所鄉非所之也,所見非所謀也,舉措動靜,莫能識也;若雷之擊,不可為備。所用不復,故勝可百全。與玄明通,莫知其門,是謂至神。」及〈黃帝四經.稱〉:「時若可行,亟應勿言;時若未可,涂其門,毋見其端。(時機如果可行,就要趕快做出反應而不要聲張;時機若尚未可行,就要封閉信息釋放的渠道,不要讓敵人發現端倪。)」而這個「門」也就是信息渠道之閘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