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兜售「守而必固,守其所不攻也」這種荒謬透頂的說法,所以只好把〈孫子兵法論正.實虛.四〉的相關內容直接轉成Blog的文字,這樣方面搜索引擎找到與傳播。這一則考證裡面,從版本訛誤中的客觀事實出發,告知讀者「不、必」在古籍中尤其是先秦古籍與後代的版本中存在很多的互換例子,並且指出了其原因在於「不、弗」義通、「弗、必」音近而誤(其他資料可參考全書相關篇章)。然後從邏輯與上下文孫武自己的主張指出其謬誤何在!只是讓我納悶,都已經講得如此明白的東西,怎麼還有作者堅持「守而必固,守其所不攻也」是正確的呢?這牽涉到的只是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啊!
反駁者終於指出了周亞夫之外的其他例子,說馬謖守了敵人必攻的地方,也沒有「固」,由此可見應該作「守而必固,守其所不攻也」。這種推論也是讓人無語的。如果本則點讚超過100以上,筆者可以寫幾篇分析歷代重要常見爭論戰役的分析。但我相信一般讀者理應是不會被這種錯誤的說法所誤導的。
但由此可見,即使證據與邏輯都已經如此豐富與清晰,還是有作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也說明了改正錯誤是何等困難!
引自《孫子兵法論正》終極考證 Google Play Books:孫子兵法論正:孫子兵法終極考證(Epub版) 相關成果:世界最佳《孫子兵法白話譯註》Readmoo:《孫子兵法》白話譯註 Google Play Books:《孫子兵法》白話譯註 Amazon:《孫子兵法》白話譯註 Kobo:《孫子兵法》白話譯註
〈孫子兵法論正.實虛.四〉
四.
「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敵不知所守;善守者,敵不知所攻。」
版本資料類:
《竹簡本》作:「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亓(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適(敵)不知所守。善守者,適(敵)不知〔所攻〕。」
《論正本》:「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所守;善守者,敵不知所攻。」(37)
《曹註本》:「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41)
《武經本》:「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41)
《會註本》:「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41)
《四庫本》:「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41)
《孫校本》:「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41)
徵引資料類:
魏晉時期:
〈便宜十六策.治軍〉:「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劉子.兵術〉:「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隋唐時期:
〈北堂書鈔.武功部四.謀策(卷一百一十六)〉:「守其所不攻。」虞世南注:「《孫子兵法》云:『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孔廣陶注:「王石華校刪『善守』句,增『人善攻一層』,非是。今案此見平津館本〈孫子.虛實〉篇。」文淵閣〈四庫全書.北堂書鈔〉:「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
〈唐李問對.卷下〉引孫子曰:「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示敵以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者也。示敵以有餘,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者也。」筆者按:「依〈論正〉之解,則此說誤矣。」
〈太白陰經.卷四.攻城具篇〉:「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
〈太白陰經.卷四.攻城具篇〉:「所謂善守者,敵不知所守。」筆者按:「此引文顯而易見亦誤矣,故〈論正〉不論也。」
〈太白陰經.卷二.攻守篇〉:「善戰者,敵不知所守;善守者,敵不知所攻。」
〈通典.兵五〉:「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白氏六帖.攻守〉:「孫子曰:善攻者,敵不知所守。」
北宋時期:
〈太平御覽.兵部四八.攻圍上〉:「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謂敵之惜者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情不洩也。〕」筆者按:「《四庫本》『謂敵之惜者也』作『知敵之情者也』。查今之十家、十一家等注文皆漏曹注此句,果非漏此一句,當無『不攻』之曲解矣!蓋『知敵之情』與『我情不洩』,正是一體之兩面也。而今本注文『情不洩也』則皆作『情不泄也』。」
〈虎鈐經.守城法〉:「故曰: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武經總要.攻城法〉:「攻之者,大要攻其所必守與其所必救,故城有宜急而取之者,有宜緩而剋(克)之者。」筆者按:「『必守』亦『不守』之誤。」
〈武經總要.守城〉:「故善守者,敵不知所攻;非獨為城高池深、卒彊糧足而已,必在乎智慮周密,計謀百變,或彼不來攻而我守,或彼不挑戰而我擊,或多方以謀彼師,或屢出以疲彼師,或彼求鬬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懼我。」筆者按:「『懼我』後缺一『襲』字。」
註釋校語類:
杜牧曰: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漢太尉周亞夫擊七國於昌邑也,賊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其西北。俄而賊精卒攻西北,不得入,因遁走,追破之。
陳皥曰:無慮敵不攻,慮我不守。無所不攻,無所不守,乃用兵之計備也。
梅堯臣曰:賊擊我西,亦備乎東。
王晳曰:守以實也。謂將能、兵精、壘堅、備嚴、救及、食足、心一爾。
張預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使敵人莫之能測;莫之能測,則吾之所守者,乃敵之所不攻也。周亞夫擊東南而備西北,亦是其一端也。
正文:
今本「必取、必固」後皆有「者」字,蓋屬常態型衍誤,故從竹簡。而「守其所必攻」一作「守其所不攻」;「必、不」,音近而誤也。其例多見,如上文之「必趨」一作「不趨」;又〈大戴禮記.武王踐阼〉:「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史記.周本紀〉:「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唐.張守節〈正義〉註引〈尚書.帝命驗〉作:「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其「必」誤作「不」字;〈史記.張儀列傳〉:「秦王甚愛張儀而不欲出之。」〈索隱〉注云:「『不』字當作『必』。」而〈戰國策.楚策二.楚懷王拘張儀〉記此事曰:「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證明「不」確該作「必」字;〈虎鈐經.雜占烏情〉:「烏于軍前一足,卓立地者,進必有寇。」注曰:「(必)一作不。」;今本〈文子.上義〉:「上視下如弟,即必難為之死;下事上如兄,即必難為之亡。」此句〈淮南子.兵略〉作:「上親下如弟,則不難為之死;下視上如兄,則不難為之亡。」其兩「不」字皆誤作「必」;〈戰國策.魏策二.魏惠王起境內眾〉:「公子爭之於王,王聽公子,公子不封;不聽公子,太子必敗。」其「不封」鮑本「不」作「必」;〈戰國策.魏策四.獻書秦王〉:「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事於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廣大,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其「必能救」亦是「不能救」之誤。「安能動之」曹操注:「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李筌注:「出其所必趨,擊其所不意,攻其所必愛,使不得不救也。」,「所必愛」一本亦誤作「所不愛」,由文意亦知此「所不愛」乃「所必愛」之誤也。古「不」又作「弗」,「弗」古音讀如「拂、祕」,「拂、祕、必」皆音近,因此「不、必」誤置主要發生在與先秦相關的文獻之中,具有時間特徵。
以其意論之,既欲「守而必固」則焉有「守其所不攻」之理,如此則對於敵人必攻之處又將奈何?若作「守其所不攻」則豈不是犯了「寡者,備人者也」之忌。〈用間〉有言:「故明主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者。……唯明主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所恃而動也。」,此即何以我能「守其所必攻」之理。至於〈孫臏兵法.威王問〉:「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則更是將此「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之論視為「兵之急者」,也可算是承自其祖孫武「兵貴速」哲思的體現。而曹操注:「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為「知敵之情者也」;注「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為「情不洩也」,可見曹操所見正作「必攻」,正因知敵之情,故知敵人所「必攻」之處,而得以集中我軍力量而全力加以阻擋、反擊也。〈白氏六帖.軍詐〉:「擊東南,備西北。」注曰:「周亞夫擊吳,吳奔壁東南,亞夫使備西北,已而,吳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也。」而「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杜牧注:「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漢太尉周亞夫擊七國於昌邑也,賊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其西北。俄而賊精卒攻西北,不得入,因遁走,追破之。」張預亦引周亞夫此例作註:「周亞夫擊東南而備西北,亦是其一端也。」。這種註解簡直荒謬透頂,亦是嚴重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之體現。蓋吳兵「聲東擊西」,其所「必攻」者自是「西」,而周亞夫「識破」吳軍之「意圖、計謀」故得以「守其所必攻」。然而杜牧卻曲為之解,說周亞夫守的是吳軍「所不攻」之處,此既不符事實,更荒謬者乃杜牧所謂「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這豈非又是不熟讀十三篇之故,且本篇明言:「無不備者無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到處設防之結果就是分散自己之兵力而遭敵人個個擊破。杜牧向來以其註解自豪,僅以此點觀之,荒謬已極矣!而今日仍有不少學者亦「傳承」杜牧之說法,而謂「不攻」之解亦無不可,而說來說去仍然只是周亞夫這一個例子而已;筆者卻不禁因此想請問這些註家,周亞夫「最後」所守的到底是吳軍「不攻之東南」,還是「必攻之西北」呢?兵法本意在教人取勝,如此註解卻無疑教人送死也。故如此註解,不如不解也!
此外,〈韓非子.內儲說上〉有言:「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矢來無鄉,則為鐵室以盡備之。備之則體不傷。故彼以盡備之不傷,此以盡敵之無姦也。(箭矢射來如果有一定的方向,那就用鐵積聚成鐵牆以防備這一個方向也就夠了;箭矢射來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向,那就要建造鐵屋以全面的防備它了!用這樣的方式來防備箭矢,那麼身體也就不會受到傷害!因此防備箭矢的人要靠全面的防備才能不受到傷害,所以做君主的就要靠全面的對付臣下才能不發生奸邪的事情啊!)」韓非此說正可與孫子「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相發明。蓋正是因為我方知道敵人必然要攻擊的地方,因此力量可以不用分散而集中全力防守該地,收以眾擊寡、以集中擊分散之效也。〈韓非子.說林上〉:「秦康公築臺三年,荊人起兵,將欲以兵攻齊,任妄曰:『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君築臺三年,今荊人起兵將攻齊,臣恐其攻齊為聲,而以襲秦為實也,不如備之。』戍東邊,荊人輟行。」其中任妄正因識破楚人意圖,而成功阻止了一場戰事。其中任妄「聲(宣稱)、實(實際作為)」之說與周亞夫識破敵人佯攻之「假動作」並研判出敵人「最終之意圖」之舉可相發明。
此外,孫臏「必攻不守」此語亦有學者將之拆解為「必攻」與「不守」兩意,誤之極矣。〈管子.幼官〉:「明必勝,則慈者勇;器無方,則愚者智;攻不守,則拙者巧:數也。」而〈孫臏兵法.十問〉則言:「因擊其不〔意〕,攻其不御(禦)。」且〈墨子.雜守〉亦有:「凡不守者有五」的說法,並對所謂的五種「不守」的情況提出描述。故知其誤矣。由此皆可見,「攻其所不守也」此一法則,在東周時代是頗受兵家關注的。
又「故善攻者,敵不知所守;善守者,敵不知所攻。」一句何以從竹簡及〈太白陰經.攻守篇〉,即皆無「其」字?蓋因「其」字在此用作「代詞」,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代指「善攻者、善守者」,故有不若無,因刪。竹簡之文譯為白話即是「所以擅長(亦可譯作「善於」)攻擊的人,(他的)敵人不知道該防守哪裡;擅長防守的人,(他的)敵人不知道該攻擊哪裡!」文通意暢,也與上文之「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之論合;因攻時能「知敵所不守」故「敵不知所守」,而守時能「知敵所必攻」故「敵不知所攻」也。
由於屢次有熱情讀者針對「守其所必攻」這個問題對筆者提出疑問,於是筆者在臉書的《孫子兵法》粉絲頁面上做了另一則比較白話的回復,一併補充於此:
我們不用拿竹簡本是最古老的版本,以至於發生錯誤的機率比較低這個基本常識來說事。因為過往很多註釋者,本沒機會看過竹簡本。但若以版本時間論,其實還是可以從曹操註解看出曹操所見版本還是「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只是因為曹操的註文基本上是依附於《孫子兵法》而存在的,因此當諸家註釋這種形式形成時,他的註解也將只是眾多註釋中的一部分,而更容易的在傳抄過程中產生錯誤。即便不是與其他註釋家的註解混合在一起,只要他的註釋版本一直被傳抄,就有可能發生任何一種校勘上的錯誤。
我在相關〈論正〉中如此說道:
第一點:
〈太平御覽.兵部四八.攻圍上〉:「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謂敵之惜者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情不洩也。〕」筆者按:「《四庫本》『謂敵之惜者也』作『知敵之情者也』。查今之十家、十一家等注文皆漏曹注此句,果非漏此一句,當無『不攻』之曲解矣!蓋『知敵之情』與『我情不洩』,正是一體之兩面也。而今本注文『情不洩也』則皆作『情不泄也』。」
第二點:
曹操注:「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為「知敵之情者也」;注「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為「情不洩也」,可見曹操所見正作「必攻」,正因知敵之情,故知敵人所「必攻」之處,而得以
集中我軍力量而全力加以阻擋、反擊也。
由此可見,單純從校勘知識與邏輯推理來看,曹操所見的版本文字與竹簡是一致的。但這跟羞辱人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當我們從知識上來看這件事,就不會有羞辱人的可能。但當我們從常識來看這件事,只要我們說明了真相,就會產生羞辱人的效果。
以這則錯誤例子而言,任何今本的錯誤註釋都是根據杜牧的解釋而來的,而杜牧的解釋是:「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漢太尉周亞夫擊七國於昌邑也,賊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其西北。俄而賊精卒攻西北,不得入,因遁走,追破之。」
那麼我們要問這有說跟沒說有什麼差別?難道一般人不就是這樣在守的嗎?不就是每一個地方都防守嗎?但每一個這樣做的人都能「守而必固」嗎?「固」可不是「防守」的一般效果,而是一種加強性防守所能帶來的加強性效果。而且「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遑論其如何違背〈實虛〉篇上下文所一直重複論述的重點思想「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我們僅僅從常識來看也知道是錯的。我們舉個例吧。假設今天一個城池有四面,你有四人的兵力,敵方帶了三人的兵力前來。依照「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的字面解釋(也就是不曲解的情況下),如果今天敵人打算全力攻你的東面,那麼請問根據這句話,你怎麼安排你的防守?在不曲解、不做胡亂引伸發揮的前提下,你得把東面這多出來的兵力調到其他地方去,因為只有其他三面才是敵人「所不攻」的。這荒不荒謬?那麼,於是你按照杜牧的曲解來安排兵力,那麼請問,局面有什麼改變?沒有改變,完全沒有。結果由於你防守了四面,雖然你的兵力正好比敵人多一人,且有城池的優勢,但因為你根據了錯誤的認知來安排兵力,於是等於你用四分之一的兵力去對抗敵人的全體兵力。這樣可以「守而必固」嗎?
至於杜牧的那個歷史「實例」,當然更是胡扯!怎麼說呢?請問七國兵最後到底是攻擊哪裡呢?你一定知道是攻擊「西北」,只是因為他原本假裝攻擊「東南」,但被「知敵之情」的周亞夫「識破意圖」,於是周亞夫沒有中計,而使自己的兵力去防備「西北」,而非「東南」。那麼我們想請問,周亞夫是不是防守了敵人真正想攻擊的地方?也即「敵所必攻」的「西北」,而不是「敵所不攻」的「東南」?
這麼簡單的常識推理,難道沒有以前的版本、校勘學知識,我們就不能知道他的錯誤性以及荒謬性嗎?因為〈實虛〉篇所要論述的主題就在如何利用實虛的原則下,穩固防守與強大攻擊能力的。而如今杜牧的錯誤如此明顯,幾百年來卻因為這是杜牧這大詩人的註解,加上官方版本的加持,而讓錯繆一直延續。直到如今更有一些無知網民,還在堅決的維護這種錯誤!
但無知網民維護這種錯誤,總有他的動機。譬如用來攻擊某些人,或者用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因為可能他一輩子都是如此主張。而他的書賣得還不錯)。但各位知道我們三軍讀的版本、教育部的版本,以及他們所做、所教給我們軍人的知識是哪一個呢?沒錯!就是「不攻」那一個!你覺得可怕嗎?至少我覺得,如果上了戰場,三軍用「不攻」的思想來指導防守,我們都會變成砲灰是可以肯定的。
而這裡揭露的邏輯謬誤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訴諸權威」。以為那種古代流傳了幾百年的東西、經過大學問家、官方修訂的兵法不可能有錯,於是連他們自己都被誤導了。而這樣的錯誤,在國防部與教育部還不願意更新版本前,是不可能得到修正的。第二個謬誤,不是這種信奉錯誤的人犯的。因為總是有人可以發現這樣的說法與「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自相矛盾。然而可悲的是這樣的人一般並不具備校勘學知識,於是,他還是回過頭又犯了跟犯了第一種謬誤的人一樣的謬誤。他把因為版本傳抄所產生的錯誤,都怪到孫子頭上,而說孫子自相矛盾。你知道孫子有多衰嗎?如果你看過〈孫子兵法論正.相關謬論綜駁〉、〈孫子兵法論正.疑古謬論綜駁〉,那麼你會發現這位在春秋時代以及整個戰國時代被奉若神明,用智慧擊退巨人的兵法家,在經過了千年後,由於後代的曲解,以及文人的自我標榜、自售的舉動,因此凡是孫武的貢獻都被取消了,而凡是他們所炮制出的錯誤則都可以怪罪到孫武頭上。
這世界荒謬吧!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改變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