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表格出自《考證概論》,詳細解說請參考該書相關章節。
起源 |
「特稱」向「泛稱」轉換軌跡:細節遺失 |
孔子 |
〈孔子家語.好生〉「楚恭王」→ 〈孔叢子.公孫龍〉(公孫龍稱)「楚王」→ 〈呂氏春秋.貴公〉「楚人」(荊人)。 |
列子 |
〈列子.黃帝〉「宋有狙公者」→ 〈莊子.齊物論〉「狙公」。 |
列子 |
〈列子.黃帝〉「紀渻子為周宣王養鬭鷄」、「周宣王」→ 〈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王」。 |
列子 |
〈列子.說符〉「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往見趙君」(趙君)、「耦沙之中」→ 〈呂氏春秋.必己〉「牛缺居上地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此必愬我於萬乘之主」(萬乘之主)、「耦沙之中」→ 〈淮南子.人閒〉「秦牛缺徑於山中,而遇盜」、「以此而見王者」(王)、「山中」。 |
列子 |
〈列子.說符〉「楚莊王問詹何、楚莊王、楚王」→ 〈呂氏春秋.執一〉「楚王問為國於詹子」→(改造濃縮自〈列子.說符〉) 〈淮南子.道應〉「楚莊王問詹何、楚王、楚王」(引〈列子.說符〉,第二個「楚莊王」已經被泛化為「楚王」。) |
列子 |
〈列子.說符〉「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吳之善沒者」(符合孔子其時吳國稱霸的時代背景)→ 〈呂氏春秋.精諭〉「孔子曰:沒人能取之。」、「沒人」→ 〈淮南子.道應〉「曰:吳、越之善沒者能取之矣。」、「吳、越之善沒者」(由「吳」泛化為「吳、越」地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