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道德經論正系列文章:老子譬喻的影響力:狐死首丘


  
   這一則出自〈道德經論正.先秦諸子與老子下〉。依然是介紹老子譬喻的演進軌跡。詞彙是一個一般人可以共同使用的東西,但譬喻不然,尤其譬喻中的搭配組合更是不容易一致。如果從統計概率來看,同一個時代用同樣的詞彙,無法說是誰模仿了誰、誰用了誰的詞彙(遑論詞彙一般就是大家溝通的基礎),可是譬喻就不同了!那已經是經過思考與構思的產物了。而譬喻中能一起搭配的元素,又可能包含了作者風格、時代特色等等具有時間線索的信息。因此可以說,要同時想出一致的譬喻搭配且用來譬喻同樣的事物的可能性是極小的。如果從《道德經論正》全冊引用的上百例來看,更能清楚看到譬喻被引用或改造的軌跡。如果再把《列子》中提到的中西交流的一些蛛絲馬跡看來,結合當代考古實物(如金駱駝),那麼完全可以證明中西交流的歷史遠遠早於漢朝!

狐死首丘

  老子所說:「飛鳥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螿洋木,各依其所生也。」出典於晉懷公:「夫鳥飛反鄉,狐死首邱,我其首晉而死,子其與我行乎?」同時已經新增了兩個新的同類元素:「兔走歸窟、寒螿洋木」。為典範累增修辭手法的運用,符合修辭規律!根據〈左傳.僖公十七年(前643年)〉:「夏,晉太子圉為質于秦,秦歸河東而妻之。」及〈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晉太子圉為質於秦,將逃歸,謂嬴氏曰:與子歸乎?」則晉懷公說出這句話在前638年。「狐死首丘」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話,因此不僅老子收錄,孔子、屈原也都引用。

  「寒螿洋木」,寒螿:〈藝文類聚.蟲豸部.蟬〉:「《爾雅》曰:蜩,蜋蜩。〔五采具者。〕螗蜩。〔俗呼為胡蟬。〕蠽茅蜩。〔似蟬而小青。〕蝒馬蜩。〔蟬中最大者。〕蜺寒蜩。〔寒螿也。小,青赤。〕……《風土記》曰:七月而蟪蛄鳴於朝,寒螿鳴於夕。」、〈昭明文選.雜詩下.擣衣〉:「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李善註:「許慎《淮南子》注曰:『寒螿,蟬屬也。』」、〈廣韻.下平聲.陽.將〉:「螿:寒螿,蟬屬。」、〈論衡.變動〉:「夫風至而樹枝動,樹枝不能致風。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李白〈全唐詩.陌上桑〉:「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高適〈全唐詩.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朔風忽振盪,昨夜寒螿啼。遊子益思歸,罷琴傷解攜。」、劉禹錫〈全唐詩.樂天以愚相訪沽酒致歡,因成七言聊以奉答〉:「猶勝獨居荒草院,蟬聲聽盡到寒螿。」從以上資料可知,寒螿是一種蟬。「蟬」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於泥土之中,每一種蟬都有固定的週期少則三年、多則十七年以上,週期到了才會離開泥土,最終飛到樹木上脫殼,脫殼後的蟬主要生活在樹木上,最多只有約七十天左右的壽命,就會結束其一生。因此,所謂「洋、翔」都是「僵、殭」的通假字,死去的意思。意旨寒螿破土而出死於樹木之上。如此才能與以上「鳥、兔、狐」的情況相提並論。古代「羊、畺」偏旁的字多相通,如「姜、彊」之例。劉安作「寒將翔水」,「將、螿」為古籍異文中常見的省形類錯誤,「木、水」形近而誤,「洋、翔」通假而實皆「僵、殭」之誤。「寒將」高誘註:「寒將,水鳥。」是東漢末年高誘所見《淮南子》版本已有錯誤,而東漢初年許慎還知道「寒螿,蟬屬也。」則其所見版本無誤。而高誘解「各哀其所生」之「哀」為「哀,猶愛也。」也是望文生義,而不知古代「哀、偯、依」多通假,所謂「哀」實為「依」之誤。一句話傳了幾次,就把「夏蟬」變成了「水鳥」,把強調源頭的譬喻說成愛了!

  桓寬「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已用「代馬」取代了「狐狸」,「飛鳥翔故巢」是「鳥飛反鄉」的弱化形式。若以「代馬」而論,當用「鳥飛返鄉」來對,因鳥飛返鄉指候鳥遷徙!與代馬遠離其原居住地相稱!班固「狐死首丘,不忘本也」解釋了成語的喻意!班超「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班超「代馬依風」改自「代馬依北風」以與「狐死首丘」四字對仗!王符「代馬望北,狐死首丘」,又對「代馬依風」做了修改!之後,今日所常用者仍然是「狐死首丘」,而所常見者其實是「飛鳥翔故巢、飛鳥反鄉」!
  漢朝人從桓寬、班超、王符都用「代馬」或取代「飛鳥」或取代「狐狸」,正展現了整個時代氛圍對這些同時代文人的內在影響!因為這時候漢朝的敵人是匈奴,因此用「代馬」完全符合了整個時代氛圍。就譬喻而言,「代馬」的使用除了讓當時人更覺親近、親切之外,也更為當時人所明瞭!
  〈新約.馬太福音.第八章〉:「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And there came a scribe and said to him, Master, I will come after you wherever you go.And Jesus said to him, The foxes have holes, and the birds of heaven have a resting-place; but the Son of man has nowhere to put his head.)」耶穌的這一段譬喻又見於〈新約.路加福音.第九章〉:「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And when they were on the way, a certain man said to him, I will come after you wherever you go.And Jesus said to him, Foxes have holes and the birds of the air have resting-places, but the Son of man has nowhere to put his head.)」耶穌的這個譬喻也用到了「狐狸」與「鳥」的搭配,其用意也與晉懷公的用法相近。論時代特徵,在耶穌的時代,狐狸與鳥也都還是常見之物。論中西交流史,則中西交流的事實確實在公元前便已經存在。加上這個譬喻簡單易懂,可以隨著人們口耳相傳。那麼耶穌的這個譬喻是否有可能即輾轉來自晉懷公或老子呢?這一點只能留給後人去探索了!

參考文獻

〈列女傳.節義.晉圉懷嬴〉:
  懷嬴者,秦穆之女,晉惠公太子之妃也。圉質於秦,穆公以嬴妻之。六年,圉將逃歸,謂嬴氏曰:「吾去國數年,子父之接忘,而秦晉之友不加親也。夫鳥飛反鄉,狐死首邱,我其首晉而死,子其與我行乎?」嬴氏對曰:「子,晉太子也。辱於秦,子之欲去,不亦宜乎!雖然,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今吾不足以結子,是吾不肖也。從子而歸,是棄君也。言子之謀,是負妻之義也。三者無一可行,雖吾不從子也。子行矣,吾不敢泄言,亦不敢從也。子圉遂逃歸。君子謂懷嬴善處夫婦之間。
〈文子.上德〉:
  使葉落者,風搖之也,使水濁者,物撓之也,璧瑗之器,礛䃴之功也,莫邪斷割,砥礪之力也,蝱與驥致千里而不飛,無裹糧之資而不飢,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怒出於不怒,為出於不為,視於無有則得所見,聽於無聲則得所聞。飛鳥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螿洋木,各依其所生也。
〈楚辭.九章.哀郢〉: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淮南子.說林〉:
  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毋貽盲者鏡,毋予躄者履,毋賞越人章甫,非其用也。
〈淮南子.繆稱〉:
  夫察所夜行,周公慚乎景,故君子慎其獨也。釋近斯遠,塞矣。聞善易,以正身難。夫子見禾之三變也[高誘註:夫子,孔子也。三變始於粟,粟生於苗,苗成於穗也。],滔滔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乎![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故君子見善則痛其身焉。身苟正,懷遠易矣。
〈禮記.檀弓上〉:
  大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鹽鐵論.未通〉:
  文學曰:「樹木數徙則萎,蟲獸徙居則壞。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由此觀之,民非利避上公之事而樂流亡也。往者,軍陣數起,用度不足,以訾徵賦,常取給見民,田家又被其勞,故不齊出於南畝也。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憚,不敢篤責,刻急細民,細民不堪,流亡遠去;中家為之絕出,後亡者為先亡者服事;錄民數創於惡吏,故相倣傚,去尤甚而就少愈者多。
〈後漢書.班梁列傳〉:
  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閒,況於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殲,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棄捐。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節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然恐後世或名臣為沒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遣子勇隨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
〈白虎通義.封禪〉:
  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孫繁息也。於尾者何?明後當盛也。
〈白虎通義.衣裳〉:
  獨以羔裘何?取輕煖。因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羔者取跪乳遜順也。故天子狐白,諸侯狐黃,大夫狐蒼,士羔裘,亦因別尊卑也。
〈潛夫論.實邊〉:
  且夫士重遷,戀慕墳墓,賢不肖之所同也。民之於徙,甚於伏法。伏法不過家一人死爾。諸亡失財貨,奪土遠移,不習風俗,不便水土,類多滅門,少能還者。代馬望北,狐死首丘,邊民謹頓,尤惡內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